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信用风险金融市场中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产生的症结所在。信用交易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银行为客户提供着保证并规避风险,做为投资者暴露于不确定的信用风险中。由于表外业务涉及的客户和交易的金融属性较强,这个过程中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对投资者的利益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现行的金融生态环境尚不能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商业银行尤其应关注来自客户个人或企业的诸多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2.
如何有效认知互联网金融信息在储存、交易、传播等过程中的窃取、盗用等各种风险;如何防止恶意垃圾金融信息对百姓生活的干扰,为当代金融市场提供一个高效、便捷、低成本的开放交互式平台,是互联网界、学术界和政府长时间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互联网金融服务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拓展出发,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信息存在风险的现状、主要体现形式、危害及事件,说明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损害性和解决的必要性,并针对我国新近立法对风险预防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故而提出应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风险的建议,以期有助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提高大众风险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3.
沈奇 《时代金融》2023,(2):87-89
<正>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市场与计算机技术融合从而产生了数字金融。个人金融信息与公民人格权益和国家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紧密联系。目前,我国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主要存在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信息管理混乱、保护意识低等不足。因此,需要建立健全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强化金融机构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信义义务制度;设立统一信息监管部门;提高全社会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网络借贷服务市场出清速度正不断加快。以“小额”、“分散”和“期限 短”为特征,以服务普惠金融为起点的网络借贷行业,在多因素共振下正面临深度转型。从实 践层面看,我国网络借贷行业面临的“信息中介”定位不清、大数据信用风险管理落地难以及 对投资者不设门槛等三大问题,不仅增加投资者自身面临的信用风险,也对行业稳健发展造成 巨大冲击。建议优化网络借贷平台功能定位、建立和完善网络借贷平台退出机制、设定投资者 准入门槛、推广互联网大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同时进一步提升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在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信息处理优势和渠道优势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使金融交易不再依赖于金融中介。互联网金融市场失灵的表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当事人对相关信息的掌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对称。一般情况下,投资者掌握信息的程度不如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及融资人。信息不对称贯穿着互联网金融交易的整个过程。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6.
李佳儒 《征信》2016,(9):29-31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构建央行牵头的独立、集中、统一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征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阶段性、有序性、技术性的整合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互联网金融投资者面临的骗局和连锁风险,是否是互联网金融羊群行为的必然结果呢?如何建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才能在不影响互联网金融融资效率前提下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呢?在改进的MNL模型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P2P网络借贷羊群行为的性质及其背后的信息驱动,回答上述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P2P网络借贷市场上存在着理性的羊群行为;其背后的信息驱动因素依次为平台信息、项目信息和借款人信息。因此,我国网络借贷市场不会由于投资者羊群行为引发市场风险,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的重点在于,强化投资者保护、完善和统一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评估和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8.
相雨佳 《中国外资》2023,(3):102-104
<正>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为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商业征信体系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足而引发资本无序扩张的风险。需要通过建设互联网消费金融个人信息大数据征信系统、信用风险监管体系和采取“线上审核+远程视频尽调”的审核模式等改革举措来实现风险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是2010年我国债券市场最重要的信用风险管理创新工具,它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信用类债券的信用风险剥离定价,并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本文通过对CRM试点过程中存在的投资主体单一、市场机制不完善及外部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有针对性地从投资者培育、信用评级与定价、做市商机制、交易信息披露、信用事件处理、以及监管会计税收法律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利于CRM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来临,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然而,在其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主体监管缺失、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信息披露和信息保护不健全、互联网金融系统自身应用技术的不完善三个方面,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有必要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完善信息披露、保护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构建互联网金融信息技术安全制度,有针对性地完善互联网金融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李颖 《财务与金融》2012,(4):1-4,10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是2010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创新试点推出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旨在将标的债务的信用风险剥离、定价,并将其转移给风险偏好投资者。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交易有利于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和防范系统风险,从而可以促进宏观金融平稳发展。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作为创新产品,尽管对其参与商、工具创设、产品交易、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等方面有较为明确的规范,但缺乏相关的会计信息列报规范。本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的有关规定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会计确认、计量与列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信息流通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 信息、物质和能量并称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经济信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信息作为经济信息中最为核心、关键的部分,无疑对整个社会以及企业和个人产生直接而深刻、广泛的影响.作为一国金融体系的主体部分--商业银行,无可回避地要重视金融信息,研究其流通方式与规律并注重信息流通网络的建设与完善,才能获取畅通、高效、快捷、完善的信息,才能实施科学的决策、控制和监督功能,而这正是衡量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事实上由于信息流通网络的缺损、流通渠道不畅、信息失真和高度的不对称,已经对经济生活和金融稳健造成过极大的威胁和危害.如巴林银行的倒闭,始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的形成,证券市场上的黑幕与证券欺诈等等.历史与现实中的案例都在证明并提醒各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和监管者:不重视金融信息流通,其结果会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3.
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充分竞争、不完全信息、制度变迁与金融机构本身的特性,导致金融资源不能有效地配置,即存在着“金融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交流的日益增多,信息泄露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在金融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用法律保护金融隐私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如何规制金融隐私权,如何平衡金融隐私权与政府知情权的关系也成为各国金融信息立法保护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金融集聚、信息缺陷与金融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缺陷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其中信息不完全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不对称则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途径形成金融风险。金融集聚促进了金融信息的大量集聚,提高了金融主体对信息的认知水平,降低了金融主体间认知水平的差距,提高了信息抽象和编码系统的处理能力,便利了金融信息的传播和扩散。金融集聚通过上述几方面作用,影响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影响金融风险的形成。一方面,金融主体对信息平均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抽象和编码系统能力的提升扩大了金融信息中知识部分的比例,但金融信息的大量集聚又会扩大噪音信息的比例,因而信息不完全未能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存在。另一方面,金融认知水平的普遍提高、金融主体间认知差距的减小以及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效率的提高都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尽快修改和完善《同业拆借管理办法》,根据市场环境、交易主体及金融制度的变化,将那些不合时宜的部分进行修改或删除,并增添新的规定及内容,如增添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要求同业拆借市场的成员必须定期披露其财务会计报表及重大投资活动,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风险:对于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不同性质与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以降低信用风险。同时,对于网下同业拆借交易也应制定相应的法规,规范和约束网下拆借行为。另外,要着手制定类似《金融市场监管法规》性质的法规,明确规范易产生风险的交易部分,明确央行如何对交易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处罚,明确罚则,以切实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碳金融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具有公益性、专业性、国家干预性以及跨部门和跨行业性。健全的碳金融监管体制对于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碳金融尚处于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的起步阶段,监管存在以下问题:监管主体关系不顺且职能配置不合理,容易造成“过度规制”或者“规制不足”等政府失灵现象;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情况看,由于静态权力结构配置不合理导致的体制性障碍普遍存在,尤其是信息收集、监管执法、技术标准、第三方核查等问题巫待解决;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没有上升到金融层面,分散型规制难以适应矫正碳金融市场失灵的制度需求。我国碳金融监管体制的设计宜采取专门监管与协同监管相结合的模式,构建融政府、市场和社会于一体的多元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姚楚君 《时代金融》2014,(8X):44-4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机会。但其与传统金融相比,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金融信息是与公民个人开展金融活动相关而产生、采集的金融交易信息及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关联到公民个人人格、财产等诸多权益,是个人信息重要而特殊的领域.现实中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侵犯行为日益频繁和严重,亟待刑法保护.侵犯个人金融信息行为类型较多,需要全面而针对地规制,既要完善现有罪名、增设专门罪名,更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建设,方为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机会。但其与传统金融相比,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