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秦合岗 《中国外资》2008,(8):130-130
作为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的旅游景区,现阶段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景区开发缺乏规划,景区门票过高,旅游城市和景区的旅游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我国旅游景区的专业化经营水平低,市场经济适应性差,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了一个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对现阶段汕尾文化旅游产业存在从业者素质不高、宣传及营销力度偏弱、景区保护工作不足、品牌打造意识不强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提高文化旅游从业者综合素质能力、运用新技术加大宣传营销、加快完善景区一体化建设、打造优质文化旅游新品牌等建议对策,以期推动汕尾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汕尾经济发展创造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应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资金不足是限制中原经济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目前旅游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包括政府出资、银行贷款、民间融资、境内外上市融资和股权融资,但融资效果不佳,困难重重。为了切实解决中原经济区旅游企业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难的问题,区域内各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应与金融机构展开战略合作,打通银行贷款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开展旅游景区资产证券化业务。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快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步伐,还能加快区域内旅游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原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景区环境友好型经营迫在眉睫 受国外早期旅游研究中某些观点的误导,人们观念中一直存在着"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旅游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等一些片面认识.实际上我们在吸收这些观点时,忽视了国外提出这些观点时的特殊背景,因而导致了人们对这些说法的片面理解,也恰恰助长了传统发展观在旅游业中的流行,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现实问题.而作为整个旅游过程中核心旅游产品的提供者,景区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以下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显了传统发展观在人们观念中所占据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成为我国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旅游活动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旅游景区为了适应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但要积极开发国内市场,也正在向国外拓宽业务,积极挖掘国外客源。旅游业的经营活动是具有营利性的,其经营活动离不开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经营状况的好坏。因此,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也为旅游景区会计核算提出越来越多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新会计》2019,(6)
随着政府对文化及旅游产业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文化及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但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而面临转型压力。财务战略的科学实施是成功转型的有力保障。本文以跨界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宋城演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17年上半年的主要经营业务资料和关键财务数据,从可持续增长与价值创造两方面,对宋城演艺转型前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在转型后出现现有项目协同不足,经营效率提升乏力,以及财务战略间缺乏动态调整匹配等问题,提出了重组价值链、进行内涵型增长以及加强财务战略协同等建议,以期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松原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加快服务业升级,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金融作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切实了解全市文旅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效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对市内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全省,发现了吉林省文旅产业县域旅游经营主体少担保缺规范、文体娱乐类小微主体被忽视、企业主体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对应提出个性化精准服务旅游产业、走“小额滴灌”路径扩面增量服务文体娱乐小微主体、整合信息搭建企业信用共享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演出对于旅游景区及地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内蒙古要以呼包鄂为代表的旅游区要打造以精品小型常规表演为主的旅游演出,而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阿拉善等旅游区应打造大、中型品牌演艺项目,进行常态化演出,提高内蒙古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循环经济就是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保护旅游自然资源。政府要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旅游循环经济各种指标评价体系,规范旅游企业的经济行为,旅游景区的建设要符合生态循环体系资源再生利用要求,使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成为旅游及相关联企业、旅游景区的自觉行动。采取财税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和推广循环科技。倡导社会公众树立生态绿色旅游消费的观念,形成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发展循环型旅游业,建立环境友好型循环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敦煌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著名的莫高窟,有气势磅礴的鸣沙山,有大漠深处千年不干枯的月牙泉,有鬼斧神工大漠奇观雅丹地貌,还有被历代文人墨客赞美的阳关、玉门关等国家级名胜旅游景区.近年来,敦煌不断加大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力度,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平均以30%以上的幅度增长,2012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人数达312万人,增长49.3%;旅游总收入达27.5亿元,增长54.2%.为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敦煌市金融机构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敦煌作为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为此,本文对敦煌及相邻县域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宜川县紧紧围绕“城镇辐射、项目带动、果畜富民、旅游强县”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加强旅游投资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大力治理旅游环境,壶口景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壶口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旅游环境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定位不清,规划滞后,旅游产业不到位等问题,在这些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和和提高.本文就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以及今后发展建议,为宜川县发展旅游业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意见,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带动宜川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符浩勇  李力  符浩 《海南金融》2010,(11):85-88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产业集群是改善经济发展结构、推进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使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在县域发展产业集群更是明智之举,将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市县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从企业、政府、银行三个层面提出发展县域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首先介绍了波特"钻石理论",结合县域经济特点将这一理论进行修正,使之适用于县域经济分析。其次运用修正后"钻石理论"从生产要素、金融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方式、政府因素及分工协作机制六个方面分析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钻石理论"角度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生产要素方面,强化金融信贷产品体系建设;相关产业方面,发挥产业链的辐射作用;企业发展方面,支持规模经济与品牌建设;政府行为方面,注重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金融生态方面,强化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酒泉市旅游发展概况及金融支持基本情况,分析了酒泉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旅游基础设施没有形成健全的配套体系、旅游资源品牌效应不明显、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区域合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等问题,金融支持方面存在金融机构支持不足、金融机构服务理念和领域拓展滞后、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最后提出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营销策略、整合金融资源、加强板块型区域旅游合作、提高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等旅游业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陆官虎 《中国外资》2012,(16):227-22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地社区参与度差异与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情况差异。研究表明: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景区发展规模及阶段的影响、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区旅游制度和政策等因素影响旅游地社区总体参与度;不同社区参与度地区的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以郎德上寨、天龙屯堡为研究对象,研究旅游地社区参与度差异与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情况差异.研究表明:景区经营管理模式、景区发展规模及阶段的影响、旅游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区旅游制度和政策等因素影响旅游地社区总体参与度;不同社区参与度地区的居民对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感知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景区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立足旅游景区财务管理实际,指出了当前我国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太明确、未按权责发生制要求登记财务账目、印鉴管理制度不规范、没有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等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旅游景区财务风险防范及财务管理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建章立制,健全景区内部收支管理制度;精细管理,切实落实景区财务规范;加强培训,提高景区财务人员能力素质;规范台账,加强旅游景区固定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旅游消费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消费需求,游客出行愿景已从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特色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多主题转变。如何发挥金融在支持县域旅游文化产业的作用,促进旅游业从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陇南休闲旅游产业为例,通过对陇南休闲旅游产业资源现状分析,探讨金融支持陇南休闲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方 《海南金融》2021,(2):68-74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飞速发展,农村生活方式得以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和调整,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定位、规划管理、配套设施、专业人才等方面也暴露出许多短板,而整村发展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的新型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当下乡村旅游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仙潭村的调研,发现德清县仙潭村乡村旅游是以民宿开发为起点和杠杆,以金融和政府政策为助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乡村旅游公司化经营,仙潭村已形成依靠莫干山自然风景区、多产业融合发展、以民宿产业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商业银行经营战略的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并效益差的县域分支机构,在信贷管理方面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信贷资金重点投向了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使县域经济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有效支持。本文以行唐县为例,对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弱化问题的现状、成因进行了调查和剖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