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会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于2000年7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新的《会计法》。自其实施以来,多数企业都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了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会计法》重视不够,领悟不深,落实不到位,导致其会计管理体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因此,该问题亟待进一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会计法》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升朝 《经济师》2004,(9):75-75,77
文章通过对新《会计法》中有关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方面主要规定的分析 ,指出新《会计法》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积极作用与不足 ,为会计立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实行会计监督。”这已在法律上授予会计机构和人员以会计监督的权利。但会计监督职能却没有因为有法律规定而得到加强。近年来,企业收支混乱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实,引发了人们对会计监督问题的思考。那么应如何看待会计监督问题,如何强化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呢?  相似文献   

4.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花 《经济师》1999,(9):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浅析,以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尽可能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会计资料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在会计资料的失真。从其直观的认识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丧失了真实性,即会计资料的记载和记录,歪曲了会计活动发生的事实依据和真实面貌。但从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  相似文献   

5.
2000年7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建设道路上的新里程碑。从《会计法》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其要旨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规范会计行为。明确会计责任主体、责任层次和各自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会计管理工作体制必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与发展的要求。从我国国情出发,要认真、严格地执行《会计法》,整顿会计秩序,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会计法》要求会计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把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作为会计法的第一大原则和会计工作的核心。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从近几年来中国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屡禁不止,到少数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这些经济案件的发生都和会计信息失真有着割舍不断的关联。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与维护。关系到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完善。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而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所谓虚假会计信息就是企业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会计信息危害很大,它不仅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减少,而且严重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国家对治理虚假会计信息非常重视,新《会计法》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由于市场经济领域内对经济和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往往容易导致金钱至上、拜物主义等问题。而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新《会计法》能否确实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会计规则指的经规范会计信息生产与披露的法律规章制度以及各种相关的准则。我国会计规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等。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是一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按照会计规则要求生产并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该种不一致是由会计规则本身所造成的。世界能源巨星美国安然公司,于2001年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它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宗破产案。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在会计学界颇为轰动,引起了会计界的充分关注,因为安然事件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也暴露出美国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所做出的准则规定和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需要检讨美国的会计准则是否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由此可见,会计规则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是一个有待会计学界着重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问题引起了全球性的探讨。我国有关会计信息真实性方面也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报送虚假财务报告的问题频繁在上市公司发生,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本文在详细论述了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涵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对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议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李梅金,尹力最近,笔者在对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部分企业严重存在着会计信息现象,特别是一些经营状况不景气的企业尤为甚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企业负责人法制观念淡薄。目前不少企业负责人,对《会计法》还不甚了解,有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合约安排   总被引:87,自引:2,他引:85  
企业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问题已是我国当前需要着重研究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我国《会计法》分别在 1 985、1 993和 1 999年对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责任作出不同的合约安排。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 1 985年和 1 993年的《会计法》已不能适应目前治理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的需要 ,1 999年《会计法》中的“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负首要责任 ,会计人员负次要责任”的安排是合理的 ,但是 ,该法对单位负责人的处罚不仅没有在口径上与上述安排保持一致 ,而且力度不够 ,使得合理的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合约安排将不能得到有效执行。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建议对《会计法》与《刑法》中的法律责任进行相应修订 ,建议政府加强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与建立社会检举制度。  相似文献   

12.
真实性是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十分严重,已引起各方面关注。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部分属于反会计法规、准则的会计造假,而另一部分则是盈余管理所致。  相似文献   

13.
唐小明  唐彬 《当代经济》2016,(19):38-39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模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的会计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会计信息失真可能性加大,增加了投资风险.各企业信息需求方投资者对于企业信息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要求日益提高.而作为企业财务信息主要载体的财务报告所要呈现的事项和经济信息需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否则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互联网+时代传统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然后分析互联网+时代财务报告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最后尝试探索互联网+时代财务报告模式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占了整个经济信息量的70%以上,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决定了经济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但是,我国目前会计信息普遍存在失实的情况,有些甚至非常严重,直接影响了国家税收,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我国21世纪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工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新《会计法》同原《会计法》比较,进一步突出了《会计法》的可操作性,针对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情况,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列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款,以期遏制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局面。由于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出台的新《会计法》是否能切中会计信息失真的要害,并进行切实有效的治理,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出发,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要求更高,只有根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有助于会计信息的使用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治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规范创新会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颁布施行了新的《会计法》。一直以来,煤矿企业就十分重视转变企业的管理理念,注重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自其实施以来,多数企业和单位都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了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说会计工作是我国经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一个企业或单位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会计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和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很有必要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监督乏力的法制原因及其强化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承相 《现代财经》2000,20(5):51-54
当前会计监督乏力,导致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在于现行会计法律制度设计有悖于会计运行与监督的内在规律。修改《会计法》必须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实际,以财政监控为中心,健全会计监督体制,同时严格界定会计法律责任机制,为强化会计监督提供有效的宏观管理与违法追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近几年中外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财务报告粉饰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因此,文章通过从主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财务报告粉饰的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王萍赵策 《新经济》2014,(11):91-9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会计信息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企业信息的基本资料,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在政策制定和经济决策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产生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前国内外企业普遍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成为阻碍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共同关注。研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治理对策,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具有相当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