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囤,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储存",中性动词。那么,"囤地"呢?土地,对于开发商来说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囤地"本来是房地产开发商正常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2.
谁在囤地,大家都知道,但囤了多少地,却没人愿意说清。就在这种不清不楚中,房价滚滚前行。  相似文献   

3.
媒体上报道(编者注:本刊第42期<谁在囤地?>)说开发商囤地12亿平方米,可供1.2亿人居住.惹得任志强很生气,连说了四个无知,其中一个是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4.
资讯·箴言     
爆炒闲置土地这一新闻的目的则是用闲置土地的大旗掩盖土地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同时用土地的闲置将市场供给的矛盾转嫁给开发商。并试图以此来证明房价升高的原因来自于开发商的囤地。让不明真相的民众把对房价过高的怨气从集中于政府的土地供给转向开发商的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5.
温修春  吴阳香 《特区经济》2005,(10):165-167
近些年来,在社会上广泛争论的一个话题,即房价与地价关系,尤其是政府部门与房地产开发商的争论。政府部门强调的是房价带动了地价的上涨,而非高地价推动房价上涨,招标拍卖挂牌(简称招、拍、挂,以下同)方式出让反映了土地的真实价格;但是,开发商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高地价推动房价上涨,其主要根源是政府垄断了土地的供给,招、拍、挂方式出让的价格是扭曲的价格。同时,双方都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实例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与立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招标》2010,(29):59-60
当前,国土资源领域违法用地居高不下,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比例高,未报即用、边报边用等问题突出。今年下半年,国土资源部重点查处房地产项目违规违法用地,特别是违规向别墅供地、囤地炒地、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行为。  相似文献   

7.
面对越来越严的调控,开发商囤地依然热情似火。日前,一份据称是国土资源部提供给银监会用作信贷风险排查的《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被媒体公开,全国共有1457宗闲置土地被列入“黑名单”。然而,事实很快就证明,闲置土地远不止这些。  相似文献   

8.
正30家房地产企业"欲圈钱"千亿对于那些苦等近两年、想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中国建筑(601668.SH)的首发成功,似乎让他们看到了未来拿钱"囤地"的"美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4日,包括南国置业、中信地产、宝龙集团  相似文献   

9.
房价调控19个月,"限购令"泰山压顶,楼市只涨不跌的神话最终在今年的"金九银十"画上了句号。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首次全面下跌。而与此相对应,开发商叫苦不迭,"砸盘"事件各地开花,房子仍然卖不出去。是"限购"破坏了市场,还是"限购"还没有到位?一边是大量的空置房,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城市移民";一边是投资,一边是刚性需求,我们的房地产发展真的健康吗?"限购"真的矫枉过正了吗?  相似文献   

10.
上海类似"香港+深圳" 上海与香港资源禀赋不同,而房价似乎仍在"比学赶帮",中长期两者会趋同吗? L:基于土地批租和寡头体制,"香港模式"对所有内地城市都构成了样板效应,在发展的同时各方利益陷于纠结状态.房价推高在使开发商、物业持有者不劳而获的同时,更使上海的经济乃至社会生活失去活力.  相似文献   

11.
没有哪家房地产商愿意承认囤地的事实。然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实业”,0001.HK)2009年年报中的一段话却透露着玄机:“由于现有土地的平均成本较低,集团有信心所持土地将带来良好回报,现时土储水平足够未来五、六年发展之用。”长江实业年报如此表述。  相似文献   

12.
没有哪家房地产商愿意承认囤地的事实。然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实业”,0001.HK)2009年年报中的一段话却透露着玄机:“由于现有土地的平均成本较低,集团有信心所持土地将带来良好回报,现时土储水平足够未来五、六年发展之用。”长江实业年报如此表述。  相似文献   

13.
上海楼市"香港化" 上海楼市存在"香港化"趋势吗? L:我认为,上海楼市确实存在"香港化"趋势一香港开发商在上海扮演的是启蒙者、先行者角色.众所周知,内地的土地批租制度源于香港,搞到"面粉比面包贵",土地价格一步步淹到脖颈,上海最新采用的勾地模式也学自香港.到目前为止,两地开发商捂盘、惜售,囤地居奇,如出一辙……在这些因素作用下,上海楼市除了"香港化",也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官商勾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官商勾结已成为潜法则,是这个行业赢取暴利的基础。地方政府在土地开发一级市场中,低成本征收高成本卖出,赚取差价;开发商则不仅在土地二级、三级市场通过炒卖土地,而且通过炒卖楼花等众多手段,牟取暴利。地方政府的行为提高了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成本,开发商的行为直接导致房价节节攀升,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房价更快地上涨。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明手上有5套房,他说,"如果有机会,我还会买房." 但从"4·17新政",到"9·29五项措施",政策已经一步步卡住了他买房的步伐:首付提高、利率提高等稍稍抑制了他买房的冲动.  相似文献   

16.
房价下跌,政府喊疼:地方政府救市缘何比2008年更着急?房价下降、楼市下行,谁最着急?理论上,开发商应该受到最直接的影响,最着急的应该是开发商群体,但在本轮楼市的调整潮中,相较于开发商,地方政府在救市上表现得更积极。多地掀起突破楼市限购令大潮在实行了三年之后,楼市限购令正在多个地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房价持续居高不下.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前不久两会在北京已经落下帷幕."房地产"再次作为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受到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当然.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很多.如:供需关系、人为炒作因素、成本费用等.其中成本因素对房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使房价降温.房地产开发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获得经营利润.管理好成本核算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效果如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调整住房结构,国务院于2005年5月初出台了"国八条",然而房地产市场只出现了短暂的观望,部分城市(深圳、北京、广州等)的房价从2005年10份开始出现补涨行情.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房价为何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房价增势广受瞩目。一方面,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一些人肯定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学家和广大消费者认为应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如央行提醒高度关注房价上涨;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接近爆炸边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告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危险,经济学家易宪容呼吁不能让房价的泡沫任意吹大;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房价增长远超过居民收入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没有交易量,我们就不能长期生存。"还有不到两个月,2011年行将结束。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一些开发商开始降价。这种现象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房价全国性下降"。降价表象的背后却是房地产商快速回笼资金的不争事实。尽管无人能算清开发商能坚持多久,但是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开始乏力颤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