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中央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大幅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是,从目前各地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看,公共财政资源的配置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在加强面向农民的保障能力建设、化解农民面临的风险等领域,利用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可以更好地实现支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对于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业遭受的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灾害种类多样,受灾范围广泛,其中带来的损失十分严重的灾害主要是地震、洪水、台风这三类巨灾.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农业巨灾损失补偿机制,通过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箭在弦上.农业巨灾保险对保护广大农民的利益,维持国家经济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农业巨灾保险还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立法不完善,政府财政补贴不足,保险市场与再保险市场不完善等问题.本文认为我国可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中国农业巨灾保险模式,同时可以加强立法,增加政府财政支持,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研究农业巨灾保险资本产品,促使农业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大力发展,这样可以促进农业巨灾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保险的出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陷入不断萎缩的被动局面,这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保险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国外农业保险发展道路的比较和借鉴,提出了几种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并分析了各模式的可行性,从而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彭路 《金融研究》2018,454(4):88-103
农业生产的规律和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容易触发由偶然事件引发的金融道德风险,这些道德风险经农业供应链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羊群效应和合成谬误集聚并放大,可能引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基于这一论点,本文采用序贯博弈方法以及实证方法证明了基于龙头企业决策的农业供应链金融道德风险放大的可能性。为了防范农业供应链金融引致的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可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力推行订单模式,强化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封闭式管理,积极融入农业供应链文化价值体系,并加强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的协调监管。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财政投入总量和农业财政净投入占农业财政支出比重变化的实证分析可知,河南省的财政对农业的实际支持力度在逐年下降。持续、稳定和增加农业财政投入总量,是河南省农业财政政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业作为我国弱势产业,每年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农业保险时于分散农业风险至关重要.河北省沦州市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发展农业保险对稳定该市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市农业保险现状的分析,分别从农业保险的需求、供给等方面分析该市农业保险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促进该市农业保险发展的建...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分散经营的模式,农业生产单位抵御灾害的能力极低。作为西方典型的农业强国,西班牙、荷兰以及加拿大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形成了诸多成功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8.
袁琼 《河北金融》2012,(3):55-57
国家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行,可以构筑起作为弱势群体-农民的收入安全网。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生产风险状况也不同。农业风险的特殊性要求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建立多层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有序经营提供保障,并积极通过实践探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易沛  徐静  黄颖 《保险研究》2019,(1):32-44
在"理性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下,基于生产者行为理论就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对粮食产出的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农业保险补贴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粮食产出:一是通过提供较高保障的农业经营收入以鼓励农民加大农业生产投入,进而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产出水平;二是通过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实施不同的保费补贴标准,引导农民改变不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进而扩大粮食作物的种植规模。就当前实施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地区的保障水平都比较低,目前通过农业保险补贴来增加粮食产量的实际效应相当有限。如果政府想利用农业保险来增加粮食产出水平,可以通过适当提高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为种粮大户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以及对粮食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保险采取差异化补贴政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是制约海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文借鉴国内外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的先进做法,结合海南巨灾风险情况、财政实力、保险公司经营情况等实际,提出符合海南实际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途径,以促进海南农业保险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兴市场典型的市场化国家,印度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发展,而农业再保险在印度农业保险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农业再保险是典型的政府支持型模式,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手段以及市场机制建立了以国家再保险公司为基础的再保险体系,实现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的逐级分层分散。借鉴印度经验对完善我国农业再保险体系和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技术障碍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特征出发,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试点模式,认为目前各地的农业保险试点重财税等政策索要,轻经营技术研究,困扰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期障碍因素并未根除。在深入分析农业巨灾风险难以分散的特性以及对农业保险经营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多层次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直接保险公...  相似文献   

13.
我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纷纷铺展开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进而给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索了AIG集团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困境的原因,强调财务风险和会计制度的选用对其造成的巨大影响;其次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最后解析AIG困局对我国保险行业的经验教训和启示,主要是回归保险业本体,加强保险监管,探索适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保险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5.
离岸再保险市场是国际再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再保险市场,不但可以扩大再保险业务,而且有利于与国际再保险市场接轨,实现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战略目标。本文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探讨了上海自贸区发展离岸再保险市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按照再保险战略发展模式的历史演进顺序,将目前国际再保险业的战略发展模式总结为四种:专业再保险模式,再保与直保一体化模式,金融一体化单元模式和多元化单元模式。结合选取了不同发展模式的典型国际再保险公司,对不同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再保险业战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studies the so-called individual risk model where both a policy of per-claim insurance and a policy of reinsurance are chosen jointly by the insurer in order to maximize his/her expected utility. The insurance and reinsurance premiums are defined by the expected value principle. The problem is solved under addi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reinsurer’s risk and the residual risk of the insu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is the following: The optimal reinsurance is a modification of stop-loss reinsurance policy, so-called stop-loss reinsurance with an upper limit; the optimal insurer’s indemnity is a combination of stop-loss- and deductible policies. The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by a numerical example for the case of exponential utility function. The effects of changing model parameters on optimal insurance and reinsurance policies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relation between loss reserving errors, leverage and reinsurance in the UK’s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industry. We find that financially weak insurers under-estimate reserves to reduce leverage, and so pre-empt costly regulatory scrutiny. However, at very high leverage, insurers over-reserve, suggesting a non-linear relation between leverage and reserving policy. We also investigate whether monitoring by reinsurers reduces reserving errors, and find that highly reinsured insurers are less likely to make loss reserve errors. However, the use of proportional reinsurance does not affect loss reserve accuracy.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中的政府角色:理论诠释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其是否属于(准)公共产品、农民的风险态度、政府是否该介入、如何介入,不仅在一般的理论层面存在争议,而且也涉及政府与市场关系等特殊性问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之后,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对政府介入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三大基本特征(供给和需求的双重不足,市场发育和制度规范的双重缺失,以及逆选择与道德风险严重)的定位及行为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valuation model of futures contracts and derivatives on such contracts, when the underlying delivery value is an insurance index, which follows a stochastic process containing jumps of random claim sizes at random time points of accident occurrence. Applications are made on insurance futures and spreads, a relatively new class of instruments for risk management launched by the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n 1993, anticipated to start in Europe and perhaps also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in the future. The article treats the problem of pricing catastrophe risk, which is priced in the model and not treated as unsystematic risk. Several closed pricing formulas are derived, both for futures contracts and for futures derivatives, such as caps, call options, and spreads. The framework is that of partial equilibrium theory under uncertain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