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区域协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发展新平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湘西被誉为“西部旅游开发的桥头堡” ,是民族多样性明显的区域 ,一片旅游发展潜力巨大、亟待协调开发的区域。区域旅游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存在密切的空间互动关系 ,盲目的开发必定以牺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代价。从构建“大湘西”民族旅游品牌、培育民族旅游核心竞争力出发 ,我们提出的思路是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以“大湘西”旅游品牌为依托 ,实施区域协作 ,才能使湘西民族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反哺农村建设的旅游活动,是连接都市与农村的纽带,它将政府、企业、农民、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相结合。湘西地区农村全面脱贫之后,“三农”工作的重点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旅游。通过分析乡村振兴的具体实施表现及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针对目前湘西地区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培养人才、完善培训制度等方面探讨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4.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民俗旅游的先天优势,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不仅成为湘西地区的一门新兴产业,更是“湘西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出路”。但是湘西民俗旅游开发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面对湖南湘西丰富的民俗旅游优势资源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现状,探讨如何把湘西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7,(24):F0002-F0002,1
三带之一(大湘西) 大湘西以名山、民俗为开发重点,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醇厚的民俗风情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带。张家界的风光、凤凰的风情、通道的风俗等都是大湘西产业带中闪亮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彭森森  彭学明 《科技和产业》2010,10(4):44-47,7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湘西地区旅游业呈现地理空间高度集聚现象。旅游产业集群现象日趋明显。但是,简单现象分析只能说明区域旅游产业有着高度的集聚趋势,却不能解释大湘西旅游产业集群机理进行直观的显现。本文对大湘西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旅游集群现象,从而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立新 《特区经济》2006,(3):219-220
旅游人力资源是提升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是摆在我国旅游界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在探讨国外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运用辩证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本色”概念及实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保持旅游资源的“本色”在旅游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以及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开发旅游资源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依托“本色”创造“特色”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大湘西傩文化旅游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吸引能力。经历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傩文化旅游产品潜在的供给能力,已逐步转化为现实的供给能力。主要经验在于:政府高度重视,上下形成共识、开发形式多样化、经济运作体制民营化、依托景区景点进行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旅游业人才匮乏,旅游队伍的素质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素质的对策:强化宏观管理,树立正确的人才战略思想;完善现代旅游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体系,锻造高水平旅游人才队伍;改革旅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个性化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旅游人力资源是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是早日实现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目标的根本力量。本文从甘肃省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开发与管理甘肃旅游人才的对策,试图对甘肃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人力资源是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是早日实现把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目标的根本力量.本文从甘肃省旅游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开发与管理甘肃旅游人才的对策,试图对甘肃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可互补共生的旅游业合作发展条件良好的资源条件。湖南是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共有10大名胜旅游区,100多处旅游点,素有“旅游胜地”之称。拥有“五岳独秀”的佛教名山———南岳衡山;四大淡水湖泊之一的洞庭湖;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碑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被誉为“千年学府”的岳麓书院;四大名亭之一的岳麓山爱晚亭。湘西北的张家界市武陵源,以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袁家界等4大景区为中心,游览面积近80平方公里,被誉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世界天然大奇观”,1992年…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对农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经验,作为“他山之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有诸多值得借鉴之处。笔者结合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几大因素,提出了加强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和开发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妥艳贞 《开发研究》2005,(1):123-125
作为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 ,旅游饭店是旅游者补充能量的重要基础设施。旅游饭店具有人力资源密集的特点且其服务产品质量直接与员工的工作状况相关。因而 ,旅游饭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甘肃省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甘肃省旅游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中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构想中国香格里拉(自然文化)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世界掀起了一股香格里拉热。这既反映了当代人觉醒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心理走向,同时也对旅游文化开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西部大开发,旅游产业要先行。开发与保护至关重要,我们不愿看到大投资大开发后是一片狼籍的旅游产业垃圾:打造“香格里拉”品牌,是推进西部旅游开发整合与善待我们旅游资源的重要课题。本文作者金小溪女士和杨桦先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和敏锐的眼光关注这一新世纪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提出了“构想中国香格里拉(自然文化)公园”的大思维模式,这对现今争用“香格里拉”品牌现象无疑有重要启迪。本刊将热切关注这种现象,今后拟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的“环境与文化研讨协会”及已设在云南滇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研究基地“丽江剑南春国际文化融合中心”共同探讨这一新文化现象,并推出系列精品文章,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是实现乡村振兴及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注点。湘西地区保留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村落,在分析古村落内涵及保护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的数据留存、信息加工及保护模式,并从新媒体公众平台推送与传播、古村落数据信息的转换与传承、古村落数字产业化开发等方面探讨湘西地区土家族古村落数字化传承与利用,为湘西地区古村落保护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际意义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我国西南贫困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十大问题,包括实现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问题、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综合问题、旅游扶贫与小城镇开发建设有机整合问题、旅游扶贫与提升人力资源的有机会融合问题、旅游扶贫与旅游规划结合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理论与旅游扶贫实践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的短期性的个别人收益与长期性的多数人受益结合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结合问题、旅游扶贫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等,为我国西南地区各级政府以及旅游部门有效开展旅游扶贫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旅游人力资源是旅游的开发和发展的驱动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原因,民族社区的人力资源明显不足,成为抑制旅游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民族社区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优劣势,结合调查的结果对如何开发民族社区的旅游人力资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期望能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的龙游商帮无疑是浙商之祖。挖掘龙游商帮文化,开发“浙商故里”旅游既是龙游旅游的独特文化亮点,也是龙游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