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前,认真研究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想的价值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道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如何重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农村道德体系存在道德体系内容不完全、社会公德部分缺失、家庭道德和个人品德弱化等问题。应通过采取正人先正己,加强官德建设;扬善惩恶,典型示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搞好普及教育;立规建制,为道德重构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支持等措施来加强农村道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官德”修养是治国从政所必雷,人们呼吁、企盼新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道德体系,而“官德”规范体系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主导,“官德”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我国的道德建设作出努力,为把我国建设在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快建立公正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保障道德体系建设。社会保障道德体系包括社会保障的制度道德和个人道德两个方面。社会保障道德建设滞后,已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瓶颈,加强社会保障道德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社会保障道德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公正、效率、诚信、共济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道德冷漠是指道德主体在面对道德矛盾时道德判断上的不思考或道德行为上的麻木。现如今社会危而不扶、难而不帮、险而不救的事例屡见不鲜,道德冷漠形势日益严峻。道德冷漠症的形成与现代的生活模式、诚信缺失现象、道德赏罚体系的不完善及道德主体责任感的缺失息息相关。对此,应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立健全诚信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全道德赏罚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道德主体应加强道德教育,强化自身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转型期中,社会问题频频出现,社会矛盾也愈显尖锐。道德作为社会群体关系的调节器之一,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道德失范现象凸显,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传统的道德体系面临解体的危险。这种转型时期道德的阵痛表现在社会人们的唯利是图,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轻视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发展。因此,改善社会因转型而带来的道德困境,促进社会和经济良性发展,加强社会的道德体系重构就刻不容缓,应从观念及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法律、制度层面,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迫切需要在坐不安席会内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道德秩序。市场道德秩序不同于市场道德体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良好的市场道德秩序具有以人为本、利益兼顾、社会公正、诚实守信、可持续发展等特征。为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既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也需要广大市场主体提高道德水平,同时也要政府正确的导向。  相似文献   

8.
奉献与索取关系,义利关系以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是我国道德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人们对这几对道德关系出现许多片面认识,甚至将二对立起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时期,必须以新思维、新视角重新认识这几对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9.
青年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指在青年道德建设过程中各个要素,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青年道德建设目的,手段和目标上上科学把握,掌握青年道德的基本规律是开展青年道德建设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要认识和处理好“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把两者结合起来 ,一方面把法治目标内化为道德自觉 ,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的外在手段来推行德治。要认识和处理好思想建设与道德建设的关系 ,以思想建设为基础 ,坚持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 ,同时防止以思想建设代替道德建设 ,努力掌握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律。要认识和处理好党德、政德和民德的关系 ,以党德为根本 ,以政德为关键 ,以民德为基础 ,辩证地推进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道德观念分化,出现了经济秩序规范和经济伦理建设不同步的问题。出现了对传统优秀道德的传承不到位问题,造成传统优秀道德的缺失,传统优秀道德的弘扬,必须通过提炼道德精品供人民群众学习,提高化产品的道德品位,加强经济伦理的理论建设,进行道德普及和道德示范,来弥补传统优秀道德的缺失,实现高尚社会道德对人民群众的浸润。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美好道德的传承与演进,是我国古代无数家庭一代接一代的道德教育与道德示范的结晶。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过程中,家庭道德教育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为现代德育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与遗产。在正在开展的全民道德建设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借鉴古代家庭道德教育方法,对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切实加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国方略。以德治国的关键是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特别是要确立公仆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增强道德义务感。  相似文献   

14.
高校道德教育的文化依托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道德的母体,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价值理性建构功能和德育功能:精神文化为道德和价值观念提供思想资源,物质文化为道德合理性提供依据并创设“场”环境,制度文化为道德的选择、维系与规范提供保证。应当在高校文化背景下构建高校道德“场”,寻找文化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从文化的提升、传承、创新、展现等方面来加强道德教育的文化建构,进而提高德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制度伦理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道德问题。制度伦理有两方面含义制度的道德性和道德的制度化。两者密切联系。我国社会的道德状况说明了传统的强调道德教育的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局限性。制度伦理是道德建设的方向。制度伦理的第一层含义,启发我们进行道德建设时,必须审视现存制度的伦理基础。制度伦理的第二层含义,启发我们实施道德建设时,可以将道德加以制度化。  相似文献   

16.
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道德国情是道德历史演进的沉积物,研究道德国情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基础。只有从文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与道德形成的关系上来分析道德国情,才有利于从本质上把握中国传统道德中主静、内求、中和的内倾性结构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了解中国近代德育理论是深入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实际存在形态与发展主题是把握它的二条有益线索,从前者看,它有德育思想、德育论、德育学等多种形态;而从后者看,它则先后经历了清末公德与私德理论、民初公民道德教育理论及民中期后的训育理论三个内容相对各异的阶段。近一、二十年来,对中国近代德育理论的研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从而也为人们反思与构建新时期学校德育理论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相较近代德育理论本身实际状况而言,已有研究还与之存在不小差距。因此,有必要在认真回顾与总结基础上,进一步将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加强道德建设 ,应从干部道德抓起。本文从加强干部道德建设是搞好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 ,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需要 ,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等几个方面 ,充分说明了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