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中小企业》2011,(4):90-92
5月1日起禁用面粉增白剂 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公告,自今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和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也不得生产、销售面粉增白剂。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麦粉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大都添加了面粉增白剂。面粉增白剂即过氧化苯甲酰,适量添加对面粉既可增白、促进熟化,又可防腐、防霉,能大大改善面粉的加工性能和储藏性。但有些企业为了增加销售量,在面粉中过量添加面粉增白剂,这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国《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3.
面粉     
张建学 《质量跟踪》2001,12(12):14-15
通常使用的添加剂有三大类:即增白剂、品质改良剂、营养强化剂. A、增白剂 这是面粉中最常用的添加剂.增白剂中主要使用的是一种叫做过氧化苯甲酰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上处在"瘦肉精"危机中的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并称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据2011年4月1日《新京报》消息)这是一场卧薪尝胆的大会,万名职工和经销商激动地喊起了"双汇万岁"的口号,我却以为还是喊"质量万岁"为好,因为双汇之失,失在质量之上。质量要是重整旗鼓,就是不喊万岁,企业也有泰山之稳。  相似文献   

5.
昨日,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央视报道,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新京报》2011年3月16日)多年来,农业部一直将"瘦肉精"监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大米、面粉专项打假活动的通知》要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质量技术监督局近两年对小麦粉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以下简称增白剂)情况进行了监督抽查。经查在生产和批发销售环节抽取的25家企业、25个品牌的小麦粉,加入增白剂的21个品牌,占抽样数的84%。且过量使用增白剂的现象比较严重。然而在这21家加入增白剂的小麦粉标签上却没有家据实标出。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明确规定:“除单一配料的食品外,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明配料表”。即使是复合配料,“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必须标出”。“…  相似文献   

7.
面食是许多人的主食,消费者在购买面粉时,可以用看、闻、捏、捻四个方法来识别其真假。 看 第一,看包装上是否标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内容,尽量选用标明不加增白剂的面粉。第二,看包装封口是否拆开使用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7日,2007年广西质量兴市(县)研讨会暨经验交流会在宾阳县召开,宾阳及"宾阳制造"这两个名词再次引起外界的关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精明的宾阳人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得心应手,皮革、服装、陶瓷、纸品、小五金等优势产品迅速在宾阳崛起。出于原始积累的需要,有的宾阳人急功近利,开始玩起小聪明——制假、售假。一时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这个百年商埠。制假售假为不法商贩带来滚滚财源的同时,也给宾阳人"挣"来了"假货"的黑帽。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是:其一,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不得大于75个PPM(百分之一),我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1996年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允许添加的最大剂量为60个PPM。但至今仍有许多厂家不按有关标准而任意添加增白剂,有些厂家面粉增白剂的最高使用量竟达到100个PPM。与此同时,由于此类增白剂在面粉中不可能分散得十分均匀,致使部分增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严重超标。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抽检了94种面粉,结果只有13种没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江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近期抽检发现,江西…  相似文献   

