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虚拟经营作为一种崭新的经营理念,从其诞生那天起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事实上,全世界前500强的企业都已经在或多或少地运用虚拟经营的方式开展业务,据邓百氏公司《1998年全球业务外包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年营业额5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1998年在虚拟经营上的开支上升了27%,达到了2350亿美元,其中60%集中在美国,而欧洲在这方面的开支更是以34%的速度增长,今年年初已超过920亿美元。显然,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已经逐渐为一种更有效率的、更灵活的方式所取代。虚拟经营的主要形式过程虚拟化过程虚拟化是指在产品从设计到销售…  相似文献   

2.
李富 《现代企业》2002,(4):49-49
企业虚拟化是指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时,企业为了能够及时响应市场机会,满足市场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时,将具有开发、生产、经营这种项目所需的不同知识和技术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开辟市场、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应对其他竞争者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自从1993年威廉和迈克尔提出虚拟企业这个概念后,发达国家就刮起一股企业虚拟化的"旋风".近年来,这股"旋风"开始影响我国,形成一股新的虚拟化热.但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形势来看,应该给虚拟化热降降温.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现代信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虚拟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可能。互联网、内联网、外联网、语音邮件、电子邮件、视频远程会议、移动电话等通信媒介在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外包和促进虚拟组织内外部协作问题上起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使虚拟价值链中的交易成本大大低于实物价值链中的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物流的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的无缝结合已成为现代物流需求的首要目标和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文中首先探讨了物流虚拟化三个方面的成因,从而引出对虚拟物流中心解释,并提出了虚拟物流中心的构建是通过集中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销售商、物流企业、相关部门、银行、保险公司形成一个多功能的虚拟物流交易平台。最后从企业、第三方物流、人才以及管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经营的实质就是“借势”或“借力”来从事经营活动的一种经营方式,这里所借来的,通常是别人擅长的、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资源,通过对企业外部资源的利用、整合,从而形成一种超常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以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虚拟经营主要有五种基本的形式:虚拟生产、虚拟共生、战略联盟、虚拟销售网络、虚拟职能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虚拟经营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但无论虚拟经营的形式如何,  相似文献   

6.
从虚拟经营的定义及特点入手,结合我国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提出中小型企业的虚拟经营战略及相关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企业虚拟化经营的三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网络经济信息通讯技术(ICT)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已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这使得企业的经济环境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大批量制造模式将逐渐让位于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模式,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灵捷性、柔性、本地自治性,才能适应动态多变的环境变化。而虚拟经营的产生和发展,从转变管理模式的角度,为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  相似文献   

8.
侯剑 《企业活力》1997,(11):28-29
虚拟经营:企业的弹性运作□侯剑虚拟经营这种说法在国内许多人还很陌生,但这种现代经营方式已成为企业迅速发展的有效经营思路。虚拟经营在国外早已十分普遍,象耐克、锐步运动鞋,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工厂,其产品却畅销全球。而国内所能看到的多数进口电器,也都以这种方...  相似文献   

9.
基于虚拟经营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虚拟经营应运而生,它已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虚拟经营中知识共享的内涵、机制和作用,进而提出了虚拟经营中的知识共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虚拟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经营是虚拟经济形态下的运作方式。它实质上是指借用、整合外部资源,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资源配置模式,虚拟经营突破了企业有形的组织界限,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运作。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可获得诸如生产、设计、营销等功能,但却不一定要拥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实体组织。虚拟经营改变了传统的企业扩张途径和规模标准,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再主要以资产和组织规模的大小为衡量的尺度,而是主要以销售额,利润额的多少为衡量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