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齐小琳 《企业导报》2014,(20):118+115-118
本文主要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中的逃税动机、个人利益动机、商业贷款及商业保护动机为切入点,对债权人、投资者、市场经济及企业利益分配等经济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可能出于"蓄水池"动机,也可能出于"替代"动机,公司战略会影响金融资产持有动机,从而影响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在经济政策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不同战略公司对金融资产的调整也存在差异。文章利用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战略特征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战略对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显著影响,激进的公司战略下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更高,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时,战略激进的公司会进一步增加金融资产配置。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激进的企业主要出于"蓄水池"动机,而非"替代"动机。  相似文献   

3.
房地产业具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重特征,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本的过度吸纳、基于投机动机期房购买的过度膨胀以及房价收入比的居高不下。房地产经济虚拟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对房地产资本投资利得对冲的制度缺失以及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预期,促成了房地产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换。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定位于"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功能,实施健康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4.
管理的欲望行为科学认为,一般来说,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就形成了人的行动的动机,人的行为受到动机的支配,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为目的。在某种意义上,动机是一种对象化了的需要。当需要以兴趣、目的、愿望或意向等形式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激起人的活动时,就构成了人活动的动机。而人的需要综合了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是驱使人行动的主要动因。当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发展等现实情况,都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发挥自身才干创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具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重特征,中国房地产经济的虚拟性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本的过度吸纳、基于投机动机期房购买的过度膨胀以及房价收入比的居高不下。房地产经济虚拟性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对房地产资本投资利得对冲的制度缺失以及整个社会对城镇化发展的高度预期,促成了房地产经济由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转换。房地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定位于"房子是用来住的"基本功能,实施健康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和房地产业发展的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6.
包秀芬  谢源 《财会通讯》2021,(14):72-75
文章选取2010—2018年存在商誉减值的A股上市公司,分析了业绩下滑因素和盈余管理动机对企业发生大规模商誉减值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提高能否抑制企业大规模商誉减值.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对企业发生大规模商誉减值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财务"大洗澡"动机会提高企业大规模商誉减值的概率,说明企业大规模商誉减值主要受管理者财务"大洗澡"动机驱使.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能有效遏制企业大规模商誉减值的财务"大洗澡"动机.  相似文献   

7.
激励通俗地讲,就是激发鼓励,通过激励去引发和强化人们的某种需要,主要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一个人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总是要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一般讲,人的需要可以大致分为三类,即物质的需要、精神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满足人们的需要,强化人们动机的有效方法,只要掌握好激励这种"杠杆"的作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好的调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研究人的本性、人的动机、人的需要、人的素质等,也就是要有一个人的本性假设理论。可  相似文献   

9.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在制造业名城浙江永康调研发现,当地政府以振兴实业为支点,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业兴市"成为当地显著的经济符号。在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困难条件下,当前中国经济最需要的是"稳中求进",而这显然需要各级政府发挥在市场机制下的"制导"作用,既引导企业、市场的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的发展是存在阶段性的,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并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正如人的生长发育一般,既存在快速长身体的青少年时期,也存在身体不再长高、人生阅历开始积累的中青年时期。国际上追赶型国家往往经历低收入陷阱、工业化快速增长、中等收入陷阱、后工业化发展、高收入陷阱等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中青年的"外向型"增长时期向中青年"内涵型"增长时期的转变,正经历着从工业化高速增长向后工业化中速增长的过渡阶段,需要渡过"中等收入陷阱"。不论是"低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还是"高收入陷阱",都是经济增长、社会运行的系统切换,是质变。  相似文献   

11.
在自由经济的语境中反思“行为财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步于八十年代后期的行为财务学被誉为财务学领域里的“显学”,但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无论在理论层面、应用层面,还是在观念层面都需要作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运用自由经济原理,将“行为财务学”的理论大厦构筑在政治哲学、知识论和经济学的基础上,使其理论基石更加坚固;本文跳出“行为财务学”仅仅对金融市场上行为主体考量的局限,拓展到对企业财务理念、公司制度等方面的考察,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宽泛;同时还批判了“行为财务学”将“人”作为实验品的做法,在全面研究“行为财务学”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从“以人为本”的思想出发,鲜明地提出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本财务学”的思想,以此将“行为财务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运输行业是能源消耗大户,运输业使用的燃料所释放的气体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在保证正常运量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运输的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是我们需要共同面临的课题。文中从低碳经济的本质出发,分析我国发展绿色运输的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实现绿色运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特色经济与集群经济现在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两个彰显的概念,二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特色经济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的质,而集群经济反映的是城市经济的量.没有特色的城市经济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没有集群的特色经济则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就微乎其微.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经济单元.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通过将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馈式循环过程,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中,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非常严重,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事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马维强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100-101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西化"、"美国化"和"去政治化"、"普世化"两种消极倾向,有选择地吸收西方相关思想理论和以我国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方法,明确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价值取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城市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城市中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协调状况,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deals with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Poland. The accompanying pherlomenon is an escalating wave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 They take on different legal forms. The most popula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emerge in the private, the cooperative, and the state sectors, and often across these sectors. These developments give rise to new interest groups which generally support a market reform.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market oriented sector and the administered sector become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state. In the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sector is analyzed with the use of measures relating to the proportion of revenues from the private sector in the total state budget revenues.  相似文献   

18.
集聚经济有很多潜在的源泉,其中一些已被马歇尔所提出,包括知识外溢、劳动力市场蓄水池和投入品共享等。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国内市场效应、消费经济性和寻租相继进入了经济学家的视野。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究,全面揭示了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趋势,并在最后的结论中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symmetry in the response of GDP to tax shocks before and after 1980 as first noted in Romer and Romer (2010). I find that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why output responds more strongly to tax shocks before 1980 than after. First, a greater sensitivity of the effect of tax shocks on output to the state of the economy before 1980 explains about half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eriods. Second, before 1980 the effect of tax shocks on households is indirect and lowers total personal income and nondurable goods consumption. After 1980 tax shocks affect personal tax payments directly, causing disposable income and savings to change. This finding affirms Romer and Romer’s hypothesis that households are more likely to consumption smooth. However, I find that households after 1980 consumption smooth in response to a change in their direct tax burden not, as Romer and Romer posit, because they have greater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