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成为促进企业新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抚顺石化公司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是以炼化装置检维修为主的技术服务企业。伴随炼化装置大型化、智能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对炼化装置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重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实干兴邦,需要在全社会弘扬和学习先进模范精神、工匠精神,焕发更多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激情。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加快和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广西电力行业迫切需要每一个劳动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近日,广西电网公司等企业先后召开表彰会,树典型,鼓干劲,激励广大劳动者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助力企业发展,创造属于电力行业的自豪和光荣。先进模范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广大劳动者的先进代表,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扩大出口、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纺织行业推出20位"中国纺织大工匠",中国纺织产业大国工匠建设任重道远。中国纺织工业在加快发展科技硬实力的同时,实现十九大报告"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的要求和响应G20杭州峰会《二十国集团促进高质量学徒制倡议》的号召,采取政府制定纺织行业培育大国工匠立法、行业制定现代学徒制和岗位大国工匠训练标准、院校成为现代学徒制培育纺织大国工匠的主力军、企业设立大国工匠培训师、院校和纺织企业实现双师共育模式,以现代学徒制作为培育众多的纺织大国工匠教育的基础,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精工细做、精益求精的强有力的大国工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云和县供电公司创新提出"以匠育匠、工匠文化"的理念,积极开展"工匠精神"工程,探求工匠模范、工匠精神、工匠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凝聚创业活力、进取动力、发展合力的有效途径,发挥工匠力量落实企业战略部署、推动持续发展、保障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倡导、弘扬"工匠精神",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南方电网公司举办了首届十大"南网工匠"颁奖礼。"让工匠精神成为每个职工的主流意识和精神坐标。"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在首届南网工匠表彰大会的致辞中号召全网干部员工要弘扬工匠精神,在创建"两精两优、国际一流"电网企业中再立新功。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通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大力实施员工能力提升工程,营造人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舆论氛围,培育出一大批深扎一线、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首届十大"南网工匠"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本期"南网工匠"专题对相关人物的事迹做了报道(其中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部现场管理专责李辉已在我刊今年2月"大国工匠"专题中有所反映,本期不再赘述),以达到宣传榜样、肯定榜样、学习榜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多年来,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推动下,"以诚信赢得市场、以质量获取效益"已成为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恪守的准则,"坚持质量第一"已成为建筑行业改革的核心价值导向。本文分别从国家政策保障、全生命周期管理、"大国工匠"精神培育、高新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这为中国电力建设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以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人才为导向,从培育机制、全员素质提升、人才选拔方式、资源体系建设和协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入手,为电力企业择优培育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勇于创新、贡献突出"的工匠型人才,形成良好人才培育氛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体现现代企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首要因素。培育选树具有真才实学、专业上"一锤定音"的技能型工匠人才是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改革水平的重  相似文献   

8.
<正>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到社会、小到企业,都要为技能人才安于岗位、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建立良好的政策机制、制度保障以及文化生态。古往今来,中国的陶瓷、丝绸、玉器等工艺名扬四海,鲁班、李冰、蔡伦等巧匠灿若繁星,作为专门领域、工艺专长的技能人才,他们的一件件传世之作无不彰显着一种共同的精神气质——追求卓越的执着、精益求精的品质、用户至上的理念,这种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铸就了中华灿烂文明。然而,当说起现代的"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却是德国和日本。在德国,政府部门、企业、院校和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将"数字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工匠精神由内而外的滋养和提升功能,内化工匠精神,将"数字工匠精神"厚植于创新创业教育各个层面,形成"以数字工匠精神为引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简称"三全育匠"),以适应数字经济催生的创业机遇,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涵盖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职业精神,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具体地说,是诚信敬业、质量第一的职业操守;是天工开物、推陈出新的开拓精神;是专注于事、滴水穿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中国制造2025"需要专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在中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工匠精神",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态度、精神理念,让他们的职业行为富有工匠精神,成为"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后,"工匠精神"这四个字这段时间已成为高频流行词汇,频频见诸于政府文件、领导讲话、媒体报道、专家发言和百姓声音,甚至是商家的广告文案,可以说是"深入人心"。培育工匠精神之所以能够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共鸣并迅速达成共识,是因为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既是高层决策的施政所向,又是百姓期盼的民之所望。  相似文献   

13.
走心,是工匠精神的一种表现.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中国的制造业要改变低端跑量、粗放增长的现状,亟需工匠精神这样一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专心致志的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内部审计与现代内部审计之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内部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已十分成熟。内部审计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已初步形成,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已成为企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因而,找出我国内部审计与现代内部审计的差距,对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的培育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入培育工匠精神,为广大职工搭建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动员广大员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历练职业品质,加快打造一支与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品质领军人才队伍,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的培育目前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入培育工匠精神,为广大职工搭建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动员广大员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历练职业品质,加快打造一支与公司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品质领军人才队伍,为公司和电网发展注入  相似文献   

17.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也融入了不断创新、用户至上的时代要求。工匠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8.
培养工匠精神这一提议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开发了新路线、新方向。高职院校要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企业展开专业性合作来增强实训教学活动的意义,展开工匠精神的实地教育活动,还要把教学实训作为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之一,抓好学生基本功训练,从多方面、多角度渗透匠心匠德,提升教学质量,为打造"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输送新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以价值观和信仰体系为特征的文化形象,是企业的核心灵魂和精神支柱。历经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国有企业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成为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传统优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求,  相似文献   

20.
匠心·安徽     
<正>自古以来,工匠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各个生产领域,以一技之长推动着社会的演进和变革。时至今日,"匠"之一字早已不再单纯指某一行业的翘楚,而是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那些专注于某一领域、针对这一领域的研发或生产加工过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专业技能人士,方可被称为工匠。"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工匠精神"。在经济稳步发展、电力建设领域正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