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的5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是吉林市农村信用社赶超系统内先进单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事业腾飞的挑战期、决战期。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超前的意识,扎实的工作,抓住机遇,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快速发展。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团队、一流的业绩、一流的效益,谱写吉林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农信社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产权关系的扭曲和经营机制的不规范,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本文以江西省进贤县农村信用社改革为例,探索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评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基层网点从农村部分撤出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自2003年下半年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展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准确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现状,针对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对策措施,对于发展农村金融以及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赖雪梅 《经济师》2006,(7):249-249
江西作为全国8个改革试点省之一,按照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部署,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行业管理机构———省联社。省联社成立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而以“当期业绩决定薪酬,长期业绩决定升迁”为原则的薪酬制度改革以全新的姿态预示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文章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赵瑞民  郑曦卿 《经济师》2006,(1):138-138
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指出:农村信用社最终要实现四大目标,即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增强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目标,真正成为独立法人;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实现这四大目标,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迎难而上。1.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产权明晰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众所周知,完善…  相似文献   

6.
2006年,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一年。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工作主题是“规范经营、提高效益”。效益是对农村信用社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改革的进程和效果.还是“十一五”期间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效益都起到决定性作用。200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轧差盈余3.5亿元,这是历史上的突破。但全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信用社仍处于亏损状态,消化历史包袱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7.
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适应了农村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农村信用社内在发展的要求。但是,股份制改革并非是制度变迁的全部。因此,必需以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的起点,深化相关改革,调整有关政策,实现新的制度均衡,才能促进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6,(6)
为保障农村信用社改制农村商业银行改革目标实现,文章以河北省临西县联社为例,就加快各项业务发展、实现改革监管指标、夯实经营基础、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内部管理已成为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此,农村信用社应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和管理机制,以适应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选择八个省(市)进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这是农村信用社成立50多年来,第一次实行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吉林省作为第一批改革试点省,全省农村信用社已经经历了两年的改革历程。在这场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不仅关系到农村信用社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也关系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终成效。《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  相似文献   

11.
自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逐步加强,经营状况开始明显好转,支农服务能力有了新的提高。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问题仍十分突出,既面临着外部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更存在内部大量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风险,这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农村信用社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县域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则祥  韩颖慧 《经济师》2003,(12):218-218,220
县域金融的“真空”已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文章从县域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 ,提出农村信用社是县域金融的主要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县域金融的发展程度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头戏” ,是发展县域金融的关键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采用“权力下放 ,多元模式并存”的改革思路 ,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务实奋进精益求精──改革发展中的安徽省来安县双塘农村信用社朱成龙,李克荣,朱成山双塘信用社地处安徽省来安县西郊,现有职工16人。该社在金融改革中,抓住机遇,争优创先,争创一流,各项业务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1996年末各项存款余额已达1200万元,比...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唯一一个直接服务于"三农"的正规金融机构,它对我国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入,但作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明显滞后,本文欲通过产权视角来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6,(9)
农村信用社作为相对比较独立的经济组织,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服务方面还具有比较大的进步空间。为了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方式,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提供法律上的保障。因此需要加强对经济法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研究,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金融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和国民经济全局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正确处理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三农"发展的关系,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从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来看,加快农村金融立法工作,急需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深化改革中应当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的合作金融法,将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置于法律预先确定的框架中,一方面可以使相关的利益主体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村信用社明确其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规范其经营管理行为,以便更好地完善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并使相关制度法律化。  相似文献   

17.
倪育新  李卫东 《经济师》1997,(12):83-83
股金占有比例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真正意义合作制的重要标志●倪育新李卫东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转向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改革的核心是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由社员入股、由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蔡则祥 《经济问题》2001,(3):13-15,46
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案是一种强制性的强度安排,存在诸多缺陷;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革农村信用社忽视了合作金融的国际变化趋势,同时,也脱离了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实际。因此,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市场导向原则进行,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从发展趋势看,地方性、股份制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都是在行政部门或是国家银行的领导和监督下展开工作的,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运营存在着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等不足。在当前支农金融逐步萎缩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就目前来讲,实施商业银行模式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9)
文章针对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的改革行为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商业银行的原因与农村信用社商业银行的改革特点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将服务"三农"作为发展目标以及进一步完善农村银行的治理结构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