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36):234-235
国家高度重视文旅融合,而要推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的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面对文旅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积极改革创新,迎接产业升级对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如何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性开展校企合作,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实践。本文分析了文旅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总结了目前旅游专业主要校企合作形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新举措,以切实培养出文旅产业所需人才,提升高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是与校企的发展密不可分且相互促进的.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大学里,校企正在日渐被人们喜欢.这就需要校企间,老师团队间,更加默契的合作,以及更加专业的设备及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点。新形势下企业改革发展速度加快,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同时对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以及具体实践提出了全新挑战。文章立足鲲鹏产业学院建设背景,探索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产教融合效果,通过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教融合品牌,推动鲲鹏产业生态系统在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在建设实训基地时,要考虑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参与,实现"校企共建、合作双赢"。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双营"的方式共建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和服务产业经济,建立了"校企双赢"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5.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和热点,在我国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必须按照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优化人才梯次结构;建立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吸引海外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人员培训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校企深度合作需要政府创造更多的机制.需要企业增强合作的积极性.作为高职院校,应更多地从自身做起,增强校企合作的主动性,改革教学模式,提升师资水平和服务企业的能力,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实现校企良性互动,从而促使校企合作深入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玉枝 《价值工程》2014,(26):190-191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部门,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明确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意义,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深化企业信息合作,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质量,为企业信息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保有车辆的迅速增加,汽车教育作为保证我国汽车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得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如何保证我国的汽车教育同时适合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面的要求成为重要的教学课题研究。校企合作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而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实现与市场接轨的重要举措。校企业合作办学模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资源的更新,适应汽车行业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贴近汽车市场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校企合作给应届毕业生可以提供更多,更适合的工作岗位,再者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汽车人才。  相似文献   

9.
孟静 《企业导报》2014,(16):48+86-48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文化软实力提升策略,是建立在职教集团发展模式下的校企合作发展策略。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成为培养企业需求人才的摇篮,向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鲜血液,为企业带来无限动力。企业为学院提供更多的学生实习、就业机遇。通过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提升职业教育育人的关键手段,是解决企业招聘难、用人难的有效措施。校企协同育人研究专家学者在合作机制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融入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高端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的深化机制,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运作机制四个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以内涵建设为抓手,通过团队建设增强服务能力,构架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创造能力培养、校企合作等手段,促进焊接专业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应用型办学理念的深入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校企紧密型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在当前校企紧密合作的强大驱动下,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校企合作的深度拓展为依托,努力探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企共育模式的革新,具体创新措施包括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共育平台建设,提升人才社会服务能力,探索校企双轨双导师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多导育师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3.
范明 《价值工程》2012,31(22):239-240
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建设的职能之一,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一直致力于社会服务方面的研究,希望在办学过程中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产教结合的载体,探索社会服务模式,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当今社会电子产业发展和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电子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把职业岗位的规则和企业的运作模式融入日常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模式下的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当今社会电子产业发展和校企合作的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中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电子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把职业岗位的规则和企业的运作模式融入日常教学,从而真正实现企业管理模式下的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中职教育通过校企合作,使学校培养社会真正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文章对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不足及建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不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出现空白,职业院校的教育体制和实力制约校企合作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完善政府的行政职能,挖掘校企双方的管理资源优势,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是中职学校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中职学校的发展,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用积极心理学渗透的方法,开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产业学院是实现教育与产业一体化发展、融通教育链和产业链、解决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性的重要载体。为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承担驻地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探索产业学院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办学定位,积极组建产业学院,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有力支撑,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学校办学优良传统和特色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途径,加快校企合作,对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校企合作的实践中还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的模式,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原则,校企合作的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