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公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一年多时间来,支付行业大事不断。2010年12月1日,为配合《办法》实施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办法细则》)。2011年5月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2011年5月2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2011年5月26日,首批27家企业取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  相似文献   

2.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9月1日开始施行。该办法明确了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许可证申请、经营范围以及相关罚则等内容。此举标志着非金融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正式被央行认可,并将其纳入央行的监管范围。这标志着在“灰色地带”徘徊了十年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3.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2011年5月26日,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从此,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取得合法地位,走上了"正规化"道路。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龙头老大",支付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毫无悬念地获得首张支付业务许可证。  相似文献   

4.
政策关键词     
《金融博览》2012,(20):5-5
中国人民银行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 9月27日,为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防范支付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办法》对支付机构预付卡发行、受理、使用、充值和赎回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  相似文献   

5.
业界大事     
《中国金融家》2017,(1):41-42
央行续展5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 2016年12月20日,央行发布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5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决定,拟许可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等方面,不同机构的许可范围不同。此次续展有效期为2016年12月22日至2021年12月21日。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非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迅速.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三方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1639亿笔,金额达9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5%和100.7%.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支付服务市场发展的产物,央行于2010年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明确对支付机构开展支付业务实施准入管理.就像驾驶机动车必须先取得驾驶证一样,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必须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这张许可证,被很多人称为支付业务"牌照",是开展网络支付、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第三方支付业务第一要件.  相似文献   

7.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4):126-128
我国放开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限制央行日前发布公告,明确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准入和监管政策。欢迎和鼓励外资机构参与中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与竞争。根据公告,境外机构拟为我国境内主体的境内交易和跨境交易提供电子支付服务的,应当在我国境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根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公告规定,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在我国境内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金融信息的存储、  相似文献   

8.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以及《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对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发展、保护持卡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现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主要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国外预付卡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监管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2010年《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出台以来,越来越多的支付机构取得了支付业务许可证,具备了从事支付业务的资格。支付机构进入支付服务市场,增加了服务主体和支付渠道,打破了银行专营支付服务的局面,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付机构和银行在支付服务方面既相互竞争,又合作共生,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本文根据现有制度规定,立足支付机构市场定位,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的支付服务进行比较,并对两者间竞争与合作的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金融机构开始面向社会大众提供支付服务。自2010年9月1日《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已有269家非金融机构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获准开展相关支付业务。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非金融机构在资本规模、内部组织架构、资金管理水平、风险控制和合规意识、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的支付服务创新意识较强且业务转型较为灵活,新型支付产品或服务层出不穷,同时业务风险也逐渐积聚。正因如此,针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管措施和监管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更新。从信用评级的视角,分析采用信用评级手段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进行监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设计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力求对现有的监管措施加以丰富和扩充。  相似文献   

11.
财经要闻     
《中国信用卡》2012,(11):8-9
人民银行发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为规范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防范支付风险,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分6章52条,明确了预付卡定义和《办法》适用范围,对支付机构预付卡发行、受理、使用、充值和赎回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提出了严格的业务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依托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网络支付业务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4年支付机构累计发生网络支付业务374.22亿笔,支付金额24.72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3.43%和137.6%。2015年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目的在于强化网络支付行业的规范发展,防范支付风险。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未经人民银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须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金融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办法实施细则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正式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支付机构从事支付业务的最基本规则、申请人资质条件等进行细化。该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5.
规模庞大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终于获得了首批合法经营的许可证。第三方支付牌照于近日由央行下发,27家公司获得首批《支付业务许可证》,第三方支付企业终于有了国家认可的正式身份。首批《许可证》的颁发,在中国电子支付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整个行业将在规范的引导下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5月26日,央行正式向支付宝颁发国内第1张《支付业务许可证》,悬而未决10年之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身份问题终于尘埃落定.共27家企业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支付机构只能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备付金存管银行,且在该商业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在获得牌照的企业额手相庆的同...  相似文献   

17.
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法律制度尚未完善一是作为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核心制度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法律层次偏低,仅为部门规章,法律效力和调整范围较窄,约束力相对较弱。二是以《管理办法》为主体的法规体系尚未完全建成,特别是针对非金融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支付牌照的陆续发放,标志着长期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的非金融支付机构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进入规范发展的阳光地带。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21日下午,央行正式公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规定了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以及管理细则等,以规范第三方支付产业、促进其良性发展和业务创新。  相似文献   

20.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年6月21日发布了支付行业期盼已久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这之前,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多个与支付行业有关的文件(见表1).<办法>对从事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提出了资质要求,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可按<办法>规定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成为合法的支付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