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产品过度、品牌过度、传播过度、竞争过度使得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但是故事却能为企业的营销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针对故事的传承性和占据人心持久性的特点,用经典案例阐述了故事营销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创造故事营销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产品过度、品牌过度、传播过度、竞争过度使得企业生存更加艰难,但是故事却能为企业的营销注入新的活力。本文针对故事的传承性和占据人心持久性的特点,用经典案例阐述了故事营销的魅力,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创造故事营销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李开周 《华商》2014,(20):69-69
从你身边随便找一个理科生,一棍打晕,然后把他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苏酬以后,你猜会发生什么故事? 首先他会确定自己是不是还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4.
漠上烟 《华商》2014,(20):39-39
母亲生我时,上面已经有两个姐姐。父母都不想要我,接生的大妈说:“我做个善事,把她抱给我家一个远房亲戚养吧。”说先把我放到住在马路边的大伯家,这样好方便亲戚一早来领。  相似文献   

5.
眼泪是金     
章小兵 《安徽工商》2001,(4A):38-38
一位美国学福格特在他的一本地写道:人类是依靠破坏其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环境而生活的唯一有机体。寄生虫也有同一趋向,但是它们的破坏由于缺乏智力而受到限制。人类用其智力来破坏环境。从地理学或历史学来看,人类越是进步,其对环境的破坏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6.
信海光 《华商》2014,(20):5-5
忽然有一天,发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人都爱上了跑步,这非常令人尴尬。在朋友圈上,每天早上晒跑步打卡的人有十几个。为什么朋友圈忽然涌起跑步热?是不是可以说这是整个社会节奏放慢的开始?还是想让别人知道:我在孤独!  相似文献   

7.
慕容莲生 《华商》2014,(20):50-51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他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八十岁那年,他在《八十自述》中这样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相似文献   

8.
刘同 《华商》2014,(20):40-41
连着几个周末都在外地工作,转眼就到了27号,想着之前对外婆承诺的“我一定每个月都回来看你一次”即将失效,心里满是愧疚。  相似文献   

9.
袁劲梅 《华商》2014,(20):84-85
在我们这条街上,每个人都知道杰姆。每天,杰姆按时到图书馆看书,按时从图书馆回来。他衣着整洁,手里整口有一把带弯头的雨伞。在街上,人家养的狗看他走过来,就会跑过去,摇头摆尾要他拍。  相似文献   

10.
年龄     
蔡澜 《华商》2014,(20):1-1
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年龄的趣事,试译如下: 在我们生命中,唯一觉得老是一种乐趣的,只有我们当儿童的时候吗? “你多少岁了?”人家问道。  相似文献   

11.
庄罔 《商》2002,(3):93-93
他经常到大侠公司来,基于的关系,大侠也不好不理他,一来二去,他跟公司上下都熟悉了,公司的小美眉也把他当活宝一样开玩笑,他也不会生气。  相似文献   

12.
刘曌 《中国报业》2023,(19):190-192
泰安市是山东省辖地级市。泰安市以旅游名城为依托,坚定不移推动实施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演绎出精彩的泰安故事。泰安日报社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聚焦本土特色、突出主题策划、做好结合文章、发挥传播优势、深扎人民生活,在泰山脚下向全国、全世界发出了泰安声音。  相似文献   

13.
庄罔 《商》2002,(2):94-94
大侠其实很想找几个老哥们儿来倾诉,但又怕受到嘲弄或被几个不解风情的家伙把本来很美的寂寥破坏。  相似文献   

14.
商业故事     
《商业文化》2006,(6):84-85
给予便是获得;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在大海上航行的船没有不带伤的;发财都是被逼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当你的构想新颖,但却没有统计数字可以证明新构想的价值时,可以靠着故事的帮助,让对方看到你的建议和它有应有的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启事     
陈浮 《新财富》2001,(4):8-8
我总是很轻易为这样的杂志“榨扁”自己的钱包: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有些广告主为了简洁,一次只表现—个诉求点,或者创作一系列连续进行的广告,每一篇表现—个主题。其实没有比这更傻的了。这种系列是很难彼此相连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故事化注重细节、场景描写,着重用情节和过程使报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人情味。它改变了媒介以往严肃的面孔和枯燥直白的新闻表现形式,使新闻报道更加形象生动。但是,新闻故事化只是一种报道手段,要运用得当,不能违背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