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阳高新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贵州省睦一的国家级高新区,由新天高新技术工业园、金阳科技产业园和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三个园区组成。贵阳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2年至2000年的“起步探索”阶段。主要以“三线企业”调迁为契机,按照“依托军工、联合院所、扶持民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建成了新天高新技术工业园;  相似文献   

2.
2006年的钟声响起,郑州高新区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五”,迎来了充满希望的“十一五”。“十一五”期间,郑州高新区的发展思路可以表述为“一二三四五”,即:一、明确一个定位:发挥郑州高新区高智力资源密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域政策优惠和环境优良的优势,强化资源集成、要素互动、联合创新、辐射带动功能,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的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最终建成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型科技新城区。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加强火炬计划宣传工作,交流各地火炬计划宣传工作经验,研讨火炬计划“十一五”发展规划,科技部火炬中心于2005年11月27~30日,在贵阳高新区召开了国家火炬计划宣传上作研讨会。科技部火炬中心、贵州省科技厅、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科技产业》和《中国高新区》杂志(以下称“一报两刊”)的领导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讲话。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新区、科技厅局、创业服务中心的一百多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4.
2011年11月27日,北国飘雪,而在贵阳,山国之都却是一片暖风沉醉。当天,由科技部高新司、火炬中心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贵阳国家高新区承办的“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流对接会”在贵阳高新区国电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27日,北国飘雪,而在贵阳,山国之都却是一片暖风沉醉。当天,由科技部高新司、火炬中心和贵州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贵阳国家高新区承办的“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交流对接会”在贵阳高新区国电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会上,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和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对高新区的“二次创业”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高新区步入了以二次创业为标志的崭新发展阶段,为高新区在十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中国高新区》2005,(3):76-77
自主创新将成为今后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我国将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高新技术促进年初经济快速增长,武汉东湖高新区:注重党员先进性教育,上海高新区:抢先试水“2.5”产业,大连高新区:“动漫走廊”五月亮相,南昌高新区:微软落户迎来首家世界五百强,太原高新区:博士后科研推进经济发展,宝鸡高新区:18位专家受聘为“智囊团”成员,石家庄高新区:与经开区实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柳冠群 《湖南经济》2000,(11):50-52
进入二十一世纪,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种世界潮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使长沙高新区素质提升,力争进入全国“十强”的要求,市委、市政府也作出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全面发展,举全市之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的战略决策。因此,作为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长沙高新区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不断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壮大长沙高新区经济势力,努力完成省、市交给的工作重任——跻身全国“十强”。 一、长沙高新区能不能进入全国“十强”   杨正午书记在视察…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新区》2009,(7):27-27
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1992年8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德阳高新区地处四川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是四川省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极点,立足于“工业立区、科技兴区、统筹强区”的发展宗旨,致力于建设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和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0.
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应对入世新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自1991年3月,我国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来,在邓小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光辉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导下,我国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2001年,53个国家高新区实现了技工贸总收入1192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9.5%,是1991年的137倍。1991—2001年,年均增长率为63.5%。2001年,高新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2621.3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量部分的22%。1998—2…  相似文献   

11.
保定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十五”以来,保定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科技部“武汉会议”精神,加强技术创新,加大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力度,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平台。区域经济带动能力显著增强。一批投资大、科技含量高、推动力强的项目迅速成长,构筑了高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加大,洛阳高新区正在逐步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变,内生性经济增长已成为高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3.
贵阳国家高新区位于北纬26度地理气候带上,其作为贵州省惟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和贵阳市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同时承担引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实现“两加一推”的重要使命。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是什么?本文认为,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文化、生态日益成为衡量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背景下,贵阳国家高新区的“高新梦”应当是“科技创新梦”和“生态创意梦”的结合,将科技创新、生态创意深入城市发展,融入城市功能。科技创新驱动。助推高新区“科技创新梦”  相似文献   

14.
不得不承认,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国家级高新区相比,贵阳高新区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在88+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贵阳高新区排名靠后。但是,就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而言,贵阳高新区展现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火炬计划”实施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火炬人的共同努力和奋力拼搏,在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和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工作中成就斐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火炬计划”的实施,使高新区成为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以厦门火炬高新区为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贵州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进一步加强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要求。同年7月,贵阳市委、市政府相续出台了《关于更快更好地推进金阳新区开发建设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将贵阳金阳新区打造成为“贵州浦东”的战略构想,而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担着“贵州浦东”产业聚集与经济支撑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7.
火炬计划的实施和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是抓住了时代发展的重要转机。20世纪80年代,高新技术注入经济,使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推动了一个个国家的新经挤发展,大量和迅速吸纳高新技术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关键。90年代,中国处于体制转轨和机制创新的历史关键期,特别需要在经济转型中对创新发展的示范带动和突破,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正是政策探索、推进改革和实施开放结合的结果,抓住了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关键性环  相似文献   

18.
梁欣 《中国高新区》2008,(10):27-27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伟人故里一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18年来,中山火炬高新区高擎“火炬”,矢志创新,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现已由一个各项经济指标列位中山市倒数几位的农业区一跃成为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的重要工业区和科技刨新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新区》2013,(10):42-50
201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胜利召开,国家高新区在系统地总结20年来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新时期战略部署,继续把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重点抓手,坚持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发展道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逐渐成为同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构成。一、国家高新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增长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我国开始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起,国务院先后批准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并颁布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十余年来,国家高新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创新、成果转化和优化经济结构、凝聚人才及提供创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引导科技第一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鼓励科技创新与创业,走有中国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的重要示范基地,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特别是“十五”期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高举“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旗帜,积极推进技术、体制和环境创新,在长春会议上下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