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对企业研发行为与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存在两个Kalerki指数门槛值0.09和0.17,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市场结构门槛效应:对于高垄断市场,技术进步会巩固其垄断地位,导致整个行业绩效下降;对于低垄断市场,研发则会使行业利润率趋于完全市场竞争的零利润,绩效得以提高;对于垄断程度处于两者之间的市场,研发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出中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制造业数据,借助面板门槛模型,对企业研发行为与行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存在两个Kalerki指数门槛值0.09和0.17,研发带来的技术进步对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市场结构门槛效应:对于高垄断市场,技术进步会巩固其垄断地位,导致整个行业绩效下降;对于低垄断市场,研发则会使行业利润率趋于完全市场竞争的零利润,绩效得以提高;对于垄断程度处于两者之间的市场,研发对行业绩效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表现出中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的原因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与劳动收入比重之间互为因果。我国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会使行政垄断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下降,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劳动收入比重下降,进而会使资本实际价格下降,增强行政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加剧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程度。因此,减弱劳动力市场行政垄断行业分割是稳定劳动收入比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在Nickell的动态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FGLS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技术创新都显著降低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但影响幅度较小.对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组的计量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这意味着技术进步有利于降低行业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度.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有效控制市场规模,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对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优化市场结构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在Nickell的动态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FGLS计量模型,探讨了技术创新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技术创新都显著降低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但影响幅度较小。对技术水平不同的行业组的计量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这意味着技术进步有利于降低行业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度。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有效控制市场规模,防止市场集中度过高,对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优化市场结构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我国乳业1998~200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检验我国乳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程度,并就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在要素层面的相互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内部效率对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具有负面影响;配置效率对产品差异具有正面影响;技术进步效率对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具有负面影响;而规模结构效率对市场结构各个指标都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加入国有产权结构变量后,内部效率指标与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将使产业组织的分析范式更加完善,并进一步对促进企业的改革和优化产业的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一直众说纷纭,从垄断和竞争两个方面,探究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类型、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外溢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陈煦光 《经济论坛》2011,(11):87-91
垄断行业只有通过改革破除垄断、鼓励竞争,才能提高行业经济效率。然而现在这些行业的垄断势力有多强,经济效率怎样,是否通过改革提高了经济效率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显示:航空业在航空、石油、银行、电信这四个垄断行业中市场势力最强,其次是石油行业。四个行业的经济效率总体上看是呈现上升态势的,当前影响经济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均为技术创新而非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9.
鉴于对社会福利造成净损失,垄断一直被认为是低效率的根源.反垄断法成为遏制垄断的利器.对于高垄断性行业,在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和外部反垄断的制度性安排下,行业垄断性的相对数量指标——市场集中度,面临着一个持续不断的演化过程.高度垄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潜在演化路径的研究,是本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一系列假设的条件下,我们对这一问题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6,(12):18-31
本文基于"依市场定价"模型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资源配置扭曲指标——"加成率离散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市场份额越高,加成率也越高,但其出口加成率对汇率的弹性也越大。因此,在出口市场份额悬殊的外向型垄断行业中,本币升值会相对压低高市场份额(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率,缩小行业内"加成率离散度"。本文采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结合倍差法发现人民币升值降低了外向型行业的"加成率离散度",但该资源配置改善效应仅在垄断行业中显著。分位数倍差法进一步发现,升值相对压低了垄断的外向型行业中高加成率企业的加成,直接地缩小了"加成率离散度"。升值还对垄断行业中的低生产率企业产生了倒逼效应,减轻了资源配置扭曲。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国务院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中国的房地产业由此进入了市场化.201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分化.2016年房地产业投资支出在我国GDP中的比例已经达到16%,支柱作用依旧明显.