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时对货币收益、制度惩罚成本约束和客户风险的权衡为基础,本文提出了解释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行为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初步分析表明:1995~2003年呈现出典型的货币收益和风险并重导向特征。本文以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类型为对象,对CPA的审计意见行为导向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2002~2003年,我国CPA的审计意见行为具有“货币收益和风险并重导向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谭爽 《辽宁经济》2007,(5):95-95
自2007年1月1日起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来.引发了市场对上市公司潜在业绩波动的热烈讨论.这次会计准则的历史性变革.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财务报表数据,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中国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指出:“这是中国会计、审计行业的里程碑.企业不可低估新准则带来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主要在四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而这四方面将对企业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又具有了多重含义.这也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准则国际趋同的决心和态度。  相似文献   

3.
行业点击     
钢铁业寒意犹存 近期,一股钢铁业的“暖流”似乎是突如其来,几家钢铁类的大型上市公司推出第三季度经营报告,当季利润同比大幅上升,“钢铁板块”在股市领涨,更有评论文章明确断言:中国钢铁业业绩反弹的“拐点”即将到来。但是,各大钢材市场内的分析人士对比有点摸不清头脑:“他们觉得热,我们却感觉寒意犹存。”  相似文献   

4.
姜占新 《中国经贸》2012,(24):100-100
十八大报告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要把握“一面旗帜”、坚持“两不走”、实现“三统一”、实践“四制度”、解决“五不搞”。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黄世忠教授在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差的原因时指出:资产重组与关联交易有使会计沦为“魔术”之虞。会计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黄世忠认为会计可能是一门“魔术”。通过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上市公司一夜之间就可能由亏损变成盈利,他从几个案例透视了“魔法”: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报告》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最近4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呈逐年提高趋势。新公司法实施后,监事职权得到加强,上市公司监事会治理总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不过,报告分析也指出,上市公司在自愿性披露方面没有根本性改变,上市公司急需走出从“合规”到“自主型治理”的瓶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我国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美国是实行独立董事制度最成功的国家,将我国上市公司与美国的上市公司相比,会发现很多不同或不足之处,给我们指出了下一步要改进的方向。其中关于股权结构或法律上的不同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所以应对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的作用做出现实的估计。只有在外部环境与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从选聘,激励,约束机制的完善上入手,才能真正保证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月1日至2月6日,短短的30几天,今年已有10余家上市公司高管落马,平均每3天就有1个上市公司高管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得人仰马翻。众多问题高管在新年伊始相继出事,并非偶然。一方面,它是上市公司所积累的历史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不由自主的发作;另一方面,也是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的必然结果。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只是一个序幕,2005年将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问题高管落马。”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中国上市公司研讨会上指出:“中国资本市场上已经有一批实际上被掏空了的上市公司,在近期还会有一些掏空了的上市暴露出来。”大股东是如何掏空上市公司的?说起来令人吃惊,做起来不过八字诀而已,就像从左口袋掏到右口袋一样容易。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当香港回归祖国时。很多人对香港的前途心存犹疑,美国《财富》杂志甚至发出了“香港之死”的惊世预言。十年后。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推出长达25页的封面文章,坦承其姊妹杂志《财富》当年的预言落空,并确信“香港比以前更有活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是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信念的真实写照。“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为实现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真实写照。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一百年来革命斗争的历史就是人民不断选择中国前途的历史。一些志士仁人曾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相似文献   

12.
十五大一个最重要的历史性贡献就是把邓小平理论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遐 《沪港经济》2009,(7):65-65
《沪港经济》记者:要想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是不是要经过时间的历练?苏崇武:人生的历练和我们“觉醒”的早晚是有紧密关系的。我35岁的时候已经非常少年得志,不知不觉就自命非凡,目中无人,唯我独尊。正所谓“往来无白丁、出入皆将相”;拿的是首屈一指的学府芝加哥大学的文凭、普华会计师事务所的CPA;  相似文献   

