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崇莲 《发展》2009,(10):75-75
一、人格智能的概念 人格智能是人类智能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表现为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两种形式。所谓人际智力,是一个人能敏感地觉察和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志及体验的能力。而内省智力指有自我认识的自我感,并能据此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对自身情绪状态和个性特点的了解以及自律、自知、自尊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阐述情绪智力、自我妨碍定义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情绪智力与自我妨碍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主张应深入纵向研究,结合横向研究,加强理论模式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3.
据媒体介绍,在1996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克尔曼提出情商(EQ)这一慨念不久,同是哈佛大学的精神病专家罗伯特·科尔斯教授在他的专著《孩童的MQ》中又提出了“德商”这一新的术语。科尔斯认为,作为人的个体最为重要的生存能力之一,情商(主要包括人的情绪的自我认知、情绪的自我控制自我鞭策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移情及其适度的反应与应变能力),它要胜于智商──知识和智力,然而,德商──品格和德行要更胜于情感和智力①。稍作比较即可发现,科尔斯的这一理论,其实与我们所说的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共同的、相通的…  相似文献   

4.
刘芳 《黑河学刊》2011,(3):114-115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承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与智商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可概括为五个核心因素:认识自身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人际交往。高智商并不意味着在生活和事业中一定能获得成功,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于一个人能否取得生活和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其作用要超过智商水平。  相似文献   

5.
创新行为的产生不仅受组织氛围的影响,也与个体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142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构建了情绪智力、创新氛围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揭示了大学生创新行为与情绪智力、创新氛围存在以下关系: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其中情绪智力中自我情绪的认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与评价和情绪控制对创新构想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他人情绪的识别与评价和情绪利用对创新构想的执行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创新氛围对创新构想的产生和执行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创新氛围调节了情绪智力变量中情绪控制对创新构想的产生以及情绪利用对创新构想的执行作用。上述结论说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行为,要关注对策的针对性;将创新氛围塑造和个体情绪智力培养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苏曼 《中国集体经济》2008,(18):102-103
文章以347名国有企业员工被试为样本,检验了情绪智力对绩效的影响。文章运用了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员工的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对绩效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和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存在着演员的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演员有着自身真实的情绪、情感体验和动作表情,另一方面由于舞台表演和剧情发展的需要,还要根据所塑造的人物的特点,从舞台角色的角度构筑另外一套情绪情感及神态动作等等,展现在观众面前。对于话剧演员来说,能否正确处理表演过程中的自我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将是决定表演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赵赛男 《魅力中国》2013,(26):237-237
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人的成功有20%依赖于智商,80%依赖人的情商。情商是情绪或情感性因素的总和,被统称为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对人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本文对体育教学中情绪智力的作用与培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酒店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由于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付出情绪劳动导致酒店员工离职率偏高,以大学生为主的实习生成为了酒店员工的重要群体。本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构建以组织自尊为中介变量,组织支持感与情绪劳动的关系模型,综合考量和探讨酒店实习生在工作过程中个人与组织因素对其情绪劳动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对情绪劳动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组织支持感、组织自尊越高,酒店实习生越倾向于采用深层行为,组织自尊在二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基于此,酒店在管理实习生过程中应着重提升组织自尊感,重视其情绪劳动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龚素芳 《华东经济管理》2014,28(10):120-127
情绪智力作为独立于智商、人格之外的重要个人特质,可能对个体的心理因素,如工作压力发挥影响;不当督导与情绪智力及工作压力的紧密联系值得关注。文章着重探讨领导及下属双方的情绪智力对不当督导可能具有的影响,以及下属情绪智力在不当督导进一步引发工作压力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通过对215对领导-下属配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领导情绪智力对下属感知的不当督导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下属感知不当督导程度越高,工作压力越大;不当督导在领导情绪智力与下属工作压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下属情绪智力越低,领导情绪智力与不当督导之间的关系越强。下属情绪智力越低,工作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1.
王益明  孙晓龙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39-142
文章对近年来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依据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工作绩效的划分,综述了情绪智力与管理者工作绩效、员工工作绩效、团队工作绩效的关系,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五个方向:对情绪智力定义与结构的研究、情绪智力与关系绩效关系的研究、情绪智力影响工作绩效机理的研究、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情感智力又称为情商(EQ),是一个人重要的核心心理素质,既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资源,又是人身心健康的标志性品质。由于我国的教育国情是偏重智力开发,忽视情感培养,以致学生情感智力水平较低。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他们的情感智力,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相似文献   

14.
罗新红 《黑河学刊》2012,(4):115+117-115,117
心理学研究表明:异性交往有助于情感互慰,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异性交往是人类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的异性交往有利于中职生情绪情感的稳定发展,增进心理健康;有利于建立清晰的自我感知,形成完美人格,有利于促进中职生社会化进程,为早日成为应用型人才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张娟 《新西部(上)》2007,(9X):244-244,250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疏导。  相似文献   

16.
情商就是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简单的说就是人适应环境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生活在有情感的群体之中,有情感的社会之中,情商的高低决定着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智商是指个人智力水平的数量化指标,包含人的智力和各种能力,是人进行学习、工作、发明创造的智慧和能力.智商是人的生活、工作、生存的能力保障,智商的高低会影响人的生存质量和工作效益.  相似文献   

17.
姚丽花 《魅力中国》2013,(11):210-210
关爱情感活动是小学生快乐情绪的体验,关爱情感是人类的正性情绪状态。从当今小学生发展状况来看,由于家家都是独生子女,致使许多小学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出现了一些不良情绪情感。如:接受他人关心多,主动关爱他人少等。本论文主要阐述了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小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利用语言活动的多种教育模式,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引发小学生情感共鸣;开展丰富多采的主题讨论活动,将关爱情感内化为自身的情感认识;运用阅读和书写的技能,激发小学生的关爱行为;及通过语言交流为小学生提供关爱他人的交往机会等手段。帮助小学生将良好情感内化,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情感是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速度和质量与其认识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鲁阳 《魅力中国》2011,(12):162-162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二种心理形式: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只有人才会有情感;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而音乐是用旋律书写的艺术作品,表达的正是欢乐、喜悦、彷徨、忧愁、愤怒、激情、沧桑、坚强、希望等各种情绪和情感。因此要解读人的心理必须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将情绪与情感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传统教学中那种把学生当作无情无感、机械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被逐步摒弃,教学过程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认识过程,而越来越重视激发并参与学生认识活动的其他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情感因素。关于情绪、情感与教学的关系问题,近年来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情感的功能及其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和作用方面。但情感的产生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受认知的“折射”而出现,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这个认识过程本身对于学生情绪、情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决定性,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