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信息时代和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们愿意用更多元的视角来接受信息,开始逐渐习惯用自己的方式从海量的互联网信息中寻找需要的信息.信息受众正在向互联网转移,对电视、报刊和人际信息渠道的依赖逐渐减少.多项实地调查表明,互联网已超过传统媒介而成为人们获取旅游信息的首选媒介,旅游者出游前在网站、论坛等网络媒体获取旅游信息的比例已经占到一半左右,互联网上的信息对于旅游者决策目的地的选择以及推荐等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影响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使得通过商业信息服务的渠道获取人们的行为数据变得具有可行性,而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以及在人群中比例的不断上升使得通过信息服务渠道获取的行为数据越来越具有普遍意义.以我国网民数量和手机用户数量为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达到5.13亿;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则已经达到了10亿规模.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官网公布的2010年2月末的用户数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用户数量在2月升至1.323亿户,包括4115万的3G用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达到6.614亿户,包括5658万3G用户.  相似文献   

3.
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杨丽 《旅游学刊》2001,16(6):40-42
旅游电子商务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是旅游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信息服务和在线支付能力有限,网络营销还仅仅是一种时尚,消费者的培育、旅游电子商务环境的成熟和政策法规的建设等等都还是亟待在发展中解决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旅游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大环境,以赶上信息时代的大潮.旅游企业与旅游网站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电子商务的现代经营方式与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沈和江 《旅游学刊》2007,22(6):10-11
旅游业是最适合信息化经营的产业,对网络具有先天的适应性.因此,网络旅游成为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网络与旅游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自然.据统计,截止到2005年2月,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到了11100万,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了4950万台.  相似文献   

5.
旅游网络交易欺诈类型与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洋洋  白凯 《旅游学刊》2015,30(2):90-100
以网络预订为主的旅游在线交易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选择,然而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欺诈问题也层出不穷,成为旅游网络交易发展的一大障碍.学界关于网络欺诈的研究仍相对少见,基于此,文章以旅游网络交易欺诈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筛选了530例旅游网络交易欺诈事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旅游网络交易欺诈贯穿于交易链的整个过程,主要类型可以归纳为信息欺诈、网站欺诈、诱饵欺诈、服务欺诈和信心欺诈5大类.其中,交易前以霸王条款为主的信息欺诈最为典型,而交易中的主要欺诈体现为服务保证虚假,交易后则以不兑现承诺的信心欺诈为主,由此总结出旅游网络交易欺诈的过程,并对如何预防旅游网络交易欺诈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志宏 《旅游学刊》2000,15(1):33-37
顾客意见信息的有效获取,对于旅游饭店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满足并超越顾客需求,从而达到顾客满意的经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践与体会,借鉴市场调研的相关原理与方法,给出了旅游饭店获取顾客意见信息的主要渠道,并针对各类渠道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优劣分析,探讨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同渠道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陈晔  李天元  赵帆 《旅游学刊》2014,29(10):31-41
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所使用的官方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渠道构成了旅游者接触目的地的网络界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主要包含信息价值、友好性和交互性3个要素。为探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旅游者体验与目的地品牌形象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的3个要素通过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中介因素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感知,但信息价值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对旅游目的地优化网络界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旅游经历的丰富程度提高和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自助出游,估计目前已经达到或超过70%。2010年我国出游量达到21亿人次,那么就有近15亿人次游客是自助出游。这些散客需要自己收集旅游信息、规划旅游行程、预订各种票务,而这些信息散落在各个旅游局、电子商  相似文献   

9.
《山西旅游》2006,(2):11-11
“十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发展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虽遭2003年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但经各级旅游部门两年多的奋力拼搏,使旅游业走出低谷,强劲发展,三大市场成就凸显。2005年。我省实现旅游总收入291.9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39%。相当于全省GDP的7.09%,比2000年4.96%增长了2.13%。其中,接待海外旅游421458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50%,位居全国第23位,在全国前进了3个位次;旅游创汇11622.03万美元;国内旅游接待6544.98万人次;“十五”时期,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781.15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30.58%;海外旅游接待1279085人次,年均递增20.82%;创汇36803.24万美元,年均递增18.24%;国内旅游接待23483.89万人次,年均递增16.85%;国内旅游收入累计实现750.17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31.08%。2005年新增各类旅游企业461个。新增城乡就业岗位8681个。全省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已达93.3万人。占全省就业总数的6.32%。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省旅游局被省政府评为完成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被省直明委评为明单位,被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连续三年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200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于2009年4月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杜江出席年会并致辞。我国著名旅游学者、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顾问申葆嘉,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生态学家李文华,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中国旅游协会名誉副会长程文栋,国家旅游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自然科学基金委、  相似文献   