10.
要想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健康面粉,面粉中合理使用添加剂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面粉生产过程中,由于气温、水分和湿度高低的变化,小麦的生命呼吸也会产生变化,这会促使增白剂的使用产生不稳定状态。因此在生产面粉中使用增白添加剂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一个问题关系到我国一大半居民的饮食安全问题,那就是"面粉增白剂"是否需要被禁用问题,但这一问题似乎一直被"有意无意"地拖延着。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这再次引来业界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把面粉整顿工作作为全年三项重点整顿工作之一,全面加强对面粉市场的监管力度。针对面粉增白剂超量添加这一突出问题,拆除了230台增白剂添加装置,有效保证了全市面粉质量的安全可靠。目前,全市涌现出了夏县顺天制粉有限公司等许多质量稳定、可靠的面粉生产企业。运城市场的面粉质量已经明显提高,全市不合格面粉下降了20%左右,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和质量意识增强,开始明确要求购买不含增白剂的面粉。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健康,最近,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科学、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面粉监督抽查活动,共抽取面粉样品106个。从检验结果看,面粉质量虽然比原来要好些,但整体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所抽取的106个面粉样品中,合格面粉47个,不合格面粉59个。其中增白剂、水份两项不合格者13个,增白剂一项不合格者31个,水份一项不合格者15个。 最近,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面粉市场进行了一次抽样检验,为了规范市场、扶优治劣、引导消费、服务企业,现将抽检结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馒头是人们生活中常见、常吃的食品。大多数人为了省时方便都到市场上去买,一般消费者选择馒头的标准就是一个“白”字。加工者为迎合消费者对白度的偏爱,蒸出的馒头也越来越白。这样的馒头看起来舒心,但吃着放心吗? 馒头的主要成份是小麦粉,小麦粉的加工精度越高颜色越白,但因面粉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故正常色泽为乳白色。但一些加工者为了提高面粉的白度,在小麦粉中超剂量加入增白剂,这样白度提高了,蒸出的馒头的确很白,但带给消费者的却是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增白剂,学名为过氧化苯甲酰,是一种面粉改良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苯甲酰(即小麦粉增白剂)是一种在化工行业广泛使用的氧化剂,是我国允许在面粉中限量使用的添加剂。作为一种小麦粉改良剂,它可以抑制小麦粉中一些酶的作用及  相似文献   

15.
<正>增白剂的存废被指代表不同的商业利益。而每天都要食用面粉的广大消费者,却始终是决策的缺席者。白度是面粉及其制品的重要指标,面粉加工精度越高颜色越白,但因面粉中含有类胡萝卜素等物质,故正常色泽多呈乳白色或乳黄色。长期以来,在面粉加工过程中一般都会添加一种叫做"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增白  相似文献   

16.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白馒头、银耳,看似雪白,但白得使人生疑,有些是使用了违禁增白剂——硫磺或甲醛合次硫酸氢钠,使用了这些增白剂或添加剂,可使馒头增白、外观色白  相似文献   

17.
面粉越来越白,质量越来越差!近日,安徽省质监局对市场检查的结果表明:安徽省面粉合格率仅为35.2%。据了解,正常面粉因含有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呈白黑透黄或微黄色,但部分生产企业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违反国家规定过量添加增白剂。而增白剂是一种化工产品,含有微量的砷和铅,有微毒。将其加入面粉后经水解生成活性氧和苯甲酸,活性氧可破坏面粉中的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天然色素,以达到面粉增白的目的,但在增白的同时也损失了面粉的营养成份。此外,残留的苯甲酸随面粉制成的食品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肝脏解毒,长期大量的苯…  相似文献   

18.
大多时候,食品添加剂无辜,是替非法、滥用行为"背了黑锅"。眼下,社会上对食品添加剂大加"声讨",很多人认为它真不是个好东西!我以为,"好"或"坏"的结论,先别忙着下。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在购买粮食制品时应注意选择可信赖的商家和知名粮食品牌,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就目前时有发生的粮食污染问题对消费者发出的忠告。 中消协特别提醒:不要一味认为面粉越白越好,面条和米粉越筋道越好。要提高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拒购被污染的粮食。从色泽上看,未增白面粉和面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使用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或惨白色;从气味上辨别,未增白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消费要注意选择品牌 粮食污染对消费者造成严重威胁@钟欣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在购买粮食制品时应注意选择可信赖的商家和知名粮食品牌,这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就目前时有发生的粮食污染问题对消费者发出的忠告。中消协特别提醒:不要一味认为面粉越白越好,面条和米粉越筋道越好。要对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拒购被污染的粮食。从色泽上看,未增白面粉的面制品为乳白色或微黄本色,使用增白剂的面粉及其制品呈雪白或惨白色;从气味上辨别,未增白面粉有一股面粉固有的清香气味,而使用增白剂的面粉淡而无味,甚至带有少许化学药品味。粮食污染对消费者造成严重威胁 消费要注意选择品牌@钟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