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邹丽琴 《魅力中国》2014,(14):104-104
博物馆是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文化旅游的日益繁荣,博物馆旅游迅速兴起并且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丽水市博物馆旅游开发中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本研究就针对当前博物馆资源旅游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云 《西部论丛》2006,(7):28-3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作为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的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具特色,有着“世界天然博物馆”、“世界历史文化博物馆”等诸多美称。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西部旅游合作的交流与磋商,构建特色互补、协调发展的西部旅游大格局,整合西部旅游资源、整体促销,提高旅游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打造西部旅游核心品牌,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大发展?笔者谨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正大连一直是闻名国内的旅游胜地,不仅有许多风景奇秀的自然风光资源,而且拥有"半个中国近代史天然博物馆"之称的人文历史资源。大自然的造化赋予她动人的身姿,大连人的梳妆更给予了她迷人的妖娆,使得她2006年便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近年来,大连旅游业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但如何做大做透海洋文章,如何突破大连旅游发展瓶颈,这是值  相似文献   

4.
初丹 《黑河学刊》2010,(7):139-139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要素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最基本条件,其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当前,博物馆成为了旅游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旅游业包括的三个主要方面内容中,博物馆属于与逗留有关的行业。博物馆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可创新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进行纪念活动,但是,全国数以千计的民国建筑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早在2006年,我在江苏省"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发掘民国建筑资源打造南京"民国历史文化游"旅游品牌的建议》的提案,建议进一步挖掘南京民国建筑资源,开辟以品味民国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旅游线路,打造"民国历史文化游"品牌,同时也为了海峡两岸的"故土情结"。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南京定林寺为例,从方志资源挖掘角度探讨旅游文化的开发。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调研,了解现状,分析探讨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通过引入"数字资源聚合"和"智慧旅游"的概念,给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是一热门话题.哈尔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考是:打造松花江南岸精品旅游带;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打造"金源文化游"和人文历史游;办好国际赛事和"哈洽"、"哈夏"两会;打造"生态游"和"农家乐游".  相似文献   

8.
浅谈城市博物馆旅游项目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武静 《魅力中国》2011,(7):214-214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载体以及传承历史精华的设施,博物馆被誉为最出色的文化交流媒介,它不仅承担着文化旅游和传播的重任,更记载着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而且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于的提高,旅游消费结构也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变换着、创新着,文化旅游就是其中具有特色的一种旅游模式,文化旅游的发展给城市博物馆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博物馆观众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旅游者,博物馆以及举办文物展、专题展等形式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开辟出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如何进行城市博物馆旅游项目的开发,使得博物馆在文化旅游这一大背景下取得更加稳定和长足的发展.在各界中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与旅游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民文化水平提高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愈来愈强烈,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旅游热已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向来是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而博物馆作为这些资源的重要展示场所,其发展也慢慢受到重视,与旅游经济的关系则日益密切.本文拟就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分析在当前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博物馆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举世无双的西部旅游资源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旅游资源大国,而西部又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宝库,素有“世界民族文化大博物馆”和“世界天然博物馆”之双重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秀丽的自然景观、高大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中国  相似文献   

11.
武晓怡 《北方经济》2007,(5):132-133
近年来,随着人民文化水平提高和生活的不断改善,对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愈来愈强烈,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首选,旅游热已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向来是最引以为傲的旅游资源,而博物馆作为这些资源的重要展示场所,其发展也慢慢受到重视,与旅游经济的关系则日益密切。本文拟就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分析在当前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博物馆与旅游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旅游+"战略是旅游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也为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质量指明了方向。文章以南京为例,分析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南京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对策,以期为提高南京研学旅游产品质量及游客体验等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春菊 《改革与战略》2012,28(4):133-135,158
文章认为,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血脉和灵魂,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助于提炼城市精神,提升城市物质文化品质和非物质文化品质,使历史文化资源重放异彩,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资本和源泉。文章提出,要树立"名人名牌意识",挖掘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资源;挖掘工艺品类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整合文物古迹资源,开发其潜在的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游学慢慢走近人们视野。科技制作作为启蒙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游学有着良好的契合度。南京科技游学资源丰富,旅游价值高,但尚没有形成品牌。为了重组南京科技游学旅游资源,开发南京科技旅游产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和市场调查的方法,分析南京科技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科技游学课堂教学水平、创新科技游学产品、突出科技游学特色等提高南京科技游学项目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合川,三江汇流,山环水绕,景色宜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名迹钓鱼城巍峨耸峙,中国最美的乡村涞滩古镇古韵悠扬。集众多旅游优势与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合川无疑是一个了解感悟历史、欣赏山水美景和体验乡村野趣的休闲度假胜地。近年来,在"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引领下,合川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适应大众旅游时代发展要求,聚焦"历史文化、滨水休闲、乡村体验"三大板块,致力于旅游核心产品打造和服务功能完善,深入推进"旅  相似文献   

16.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对总统府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总统府游客局部超载和游客人数不足并存的现象,提出了有计划分散客流、采用淡旺季门票、充分利用景区现有空间、提供旅游供给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营口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营口市的发展战略是"以港兴市、产业立市、文化强市"。按照"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就是要深入挖掘营口历史文脉资源,不断丰厚营口的历史文化底蕴;着力打造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培养具有营口地方特色和国内外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营口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特色文化集聚区,形成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向文化创意型转化。发展营口的旅游经济,要以文化创意为出发点,以文化促旅游,以旅游传文化,使文化创意能切合旅游发展趋势,最大程度地整合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让文化创意引领带动营口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就中国的旅游市场而言,观光游早已成为平庸的代名词。仅仅在山水之间寻幽探胜是远远不够的,人们需要体验和评判更多的文化内容。当今在任何一位旅游者心中,世界都是一个多方位的整体,风景、历史、文化等构成奇妙而复杂的多维空间。于是,一个充满无限潜力的旅游市场正在兴起——文化旅游。在文化旅游大蛋糕中,博物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存有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整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  相似文献   

19.
就大环境来说,济南即将步入"博物馆群"时代。博物馆的扩张能够更广泛地渗透群众生活,唤起市民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共鸣和热情,还能"联网"济南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平台和渠道,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博物馆群"而言,质的提升更加重要,管理和发展思路应该因"馆"制宜,  相似文献   

20.
北塘古镇历史上曾是北方的兴盛渔镇和著名商埠,也是天津历史上唯一的"皇都卫城"。作为滨海新区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战略的核心项目,北塘古镇复建项目旨在形成新的观光旅游带,丰富天津旅游资源,与天津既有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增加天津旅游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北塘古镇在规划的过程中科学布局,将旅游、商业和生活融为一体,力图在重现古镇原貌的同时,赋予其时代涵义,体现出古典和现代双重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