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虹波 《人力资源》2005,(12):52-53
面试就是一场考试,这毫无疑义。但很多企业的考官不曾意识到:考生不只是那些应聘者。其实,在面试中,考官及其所代表的企业也在接受应聘者的“测试”。对面试环境加以妥善管理,排除面试过程中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面试双方的信息沟通畅通无阻,不仅有助于考官的面试工作顺利进行,而且也有益于向应聘者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2.
面试考官的十大"臭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武 《人力资源》2005,(17):42-45
如果把面试比作考官与应聘者之间的比武,那么面试题目就是考官的一个个招式.如果这些招式不够稳、准、狠,就不能检验出"接招"的应聘者的实力.在十分有限的"过招"时间里,一般的考官常会出很多"臭招",不但不能检验出应聘者的水平,反而会被一些"职业应聘者"弄得晕头转向.  相似文献   

3.
武倩倩 《人力资源》2009,(19):68-69
新一轮的校园招聘序幕即将拉开,但是越来越多"面霸"开始让许多企业头痛不已,甚至许多企业对一直信赖有加的面试也不敢再抱有太高的期望.细究"面霸"之所以"霸",多是因为应聘者深谙面试中印象管理的使用之道.印象管理是一种试图控制他人所获得的信息,影响他人对自己产生印象的行为活动,在面试这种特殊的人际互动中,任何应聘者都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如何与这些"面霸"过招,破解招聘者印象管理,已成为面试考官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孙武 《人力资源》2005,(9):42-45
如果把面试比作考官与应聘者之间的比武,那么面试题目就是考官的一个个招式。如果这些招式不够稳、准、狠、就不能检验出“接招”的应聘者的实力。在十分有限的“过招”时间里,一般的考官常会出很多“臭招”,不但不能检验出应聘者的水平,反而会被一些“职业应聘者”弄得晕头转向。下面就给您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5.
面谈法面试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面试方法,但是面试考官在提问的过程当中经常存在随意性,或者由于缺乏发问的技巧达不到区分应聘者的目的。本文为面试考官提供了一些有效提问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孙武 《人力资源》2005,(15):50-51
面试的过程是考官和应聘者之间的一场较量和对弈,也是潜在的新同事初次展现自己的风采.如何在布置面试考场时尽可能地营造平等和尊重的氛围,如何针对不同的职位特点及招聘目的设计不同的考场环境,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面试中,主考官常常会冷不丁地问起"你的缺点是什么?",对此,不少应聘者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张口结舌,在与考官的面面相觑中,遗憾地告别考场.其实,只要在应聘之前准备一下,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  相似文献   

8.
面试官在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试是企业招聘选拔人员的重要手段,是人员选拔中最传统、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方法。面试考官的素质、能力、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面试的成败。文章从面试考官的选择入手,分析了面试考官在面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面试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孙武 《人力资源》2005,(8):50-51
面试的过程是考官和应聘者之间的一场较量和对弈,也是潜在的新同事初次展现自己的风采。如何在布置面试考场时尽可能地营造平等和尊重的氛围,如何针对不同的职位特点及招聘目的设计不同的考场环境,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野小姐前往一家企业应聘办公室秘书一职,当考官见过她带去的一大堆各种获奖证书时,觉得她的知识层面“很不错”,决定作重点对象来考虑。当时还有几位应聘者在填写表格,考官对李野说:请你到时给我听听电话,我与这几位谈完后,再对你进行具体面试好吗?面对考官的刮目相看,她心里那种乐不可支的劲儿就甭提了,只见她雀跃般坐到考官身边的一张椅子上。一刻钟左右,电话响了,李野抓起电话筒大声  相似文献   

