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剖析黑龙江垦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分析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要加强科技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刨新能力;加强科技投入,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垦和人才强垦战略,为跨越发展培育智力创新团队;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强工”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农场科技推广,发挥“带农”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推动科学技术普及。  相似文献   

2.
《致富天地》2007,(12):25-25
农业部消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林生物质工程的“沼气规模化干法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正式启动。该项技术既能生产出沼气,又能得到优质有机肥料,可广泛应用于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食品加工废弃物、发酵工业加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对大规模地实现我国农业固体废弃物向沼气和有机肥的转化和利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科技含量提高以及农业市场化,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焚烧农作物秸秆、浪费有限的农业资源和“风沙紧逼北京”“平沙莽莽黄入天”现象,对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改革现行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提高,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其社  相似文献   

4.
《农机市场》2013,(10):61-61
9月13日,“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现场演示会在河北固安中机美诺公司试验基地召开,演示会由中机美诺与青岛农业大学联合承办。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提升与装备优化研究”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承担,中机美诺作为国内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领军企业,多年来围绕“根茎类作物生产机械化”进行科技研发,是该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相似文献   

5.
吕莱 《国际市场》2006,(5):74-74
“2006上海国际农产品贸易、机械及加工技术和装备展览会”日前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推动、促进中外农业的经贸技术交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和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商会联手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打造了本次展会,旨在通过介绍国内外农产品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装备及农业化经营发展,扩大中外农业的经贸交流和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6.
对农机行业来说2015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2015年是我国《农机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实施的最后一年。这个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农机装备要实施"走出去"战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  相似文献   

7.
姚彬 《农机市场》2023,(11):33-34
<正>10月26日,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武汉开幕。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以“科技赋能大国粮安”为主题,携220-380马力的潍柴雷沃CVT系列智能拖拉机以及小麦机、履带机、玉米机、高端农机具等多款明星产品精彩亮相,全方位展示中国智能农机装备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科技,让现场参观者与前沿技术产品“零距离”接触,切实感受到智能高端农业装备的无限魅力,成为本届展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亚文 《农机市场》2001,(10):1-1,4
一、“十五”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目标 农业机械化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装备水平稳步提高,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农机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加快,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约50%的地区进入中级阶段,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进入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科技含量提高以及农业市场化,特别是近年来广大农民群众焚烧农作物秸秆、浪费有限的农业资源和“风沙紧逼北京”“平沙莽莽黄入天”现象,对农业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改革现行农业种植模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提高,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其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好而被农业部作为  相似文献   

10.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金融如何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是当前金融发展和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化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重大。立足于湖北省.对农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农业价值来源由以土地、资金、设备等硬件为主转向以科技、专利、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营销等软件为主,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供销社的发展与“三农”密不可分。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不出大家所料,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围绕“三农”,聚焦乡村振兴。让农机行业振奋的是,文件第三部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中专门提到要“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加紧研发大型智能农机装备、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和园艺机械。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地方要履行法定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文举  王莹 《财贸研究》2006,17(5):46-49
文章在归纳总结WTO“绿箱政策”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补贴的现状,总结了我国利用“绿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绿箱补贴”的总量偏少、利用有空白、结构不甚合理、方式不甚科学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完善“绿箱政策”的十大对策:增加总量,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缩减粮食安全投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发展农业保险网络,强化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削减价格补贴数额,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业的扶持力度,扩大和提高农民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农机企业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国农机企业该采取何种对策?本人提出如下看法,供同行商榷。 一、主要影响 我国农机企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为提高我国农业的装备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  相似文献   

16.
姚彬 《农机市场》2023,(4):34-35
<正>时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在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现代农业“大舞台”上,各种智慧农机成为主角。轻点手机就能实现高效便捷的无人化作业,查看数据就知道农作物生长状况……作为“农机担当”,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武装农机“大脑”,实现耕、种、管、收全环节的智能作业,不断更新加码农业科技和装备,用智慧化唱响了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乡村振兴之歌。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时 ,食物质的安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制约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此 ,国家将“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列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该专项行动以提高食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成果并重的原则 ,重点研究我国食品安全中的技术标准、关键检测、监测和控制等方面的科技问题…  相似文献   

18.
“九五”期间,首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和党中央“科教兴厂”战略,按照“品种、质量、效益、环境”发展方针,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加大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力度,使首钢的工艺装备、产品开发、环境治理、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方面跃上了新台阶,为“十五”期间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芬 《农机市场》2013,(9):37-37
8月10至11日,由农民日报社、中国农业新闻网、中国农民手机报主办的“奇瑞谷王杯”2013中国现代农业装备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对话用户新需求、开拓未来新市场、塑造品牌新形象”为主题。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我国现代农业装备企业如何应对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变革,深入交流了传统农机合作社如何向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转型等一系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所遇到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李桦  郑少锋 《商业研究》2007,(3):156-160
杨凌农业科技会展业已跻身全国四大科技会展业,成为全国农业展会的知名品牌,对解决我国“三农”有着重要的贡献。利用SWOT分析法,得出杨凌农业科技会展业存在的优势表现在政府的重视与扶持、有着贴近“三农”的鲜明特色、参展单位的地域广泛、产品交易额逐年上升和是一个农业科研单位的聚集地等;机会体现在发展得天时、得地利、得人和等;劣势表现在品牌意识缺乏、产品或项目雷同、运作时的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素质会展人才缺乏等;威胁体现在国际会展业冲击、兄弟省市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国外跨国公司会展业大举进军中国等,对此,为了发展杨凌农业科技会展业应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