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一、合并程序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5条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母公司的账簿体系和单个报表中按照成本法核算,在母公司编制的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反映。  相似文献   

2.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虽然个别财务报表上按成本法核算,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必须转换为权益法。本文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两个方面总结了权益法,并提出如何掌握权益法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按照权益结合法进行调整。但在企业财务报表合并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企业合并都将成本法转化为权益法,有时受一定的条件限制。本文对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调整及应注意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执行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一、合并程序问题《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5条规定,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本准则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母公司的账簿体系和单个报表中按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改变了现行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必须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规定。而我国现行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以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为前提。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主要就合并范围、合并程度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作出规定;而在合并程序中主要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需要抵销的项目。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则是以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为前提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文就如何在成本法核算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准则规定,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成本法核算:一是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也就是对子公司的投资。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投资企业应将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注意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7.
企业成本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反映的是投资企业付出的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权益有一定的差额,这就让长期股权投资实际管理中存在难度。就成本法核算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纳税筹划、股权转让引起母公司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差异、子公司增资扩股导致母公司持股比例降低的会计处理等问题阐述了一些思考和处理意见,以期更科学、有效的发挥好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反之,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另外本文着重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转成本法的处理以及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成本法下分红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确定应抵减初始投资成本金额,常常用以下公式计算投资企业应取得的投资收益和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末(本期末)止被投资单位分派的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末止被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办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对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即直接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核算改为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的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再合并.因些母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首先要做的是按权益法还原长期股权投资,然后进行合并抵销.这一操作过程是会计人员在合并报表实务中最头疼的事.本文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广大财会人员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多样性,企业合并业务也越来越多,通过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企业合并业务的要求也日益突出,在企业合并业务中,长期股权投资无疑是个热点问题。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可通过企业合并(控股合并、对子公司投资)和非企业合并(对联营企业投资、对合营企业投资)等方式形成,由于其复杂性的存在经常在财务实践中形成困难。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要求,结合会计工作实际操作,从企业合并概念及三种类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内容及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初始计量和报表处理进行归纳与分析,希望能帮会计人员理清思路,真正理解相关政策,并将其加以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应按照成本法核算。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5号一合并报表》规定,在编合并报表之前,按照权益法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调整。本文主要论述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实务操作。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以及追加投资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关系发生变化。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对成本法下投资企业取得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也有了新的规定。本文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核算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在企业中运用较广,本文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等有关情况进行举例分析,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运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  相似文献   

15.
成本法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进行划分的核算方法之一。《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发布实施后,成本法核算方法等诸方面有一定变化,本文结合会计实践谈一点对成本法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成本法是长期股权投资重要计价方法,在分析现行、通用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方法基础上,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新的成本法核算方法,以便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利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更加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7.
孙宝民 《现代商业》2014,(4):223-223
当前在我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问题上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点问题,通常情况下在编制时会经常用到二种方法,即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编制和在成本法核算基础上直接编制,但无法采取哪种方法来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也不会影响到编制的结果,但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采取合适的编制方法,从而真实的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8.
徐畅 《商场现代化》2020,(2):159-160
合并报表的编制一直是会计中的难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由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步骤,更是让许多会计人员费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在权益法运用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别报表的后续计量步骤以及如何合并报表编制,并针对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对应的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常玉莲 《现代商业》2011,(36):248-24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但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由于投资企业追加或减少投资等原因.可能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转换包括:因追加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转换为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处置投资,权益法或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文通过一系列案例,解析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转换的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