房地产行业由于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依据产业组织理论的内容,市场结构能够对市场绩效产生影响,而产业集中度是用来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本文根据其区域性特性,从市场结构入手,以产业集中度指标衡量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以相关经济指标衡量房地产业市场绩效,进而探究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的关系,对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桑叶斯  纪国涛 《经济师》2012,7(2):41-42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特性及其担负的社会功能导致其公司治理是一种行政主导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相关者治理结构。因而,这种治理机制的低效率在市场竞争的实践中逐渐显现。文章基于可竞争市场理论视角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公司治理缺陷的成因及改善思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是低效率的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效益明显改善。一些学者认为,国有企业效益的改善主要源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而不是效率的提高。本文分别考察了竞争性和垄断性行业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表现,得出如下结论:在竞争性行业中,国有工业企业与非国有工业企业在财务效率和技术效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垄断行业中,国有工业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率,并不断保持着较快的技术进步速率。因此,所有制对于企业微观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改善是以国有企业微观效率的提高为坚实基础的,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利润主要来源于垄断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次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市场势力和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总体商业银行样本,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这一负向影响效果将会逐步减弱;当商业银行的市场势力超过临界值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甚至会提升银行的绩效水平.这是因为,随着商业银行市场势力的增强,互联网金融发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将会逐步增强,“竞争效应”则会逐步减弱.(2)对于分类银行样本,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受到的冲击最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最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市场势力越强的商业银行受到的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越小.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向商业银行和监管者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 1 995年全国工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中国转轨经济中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于产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发现国有产权结构变量对于产业绩效具有明显的负效应 ,产业集中率和规模变量则具有正效应。绩效的优劣主要是根据这几种因素的力度大小和相互抵消的结果来决定的。研究发现 ,国有企业通常是与垄断、缺乏竞争的市场结构密切相关 ,而可竞争的市场结构是与非国有产权或民营产权结构密切相关的。竞争市场与较低的国有产权结构的结合产生了良好的绩效 ,而竞争市场与较高的国有产权结构的不相容性则产生了不良的绩效结果。高度的国有产权结构和垄断性市场的结合 ,则会具有国有结构的负效应和某种较高垄断利润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技术与产业组织的关系上,产业组织理论主要关注垄断与竞争的市场结构哪一个更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行业的技术进步。这种研究方法忽视了市场结构乃至产业组织的内生性和动态性,也忽视了技术进步对产业组织演进的根本影响。本文分析了技术进步对企业竞争、企业规模、进入壁垒、企业组织形态的影响,指出技术进步不断引起市场特性的变化,因此要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评价垄断或是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反垄断政策以及政府规制也应该随时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网络购物的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购物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近来的发展异常迅猛。基于产业组织理论,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具体以B2C和C2C两个市场为对象进行分析。得出市场结构现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进入壁垒不高,以低价行为进行市场渗透,以技术进步与创新促进发展。但整个产业仍尚未成熟,需要行业本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1—2017年30个省级层面数据,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省级层面能源效率指标,借助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本土市场规模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影响本土市场规模作用于能源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第一,本土市场规模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呈“U”型的非线性特征;第二,本土市场规模分别通过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对能源效率呈倒“U”型、“U”型的影响特征,两条路径相互独立具有互补性,若形成合力则后期会持续推动能源效率水平的提升;第三,本土市场规模分别与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对于能源效率的影响呈显著的门限效应且因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已经由寡头垄断、高度集中转变为垄断竞争、适度集中的市场类型;运用DEA方法测定了中国主要14家银行的经营效率;对市场结构和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显示,中国银行业的集中度和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而效率提高对改善绩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论重构我国的市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长生 《技术经济》2002,21(4):26-27
一、有效竞争理论 竞争机制是市场实现对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杠杆,它通过优胜劣汰的过程,使资源不断由劣势企业和行业向优势企业和行业转移,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活动效率的提高.然而,竞争机制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内生出自身的对立面.自由竞争势必会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垄断.在现实生活中,垄断与竞争往往是并存的.根据市场上竞争和垄断程度不同,可以把市场划分为四种结构: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