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任何一个系统或组织的运行都有其规律性,要保证其良好运行,建立起良好机制、用制度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构建女性和谐的就业环境、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就业运行机制。本研究拟以四JlI省女性就业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女性的就业机制,为解决女性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失业阶段,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广西也同样面临就业压力。在影响广西就业渠道拓展的各种因素中,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够是重要原因,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劳动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社会就业渠道的畅通无阻,是降低失业率、缓解广西当前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一、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 近年来,在大学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农科大学生的就业更加困难。即使如此,农科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的比例仍然较小,大学生认识不到去农村基层就业的优势,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还远未成为农科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4.
周金娥 《中国物价》2023,(1):104-10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的就业形态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产生,并在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丰富的新就业形态给我国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首先对新就业形态的概念进行了说明,然后从微信全生态、阿里巴巴全生态和美团外卖三个典型的新形态就业平台看新就业形态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保障、知识技能提升以及强化产业互联网思维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慎提“就业优先战略”(一)就业优先是一种阶段性的调控路径选择我们认为,“就业优先”,是一种调控目标,在特定的时期内,可以作为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选择,替代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做出更为慎重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日益凸显,已经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社会就业环境和高等教育的管理相脱节等现象,加上大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差异.都给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这一问题增加了难度。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大学生自身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基于全程化就业工作这一观点,将就业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就业前期,就业中期和就业后期。着重分析了就业前期就业指导工作。基于笔者就业工作的经验,首先,分析了处于就业前期的大学生的特点;其次,基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就业前期指导应该分层次地开展,并详细地论述了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相似文献   

8.
今年上半年,全国就业形势总体稳中向好,就业目标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已见端倪。同时,就业形势也出现一些新迹象。预计下半年影响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仍存在,一些影响就业的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建议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就业促进计划,将“就业优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下岗再就业工作必须开辟新思路,灵活就业显示出了巨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其包客性强、门槛低、机制活等特点,适合下岗人员进入。灵活就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需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在华外国人非法就业现象所呈现出的特征,根据所从事工作的不同对在华外国人非法就业进行分类,并深入分析在非法就业现象下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指出外国人就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1.
职业规划是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保障,在人口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问题突出的当今社会,讨论如何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州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他们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以及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职业规划和学校就业指导以及专业对口程度对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本文从个人、家庭和学校的角度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本文通过对广州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研以及深度访谈进行就业质量研究,希望得出的结论对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扩大就业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加大财政对公共项目投入,既能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又能刺激需求,带动社会投资,间接促进就业。我国自亚洲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已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国债投资6年拉动GDP增长约10个百分点,至少创造了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税收政策对促进就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佳宜 《商》2014,(42):64-64
本文通过分析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经济周期划分,同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增长率变化率进行分析,利用就业拐点将就业形势进行周期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就业周期和经济周期进行对应比较从而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于就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传统主流的正规就业模式日益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代际转移效应作为高校毕业群体非正规就业的驱动力量,是造成该群体一系列职业困境、心理困境的重要原因。社会发展出现代际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井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实现了传承和累积,该模式向高学历知识阶层的蔓延和深化。因此,高校毕业生应拥有对非正规就业模式的客观全面认识,在看到它缺陷和不足时还要注意它的优势;又应对非正规就业行业提出改进的要求,要把“不正规”和“不稳定”的隐患降到最低,让就业者在这一就业过程中实现贡献最大化和自身效益最大化,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就业是中国21世纪前期所面临的重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困难,论证了就业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杨杰 《致富时代》2011,(9):167-167
甘肃省作为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面,临着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渠道单一、服务大学生就业平台不完备、大学生整体就业率偏低等等,这些问题的不仅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阻碍因素,也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很多综合性的问题。笔者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在分析甘肃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高甘肃省大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职责,充分发挥其功能可以促使就业问题得以高效缓解,推动就业率的大幅度上升,本文主要探讨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首先概述了劳动就业关系与政府促进劳动就业的职能,其次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严峻的就业形势再一次对高职生就业提出了考验,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攀升、就业渠道缩窄,对于高职生来讲都是难以逾越的门槛。本文通过对高职生就业情况的定量分析,从而对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与把握。总的来讲。作者认为,高职生就业,应该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定位自己,找准市场方可拓宽渠道,广泛就业。  相似文献   

19.
骆玉婷  秦兰 《致富时代》2011,(3):206-206
性别歧视现象始终是就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用人单位考虑到生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拒绝接收女性作为雇员,从而导致了女性就业难、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问题。然而,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中国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前景怎样,如何规避这些不公平的对待。该文通过对就业性别歧视的浅析,提出了一些对中国女性就业发展方向的简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长期问题,从税收的角度看,我国的税收政策还存在制约就业的因素,因此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的税收政策以促进就业。具体可以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非正规就业”、中小企业发展、劳动力供给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制定相应税收政策,同时考虑开征社会保障税以鼓励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