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行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有现行汇率法、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和时态法。这四种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在讨论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基础上,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提出改进建议,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
冯建军 《计划与市场》1997,(11):48-48,47
外币报表的折算,是国际会计中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为了满足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需要,人们对如何折算国外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折算模式,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已发展成为系统的程序.众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中,有四种折算模式是基本的,其他方法都不外乎这四种模式的变形.这四种基本的模式是:区分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current—noncurrent me thod)、区分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monetary—nonmonetary method)、时态法  相似文献   

3.
外币报表折算的现行汇率法是将列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的外币资产项目和外币负债项目 ,都按编表日的现行汇率差进行折算 ,收益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按编表期内平均汇率折算的一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影响现行汇率法折算差额的因素主要是暴露在汇率风险下的资产和负债的差额以及汇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  相似文献   

4.
试论功能货币在我国外币报表折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贷币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美国首先提出的,功能贷币为外币报表的折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对财务会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根据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客观情况探讨功能贷币在我国推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我国企业的外币报表业务日益增多,关于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问题的选择亟待解决。新准则19号——外币报表折算,为外币报表的折算规定了唯一详尽的方法,即现行汇率法。本文主要从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为时态法更适合我国企业的应用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大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外币报表折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以外币折算方法中的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探讨于2005年6月份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拟订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19号--外币折算的改进,体现了一种国际趋同.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讨论了我国现行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与所选择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密切相关。如果国外子公司是“国外实体”,则对其报表进行折算时,应选择现行汇率法,并将折算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国外子公司是“母公司营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则对其报表进行折算时,就应选择时态法,并将折算差额计入损益表。  相似文献   

9.
外币报表折算是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前提,是跨国公司财务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对有关问题初步探讨,并提出我国企业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跨国企业在近十多年来发展迅速,面对随之更加活跃的国际货币流,我国企业在外币报表折算方面的工作将愈加重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企业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跨国公司会计的难题之一.在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外币报表的折算已经刻不容缓,目前已经有四种比较流行的方法较多的应用于实际.但由于每种方法都各有优劣,至今仍争论不休.与此同时,外币报表差额的相应的会计处理及上市公司对该信息的披露也不完善,本文从外币折算差额的含义和产生原因入手,简单谈了一下对外币折算差额的处理及披露,主要就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总结出对于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我国企业经常会涉及外币折算业务.如果企业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袁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企业设在境内,但其根据业务需要采用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也需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存在的疑难点与困惑,着重分析了外币交易账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框架下的几个问题。比如建账和期末调账时如何区分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编制会计分录时如何区分外币非外币账户及买入卖出价,登记外币账户时如何同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什么情况下外币财务报表需要折算为人民币,外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折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计算方法和步骤,折算的外币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等,以期为完善和准确实施外币折算准则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在承接国内外电力、煤炭、粮油、化工等行业综合工业设备制造和成套业务活动中,经常涉及到外币交易的结算业务,而外币报表折算对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形成与处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章彪 《商业研究》1995,(1):16-18
计量属性法在外币折算理论中的运用章彪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3年发表的第21号国际会计准则《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处理》中,要求按两次交易观点处理外币交易,对外币报表折算同时推荐了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由于这两套体系自身的缺陷,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会计制度改...  相似文献   

16.
李亚凤 《北方经贸》2000,(4):108-109
外币报表折算的最重要目的是跨国公司合并其遍布世界各地的子公司的报表.按照对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的一般要求,合并后的报表要求能真实、公允、准确地反映跨国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因此,如何把以外币为报告货币的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报告货币表述的财务报表,就是合并报表最关键的一步.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性,世界各国对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至今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本文首先阐述包括当前两大主流折算方法的基本折算方法,然后分析外币报表折算目前面临的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按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实行复币记账。同时明确外币折算汇率采用业务发生时或业务发生当期期初汇率。  相似文献   

18.
一、汇兑损益及种类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是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以及不同外币折算发生的价差。外币交易折算的会计处理主要涉及两个环节.一是在交易日对外币交易进行初始确认.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对相关项目进行折算.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记入当期汇兑损益.汇率变动直接形成汇兑损益。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和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给外贸企业的汇兑损益核算带来很大影响。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有关汇兑损益的会计处理.谈谈外贸企业如何规避汇兑风险。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现行有关外币交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是在2000年12月29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第9章的"外币业务"中;有关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相关规定主要是在<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中.因现行制度对外币业务的规范较为简单,"新准则"制定时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对外币折算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更趋完善和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