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信息不对称程度严重的食用农产品市场中,政府对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信息公示是公众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食品生产者采取认证传递质量信号与进行安全生产的主要外部激励。本文利用2015—2018年各季度省级层面政府抽检公示不合格食用农产品批次数据以及新增认证HACCP体系生产者数据,探究政府不合格信息公示对食品生产者认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不合格信息公示对食品生产者的认证行为有显著的激励作用,且相比于蔬菜类产品的生产者,政府不合格质量信息公示对肉类产品生产者认证行为的激励效果更为明显。区分地区比较后发现,该影响在东部与中部地区的生产者中较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合格的农产品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但归根结底是"产"出来的。如何全面贯彻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多质量合格、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已经成为当前老百姓关注的共性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的问题。加强农产品质量源头监管,研究和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是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吴中区以"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为抓手,从标准推广、产品认证、质量监管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努力打造"三品"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水平。一、"三品"认证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业部对全国655个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调研数据,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济效益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存在样本自选择问题和内生性问题,若不考虑样本自选择问题和内生性问题,会导致高估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亩净收入的作用。本研究是对"农产品认证可以使农民增收"的有效论证,对于推动农产品认证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发展到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以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原因,一是没有建立起安全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体系;二是没有建立起按标准化组织生产的管理体系;三是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执法监督薄弱;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不完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工作措施上要突出五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包装标识管理和市场准入管理。要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体系。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是:蔬菜产品主要解决高毒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畜禽产品主要解决兽药残留和"瘦肉精"问题。  相似文献   

6.
动态     
首批统一无公害标志 2 0 0余种农产品通过认证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 6月份联合公布了首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目录。浙江天台县蔬菜经济作物服务公司等15 5家单位的 2 14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其中种植业产品 115个 ,畜牧业产品 15个 ,渔业产品 84个。这标志着全国统一、规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全面启动。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资料来源 :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说起"三品一标",大家都知道指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大家也知道,无公害农产品指的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级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绿色食品指的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实施六年了,但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作为山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以下简称"三品")的主要认证及监管部门,如何实现现有体制框架内各参与主体权责的有机构成及其常规效能的可持续性发挥,应是目前改善"三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研究重点。本文对如何完善"三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期能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三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一、扬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现状1.行政管理机构。市县农业部门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科),主要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工作,负责"三品"认证与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信息发布等。目前,市县两级监管人员分别有2人和18人。2012年通过加挂牌子,全市72个乡镇均成立  相似文献   

10.
媒体曝光、集体声誉与农产品质量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农产品市场,媒体曝光是质量信息披露的重要渠道。但个别低质量农产品的媒体曝光会给同产地生产者带来"传染效应",导致地区性集体声誉危机。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是高质量农产品生产者传递质量信号、克服"传染效应"、建立个体声誉的重要途径。在集体声誉模型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媒体曝光对农产品生产者参与质量认证、传递质量信号的激励效应。研究发现,媒体曝光对农产品生产者的认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作用,且异地曝光(非原产地)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本文发现食品产业链的弱追溯性降低了生产者参与认证的动机,低质量加工型食品的媒体曝光对其原材料的质量认证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媒体曝光不仅威慑违规者,也能促进高质量生产者通过质量认证披露质量信息,发送质量信号。因此,进一步将媒体曝光、可追溯系统建设与食品农产品质量认证结合起来,是提高我国食品农产品质量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是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国家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地环境、养殖卫生、防疫环境以及农产品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与实施措施,研究评价了其主要特点,并从确定明确的立法监管目标和实施手段、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法律法规的适时调整和修订、建立和实行农产品残留监控制度、推进农产品认证的发展和监管以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和防控等方面阐述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办发[2006]103号文件转发了江苏省农林厅、海洋渔业局《关于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的意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意见总体慨括为“推进三个建设、强化三项检测、加快‘三品’认证、健全检测监管体系”,即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县建设,强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动态管理检测、市场准人快速检测和政府例行监测,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健全农产品质星安全技术队伍、检验检测机构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601个长沙市消费者的调查数据为例,剖析了长沙市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情况、接受意愿、支付意愿和实际的购买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较高,但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认知程度较低、信任度较低,因此,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都处于一个较低地水平。其中,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认知程度、受教育水平、以及对政府的信任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意愿与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提高安全认证农产品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农产品的信息发布、提高政府对农产品安全认证的公信度等,以切实提高消费者对安全认证农产品的购买,进而促进安全认证农产品的持续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农业部开始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为了目前农产品认证的主要方式,也构成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兴平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科技培训》2014,(11):50-50
一、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业、无公害化农业?农产品污染的主要途径及危害是什么?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如残留超标、化学药剂的错误使用、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致力于推行农业标准化、实行全方位监管、推进农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地认定、强化全程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以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重大任务。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是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对于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从技术角度来讲,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户经营分散,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推动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对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认证热与冷     
三鹿有了绿色配方奶粉,华牧有了绿色安全鸡蛋,双鸽有了绿色冷鲜猪肉,黑马有了绿色面粉……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升温,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也变得热起来。与前几年政府出钱搞认证相比,现在一些个人和企业自费筹资认证的越来越多,可以说,涌起了一股农产品质量等级认证的热潮。但是专家建议,企业和个人要量力而为,不要盲目追求高等级,更不能一认了之。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特别是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项工作任务.辽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充分认识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能力,保障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已成为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营管理》2008,(1):26-26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认证工作接受国家认监委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已经形成了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