14.
诚信: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近一个时期,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给本已十分敏感的会计师行业的诚信问题带来了新的震动。这一事件使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安达信公司信誉扫地,面临着生存危机。在国内,接连不断的上市公司造假事件背后,会计师行业的发展亦如履薄冰,难咎其责。中国证监会甚至出台了由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对由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有关事项进行复审的规定,以期提高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质量。正因为如此,“诚信”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期间的一场重头戏。 板子该往谁身上打? 目前,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摆脱人们对职业服务的“离不开、信不过”的两难局面,走出诚信危机的怪圈。但是,如果将板子都打在会计师身上,难免有些不  相似文献   

15.
员工薪酬适度性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文章借鉴“拉克尔法则”,以行业属性为视角,选取沪深A股同类行业属性上市公司2008-2012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计算“拉克尔阀值”,判别员工薪酬适度性。研究发现,针对销售收入异常波动与垄断性的上市公司,“拉克尔法则”无法判别员工薪酬适度性,但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则能判别员工薪酬适度性;同时,“拉克尔法则”能解释行业属性相同而地域不同的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美教育有很大差异:中国教育是“学多悟少”,美国教育是“学少悟多”;中国教育重视灌输,美国教育注重启发;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按部就班,美国教育激励学生跳跃式发展;中国教育强调服从约束,美国教育突出自由发展。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建立教育市场机制,将中式“双基”优势与美式“培养创造力”优势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越南开发缺乏环境保护措施祖萱根据美国“东西中心”(East-westcentel)资源分析师克拉克之研究指出,越南矿业、能源发展面临着前途暗淡的困境。这是由于现有以及未来的保健、安全、环境以及社会问题而引发的。虽然越南政府官员及科学家均已着手处理大多...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图景在中国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完整概念.是在两年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在刚刚举行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和谐社会成为惟一的主题词,构建和谐社会也由此进入实际操作的层面。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构建和谐社会比作“新的伟大长征”。既然是新的长征.前行的路上自然免不了新的挫折、新的困难,甚至新的失败。专家指出,和谐社会的构建意味着在加快发展的同时.通过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让越来越多的人切实体会到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这样一个过程,必然涉及许多体制和政策上的重大变革,而每一次变革的成败,都将影响到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还是套用那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和谐社会承载着中国老百姓新的期待,为了这个期待.我们也许还有一段相当艰难的路要走。那么.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9.
《开放潮》2000,(12)
本期专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伴随中国资本市场10年来的发展历程,福建资本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提升福建省上市公司质量,发燕尾服和壮大福建省资本市场,必须做好“一二三四五”。一是一个领导班子,二是二个轮子;三是三个产业;四是四个战略;五是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风险企业的模式与行业分布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投资自从1998年登陆中国大陆以来,经历了热情、盲目、低谷、复苏等阶段,2005年无锡尚德在美国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使中国又诞生了一个新的首富。风险投资的魅力重心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以理性的姿态重新审视风险投资的客体:风险企业。 为此,我们以美国等西方国家某个阶段为例,分析了风险企业的模式、阶段、行业分布等。同时,就风险企业的理论进行了探究。 关于风险企业的理论研究,首先从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企业论述的局限性开始。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看作是一种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技术关系。它的“厂商理论”只是与消费者理论(consumer theory)对应的供给理论,而不是企业理论。 科斯关于企业的理论论述则有突破之处,即“交易费用”的引入。但是,科斯的企业理论也有忽略之处。比如,科斯的企业理论使交易费用适当地成为分析的中心概念,但科斯的理论较少可操作性,不能以系统的形式运用于估价风险企业和市场之间完成交易的效率。 从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古典式企业和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和股份公司制度”;“后现代式企业和企业制度”来看,风险企业不同于以上我们所讨论的任何种类的企业。它从属于所谓的“后现代企业”或“泛风险企业”。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方面进行理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