11.
黄渊明 《人力资源》2009,(13):54-56
企业在招聘面试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聘者在面试过程中表现不错,面试官的评价也很高,但是进入企业后,其优势却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也没有创造出预期的绩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面试过程中,没有把应聘者个体的能力优势与组织的价值对接起来,致使其个人能力不能转化为组织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人才对组织的价值,从招聘一开始就要以价值为导向去甄选人才,将人才价值理念贯穿于招聘需求分析、招聘面试评估、招聘人才决策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招聘面试新策略——心理契约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华 《人力资源》2007,(21):26-29
招聘面试是企业获取人力资源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员工对组织的承诺、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结构,及其长远价值的提升,最终影响到企业的业绩和竞争力。因此,如何以企业战略为导向,避开传统招聘面试的弊端,实现企业人力资源质量与数量的平衡、储备与使用的平衡则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方式的弊端传统的招聘面试认为,面试的主体就是面试者,客体就是应聘者,内容就是与岗位职责与规范相关联的题目。这一概念强调的是面试者考察应聘者的手段与方式,忽略了企业和应聘者也是面试的主体。因为,面试的实质是企业和应聘者之间的互相考察,而面试者仅仅处在代理的位置上;没有认识到从企业和应聘者的角度出发,以企业和应聘者现在、未来的合作为内容,反映企业战略特征的重要性。因此,这种传统的招聘面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面试指标不充分,忽视了面试者和应聘者的个人偏好与心理取向等隐性指标;忽视了结构化面试在将评价和比较的背景提升到战略层次时,表现出的功能性缺陷;以及将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面试对立等。因此,要突破传统招聘面试的概念狭隘、指标片面、功能局限、形式僵化的局面,就须以企业战略为导向,从认知和操作上深化对招聘面试的概念、内容和实施策略的认识,以达到通过面试发现优秀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面试中,主考官常常会冷不丁地问起“你的缺点是什么?”,对此,不少应聘者往往无所适从,甚至张口结舌,在与考官的面面相觑中,遗憾地告别考场。其实,只要在应聘之前准备一下,回答这样的问题并不难。  相似文献   

14.
考官——面试促了解研究显示 当同级、下属和上级均参与面试,新任营理者往往会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这并不是简单的所谓民主,它既可以让应聘者对可能的未来同事有初步了解。也可以让参与面试的公司成员更好地评估候选人,同时,新任者能清楚判断自己能否与公司主要成员和睦共事。HR主管Shupert先生就利用甄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总会计师》2009,(3):119-119
银行业招聘面试主要是测试应聘者的运算、数字推理、语言、翻译加上作文。会计、审计面试考核最基本的知识是新准则。面试中,最难的准则如股权、长期股权投资是不会考的。但是38个准则有可能会考、比如,存货、收入的五项确认,你说记不清了,考官会告诉你两项,如果那三项也记不住了就没办法了。所以,基本准则一定要记清楚。  相似文献   

16.
面试中,基于过去的有限经验产生的对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影响考官的判断决策,为了维持刻板的一致性,人们会故意忽视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面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为了探究减弱面试刻板印象影响的方法,本文通过2(刻板刺激:有/无)×2(考官决策方式:直觉性决策/分析性决策)组间因子设计,利用眼动技术模拟教师行为事件面试,探讨了面试中刻板印象影响考官评分偏差的作用机制,以及考官决策方式与刻板印象对考官评分偏差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存在刻板印象实验标的刺激时,考官对刺激的视觉注意更多,考官评分偏差更大,即刻板印象通过视觉注意的中介作用影响考官评分偏差;(2)刻板印象和考官决策方式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实验结论对如何有效削弱刻板印象对面试决策的影响,提高面试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源 《中国新时代》2005,(9):106-107
没有一个经理人是天生就当头儿的,每个人都经过无数的选择和测试。虽然在各种面试中身经百战,但是很多经理人却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考官。很多时候,面试别人也是对自己的考验,面试中的技巧不仅是应试者需要掌握,考官也应具备。《中国新时代》通过对300名经理人的调查,总结了10条非技术性的面试技巧,来帮助经理人在面试中扮演一个出色的考官。  相似文献   

18.
面试是招聘企业与应聘者之间建立关系的方式之一。企业需要通过对应聘者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态度和动机等进行考察,来决定应聘者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而应聘者通过面试,一方面可以  相似文献   

19.
肖睿 《中外企业家》2009,(20):237-238
小组面试,亦称无领导小组讨论,俗称"群面",也常被应聘者戏称为"群殴",是企业招聘中难度较大的一种面试方式。这种面试方式主要考察应聘者在逻辑分析、思维缜密、问题解决、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抗压能力、言语表达、反应速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尤其青睐这种面试,并使其形式和内容日益多样化。求职者面对小组面试的巨大压力和考验,务必在角色上做好定位,并把握适当的策略,才能化险为夷,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20.
无中生有     
有一家外企在招聘人员时,人力资源部经理给五位应聘者出了这样一道考题:每位应聘者需在十分钟内倒一杯热水放到考官的桌上来。五位应聘者一看面试的这间房子里,既没有杯子,也没有热水瓶或净水机,难道让人像魔术师一样来个无中生有的绝技吗?于是,面对这一怪题,五个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十分钟时间到,五名应聘者中只有一人圆满完成了试题交待的任务,还有一人找到了杯子但装的是洗手间的自来水,其他三人莫名其妙地傻站在原地一动未动。完成试题任务的应聘者,是迅速跑到别的办公室,很礼貌地给人家打招呼,讨到一只一次性纸杯,再到饮水机上打满了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