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12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入世10周年高层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拉米总干事长、素帕猜秘书长等海内外领袖人物,一致高度认同了中国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赢家之一,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他们的重要讲话,直接和间接地提到了中国经济未来开放与发展对世界经济繁荣所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会将今后"增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入世10周年的高层论坛上,胡锦涛总书记、拉米总干事长、素帕猜秘书长等海内外领袖人物,都一致高度地认同了中国是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赢家之一,也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尤其是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多次强调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今后"增长方式"的转变动力以及由此带来巨大的投资和商业机会,将会通过更加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政策,与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分享.听后感触很深,入世10年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郝立平 《商》2013,(8):119-119
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与"人口红利"效应是密不可分的。现阶段我国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人力资本存量和高比例的劳动人口比重,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产生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奇迹,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人口红利"效应是不可持续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进一步阐述"人口红利"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在深化改革的秋天,迎来了《中国检验检疫》杂志创刊30周年的好日子,在此表示热烈祝贺! 30多年来,依托外向型经济,宁波检验检疫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历程中,改革始终是主线,向改革要“质量红利”、“创新红利”和“发展红利”,则是事业进步的关键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灵  高扬 《中国海关》2014,(10):16-30
“多地通关,如同一关。”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关最具力度的变革。宏观至地方经济,微观至企业外贸,如何从中获得真正红利?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0年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中国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以及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分别在2010、2013年相继进入拐点,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比重都出现缓慢下降势头,适龄劳动人口下降,总抚养比上升,国民出生意愿较低等现象出现。新人口红利概念由此出现。本文将结合经济双循环对普通劳动力供给不足情况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姚国会 《大经贸》2008,(2):28-30
新年伊始,当人们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放缓越来越关注时,中国为应对通胀压力上升、经济潜在的过热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而强调的货币紧缩成为金融市场的另一个担忧美国已摇摆于衰退边缘、外部需求正在放缓之时,中国政府今年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增大了经济下行的风险,过分紧缩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严重减速,从而使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国和美国同时熄火。  相似文献   

8.
总部经济在我国方兴未艾 主持人:总部经济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发展很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新兴加转轨的中国经济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的视线,纷纷来到中国,相继在一些大城市设立公司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什么是总部经济?按照学界诠释,总部经济指的是某一区域以个性化的经济特征和优惠条件,  相似文献   

9.
袁宜 《新财富》2010,(1):33-33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回升,政策何时退出、如何退出成为市场关心的热点。任何关于政策调整的风声,都曾引发证券市场的大幅震荡。经济向好,似乎为政策的逐步退出提供越来越多的理由。然而.对海外经济以及对中国经济复苏稳健性的担忧,似乎要求政策继续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亦菲 《大经贸》2008,(6):59-59
近日主流媒体报道:活跃在中国境内的境外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介入中国经济决策。有关中国的经济主权受到侵蚀的话题越来越引起关注。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华的境外利益集团无拘无柬,为所欲为,应实施有效制约。(见2008年5月6日《瞭望》)对于外国利益集团的游说,国人当然要提高警惕,这另当别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