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摆脱困境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上半年,国有大中型工业亏损企业的数量和亏损总额仍在不断增加。本文就如何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和怎样才算基本走出了困境进行讨论。提出了大中型国有企业基本走出困境的三个效益标志,并认为: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是否摆脱困境,关键是看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有没有根本好转;近期内,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要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企业破产力度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等方面多管齐下;从长远看,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设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委员会,实现政企分开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
观点荟萃     
国有企业并非天然要亏损国有企业效益下降并不完全是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认为,虽然国企效益下降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但原因比较复杂,国有企业并不是天然地要亏损,也有许多行业选择得当、经营管理也好的国有企业,因此不要把国有企业的困难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混为一谈。戴园晨将当前国企困境的现象分成四种类型:一是资源耗竭型的国企,最初是建成资源基地,原来产业结构上又没有考虑到资源开发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因此当资源基本开发完了,它也就陷入了困境;二是由于价格形成的亏损;三是由于没有安排必…  相似文献   

3.
由于体制落后、机制僵化、包袱沉重等各方面原因,作为国有企业的A石化公司最近几年出现了亏损。为走出困境,该公司必须消除不利于经济发展和调整改造的体制性障碍,全面改革原有的企业运行机制,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的创新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搞好搞活国有企业,一直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持别在最近10年里,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时至今日,多数国有企业效益低下的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观。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国有企业亏损比例占1/3以上,1997年接近2/3,而且不少亏损企业濒临破产。制约国有企业走出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没有尽快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分析目前企业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综合管理水平低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最关键因素。许多国企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成熟行业”亏损率呈上升趋势的探析郑海航(一)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很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体制性原因和非体制性原因两大类,体制性原因分为企业自身原因和企业客观原因。企业自身原因,即机制弊端和企业管理滞后;企业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四条,一是传统体...  相似文献   

6.
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胡定核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未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效益低下,亏损严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未能得到根本转换,企业活力仍然不足;...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非体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企业严重亏损的非体制因素探讨江小涓一、国有企业问题中的非体制因素很多国有企业严重亏损,陷入困境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人们正确地指出了企业制度变革对国有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导致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另一类重要原因,似乎认识的不足。这就是有相当...  相似文献   

8.
袁宝华谈国有企业债务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袁宝华日前就如何摆脱国有企业困境问题发表了意见、他说,国有企业债务的成因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一、对大量亏损的小型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进行拍卖或有偿转让.其收入归还银行贷款。二用不关系到国际民生且未实行股...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新思考史丹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和萎缩已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人们正确地分析了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经营机制问题,管理问题是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但对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内外条件是否具有可比性注意不够,尤其是外部环境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国有企业的亏损形势非常严峻。造成亏损的原因很多,根据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发现大多数亏损企业(政策性亏损除外)的领导班子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企业领导素质不高,管理乏力,用人不当;有的决策失误,由盈变亏;有的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有的受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影响太深,观念转变滞后,等、靠、要思想严重,不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有的企业领导班子不团结,窝里斗,工作扯皮,互相掣肘,坐失发展良机;有的企业领导班子不廉洁,损公肥私,穷庙养了富方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沈阳三厂的调研,分析了企业面临的四大困境:①企业持续发生亏损;②企业资金严重不足,负债累累,利不抵息;③企业负担重,难以轻装上阵;④企业内部管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出了使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造成企业困境的原因及其对策彭波近几年来国有企业每况愈下,效益滑坡,亏损态势严重。1994年亏损面为34.3%,95年1-7月份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1.2%,实现利润下降25.4%,这种总体效益的下降包含着很大的先天性积累因素,主要有:1.创办时的问...  相似文献   

13.
王丽  王波 《冶金财会》2001,(12):15-17
<正> 在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特别是中国已加入WTO的今天,企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更大的挑战,有的国有企业因不能适应新的变革,陷入了亏损的困境。那么,企业如何扭亏脱困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既是这个时代的话题,也是跨世纪的难题。本文拟结合冶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冶钢)的实际,分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总结冶钢管理创新取得的成效,来说明管理创新对国企扭亏脱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搞活更需练内功郑维峰如何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众说纷坛的一个话题、我认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在于苦练内功。据有关部门1993年对两千多家亏损的国有企业调查,政策性亏损占9。9%,宏观原因亏损占9.2%,而因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亏损的则占sl.71...  相似文献   

15.
当今.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关注国有企业亏损这一令人困惑的经济现象,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经营困难,亏损状况继续加剧,已经成为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虽是经济现象。而实质上是政治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或相互矛盾的方面。正是这些深刻矛盾的存在,使得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种种困难,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笔者认为解决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必须围绕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问题来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援助协调作用王琦(一)要摆脱国有企业的困境,不仅应该注重企业制度改革,而且应该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政府在援助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方面,拥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经济学认为,在自由放任的基础上,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形成国有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很多。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实形成的问题;既有客观形势所迫,也有主观指导失误;既有管理体制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现就企业资产结构现状及对策谈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8.
将国有企业卖给私人经营,是企业改制的一种形式,也是国企扭亏脱困的一个好办法。但如果一味地把企业的亏损归罪于姓“国”不姓“私”,而将国企一卖了之,那么,免不了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使企业的命运雪上加霜。近闻,某地去年将所属#$家国有企业全部卖给私人经营,本指望改“国”姓“私”能使企业走出困境,岂料,这些私人业主有一半经营乏术,不到一年就有$家企业被转卖,其它#"家企业仍深深陷在亏损的泥潭中。国企姓私非但没有改变命运,反倒成了当地一个新的严重负担。不可否认,由于体制的原因,我们有不少国有企业的经营思路、管…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何在?撇开种种议论,让我们看看现实: 据权威部门对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的调查,结果表明,政策性亏损占9.9%,宏观原因亏损占9.2%,而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却高达81.71%! 答案很明确,在国有企业亏损的诸多因素中,经营管理不善是其主要症结。同时也向我们昭示: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强化内部管理。 然而,近年来一些企业恰恰“冷落”了内部管理,管理思想、方式跟不上新形势,“以改代管”、“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等错误倾向比较普遍。部分企业领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三年走出困境是当前的国家大事,应该引起经济界广泛的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我们认为政府的“政策扭亏”恰恰是纠正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使之走上市场经济的明智之举。下边以钢铁行业为例,说明我们的这一观点。一、负债率太高是钢铁行业大面积亏损的主要原因1997年我们到钢铁企业调研,曾经得出如下的结论:企业资产负债率在一般条件下有一个最高限额,超过这个限额,高负债率加上高的利息支出超过企业能够达到的利润目标,企业必然亏损。如果不设法降低,使之达到合理水平,长期入不敷出,债台就会越筑越高,经营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