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依据“轴向发展”、“带状组团”城市发展模式,沈阳未来的新城区定位于浑南新区是比较适宜的,把浑南新区培育成沈阳第二个城市中心也是有可能的。沈阳应进一步强化“大浑南,新沈阳”的主战略,以跨越浑河以拓展方向,集中力量建设浑南新区,进而形成相对于老城区而言的“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众多因素在城市地理空间的历史变迁中发挥作用,但城市化进程只是在近现代才得以跳跃式发展。这并非只是巧合.其深层的原因在于资本扩张产生的空间效应。资本必然要扩张.形成对空间和时间的无节制需求,从而激发一系列急剧膨胀的空间扩张链,而城市只是其最中意的舞台。然而,资本扩张动力既是城市规模、构造和功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积极因素,也是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幕后黑手。这些负面.不仅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也成为资本扩张本身的制约因素。该文通过对资本扩张与城市发展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的揭示,指出引导和利用资本、防止资本机制蔓延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展战略指向”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新理念.近年国内外越来越多地用于经济发展规划制定。环渤海城市制定“十二五”规划及更长远时期规划.需要高度重视的八大“发展战略指向”是:充分发挥环渤海城市普遍临海的地理优势,以新理念强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环渤海区域已经确定的进入国家战略的经济区布局,以新理念加快推进临海地带发展:充分发挥各个城市所具有的特色比较优势.以新理念完善城市品牌价值链运行体系:实施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快推进城市清洁生产体系建设.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真正建立起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经济新结构:突出大港口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实施环渤海城市港口集群联合发展战略:实施以新的理念为指导的综合配套体制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以新的人才观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与城市发展同步的人才体系.  相似文献   

4.
一、现状与成就沈阳作为全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近十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由于市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城市功能和面貌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主要表现在:1.能源供应能力增强。电力供应量...  相似文献   

5.
提起沈阳市浑南新区,人们可以说耳熟能详,前身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浑南开发区,经过十三年的初创起步和发展提高,于2001年被确定为浑南新区。2005年年初,沈阳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提出开发建设大浑南的战略构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凯君 《辽宁经济》2008,(3):66-69
沈阳的西南部,有一块正在被开发的城市处女地--于洪新城.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 这是一片焕发着勃勃生机的热土; 这是一个孕育巨大商机的宝藏; 这是一幅正在展开的新兴都市的宏伟画卷…… 它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处于沈阳城市扩张的直接辐射带,东北部与城市核心区相接壤,西南部毗邻沈阳的母亲河--浑河,西面是建设中的沈西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7.
潘利国 《辽宁经济》2009,(10):19-19
阜新是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于去年加入沈阳经济区,这是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使阜新融入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成为辽宁省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建设沈阳经济区两大区域经济发展板块的交汇点、结合部。我们抓住有利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省级,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面对新时期的城市发展竞争,沈阳市委、市政府站在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取得了做优发展空间的战略共识。这是打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增长极”的需要,更是沈阳空间拓展与合理布局调整的需要。本文在对沈阳当前面临的形势进行准确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对做优沈阳发展空间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服,不屑,城市新贵崛起:不愿,不舍,老牌名城尴尬。 如果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目标导向型的国家营销战略.那么每个不同个性的城市也都有自己的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即将进入“十二五”规划时期,如何在保持当前良好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更好地规划天津发展蓝图,仍是当前天津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结合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就天津发展战略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思考。第一,基于全球城市竞争的趋势,天津应构筑以“高端差异化”为“主体”,以“民营经济”和“领军人才”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发展新方略。第二,基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天津应打造以知识城市、活力城市和休闲城市为“三位”,以品牌城市为“总归宿”的“三位一体”发展新蓝图。  相似文献   

11.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14,(20):60-6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率先提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俨然是全国城市化的旗舰,一直走在城市化征程的最前列。但是,无可否认。浙江城市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就城市自身发展而言,在“两个最严格”土地政策的约束下,原本就已稀缺的土地资源更是“捉襟见肘”,“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模式已难以为继;同时,城市管理运行效能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病”也目益凸显,浙江城市发展需要转变方式。  相似文献   

12.
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人们通过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这个概念。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风靡一时,智慧城市已经成了很多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愿景,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纷纷启动了自己的“智慧城市”战略。然而,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诸如重庆、武汉、宁波、大连和沈阳这些“二线城市”,正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飞快的发展速度.不那么拥堵的交通.更加优惠的政策,也许还有清新的空气,这些因素吸引着更多的外企把目光移离上海、北京和广州.而选择到这些“二线城市”来投资建厂。国外投资者认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已经面临拥有太多海内外企业.以致形成拥挤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2008,(4):F0002
沈阳市浑南新区始建于1988年5月,起步于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的三好科技一条街,1991年3月被国务院首批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实行“封闭式”管理。2001年10月,沈阳市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做出了依托高新区全面开发建设浑南新区的战略决策,组建了浑南新区,浑南新区与沈阳高新区一套机构、两块牌子,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极限。  相似文献   

15.
现在,北京市正在研究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今后20年北京将发展成什么样,是这次战略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方面分析了北京的现状,提出了许多对策与设想,到底应该用什么思想来指导这项研究?决定城市发展的根本动  相似文献   

16.
彭劲松 《重庆经济》2005,(2):23-25,29
城市空间是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等背景下的产物。广义上讲,城市空间包括地表空间和地下空间两部分。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现代城市地表空间与城市功能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布局混乱、城市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安也提出了西部最佳、经济强市的口号,发展的机会就在眼前。 发展是需要资金支持的。建设城市、启动经济的钱从哪里来?这是我们要讨论和力求解决的问题。关于城市建设,西安提出了“经营城市”的新概念。其实,城市建设引入经营的理念,从大连和上海的成功发展中完全有成功的典范可以参照。不过,沿海和内地的差别很大,一定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才能做好“经营城市”这篇大文章。“经营城市”要走市场化的道路,可以动员各方面的资金来参  相似文献   

18.
当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之时,人们也在关注着城市的美与审美问题,城市美学应运而生。本拟对城市美学的主要课题之一--城市美的表现形式作些初步思考。城市美涉及人社会、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方方面面,其城市系统中的内在联系构成了城市美的特定内涵。  相似文献   

19.
海浪 《辽宁经济》2002,(1):13-15
改革开放20余年来,伴随经济的发展,做为社会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其发展和建设正以空前的规模和势头在全国展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沈阳城市建设也进入了空前的阶段,特别是近年来沈阳城市面貌可谓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然而伴随城市的发展建设,在城市经济的发展战略思路,城市的文明化和生态保护,城建与城市管理,城建项目的市场化、规范化运作,城市的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关系以及沈阳城市功能的拓展和完善等多方面的问题矛盾开始显现,而引起人们的反思。如何科学、公正而理性地看待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自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本刊编委巴俊宇教授。巴教授就城市发展和建设等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潘诗盈 《魅力中国》2011,(4):307-307
滨水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稀缺资源,如何把滨水区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已经成为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沈阳浑河滨水区为例,从生态保护、商业开发、发展旅游、挖掘特色四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