11.
1994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繁荣兴旺,呈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全年国内旅游总人数达到4.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9.8%,回笼货币9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占我国1993年旅游业直接产出的61%。我国旅游业已形成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平分秋色,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海燕 《山西旅游》2006,(1):26-26
2005年,我国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实现全面增长。据预测,全面入境旅游人数可达1.2亿人次,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4680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约10%和12%,分别比“九五”末期增长44%和50%: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2亿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10%,比“九五”末期增长63%;出境旅游可达3100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7.5%:全年国内旅游收入达5286亿元人民币,国际旅游收入达到292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2%和13%,比“九五”末期分别增长66%和80%:  相似文献   

13.
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发展轨迹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28处增加到2800处;西部地区森林公园比例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其森林旅游收入份额将逐步提高;森林公园接待游客量和直接森林旅游收入将以20%左右的年增长率递增,到2010年,将分别超过4亿人次和200亿元;森林旅游业在全国旅游业发展中的比重将逐步提高,到2010年,年游客量和综合旅游产值占全国旅游业的比重将分别达到19%和13%左右.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休闲计划在百姓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旅游人次增长速度加快,人均消费也在逐年提高.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提供资料表明,2016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大众旅游时代的市场基础更加厚实,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经济和社会效应更加明显,旅游业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内旅游44.4亿人次,增长11.0%;入出境旅游2.6亿人次,增长3.9%;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增长13.6%,人均出游次数为3.5次.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旅游业在创新发展中继续领跑经济增长.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向日常休闲回归,差异化游憩环境逐渐成为休闲的手段.休闲需求进入越来越多百姓的日常生活,国内旅游需求旺盛.预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8.80亿人次,同比增长10.0%,人均出游次数将达到4.5次.  相似文献   

15.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3,18(5):10-14
在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中,云南省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可谓异军突起。它拥有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收入连续7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水平;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去年为130多万,在全国列第8位;旅游外汇收入4.1亿,列第9位,旅游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龙头地位;全省旅游收入在其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2.8%。“彩云之南”的云南堪称为一个真正的“旅游王国”。凡是去过云南旅游的人,都对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在苛刻的专业人士的眼光之下也是如此。云南旅游的成功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市场推广、旅游企业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思路值得借鉴?本刊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对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博士生导师罗明义先生进行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6.
《旅游学刊》2011,(5):83-83
4月23~24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携程旅行网协办的"2011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出席年会并致辞。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业界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年会。年会发布了2011年国家旅游局省部级科研课题立项结果及2010年中国优秀旅游学术成果奖。  相似文献   

17.
2009中国旅游科学年会将于2009年4月26日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该年会由国家旅游局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由携程旅行网独家赞助,并由搜狐旅游频道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史瑞应 《旅游学刊》2022,37(1):15-17
改革开放以来,历经40年的栉风沐雨,我国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伴随旅游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旅游业已逐渐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的有力抓手,体育旅游业市场总产值在旅游产业总量中占比逐年提升,对拉动旅游消费需求和丰富供给的作用逐年增强,预计体育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体育旅游总消费将达到10000亿元。  相似文献   

19.
城市     
丽江投资30亿元打造高原秘境女儿国一项总投资达30亿元人民币的旅游项目——打造高原秘境女儿国,正在云南省丽江市进行。为了加快泸沽湖的旅游开发,云南省早在2006年初就将女儿国旅游小镇项目作为该省旅游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立中西部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旅游业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和接替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160.72亿元人民币,比2002年同期增长27.02%,完成年计划的105.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