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盟东扩的收益、代价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剑 《开放导报》2004,(3):74-75,104
欧盟东扩一直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难度最大的问题。从2004年5月1日起,波兰、匈矛利等中、东欧10国将陆续成为欧盟的新成员国。这就是说,长久以来欧盟东扩的计划即将实现。欧盟东扩不仅将极大地促进欧洲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将提升欧盟作为多极世界中一极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旧欧盟成员国基本经济状况和经贸联系以及东扩给欧盟成员国带来的有利影响,然后对东扩的不利影响以及对全球经济影响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报告》2007,(220):1-14
欧盟国家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主力军。二氧化碳减排压力、能源短缺是欧盟国家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油料作物较丰富是发展生物柴油的基础保障。欧盟通过制定战略和计划,以及支持和协调研发等措施引导、鼓励各成员国发展生物柴油,发挥了关键作用。税收优惠和政府对研发投入的支持是欧盟各成员国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随着原料日益紧缺,许多欧洲企业开始寻求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厂生产,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3.
以《里斯本条约》通过为标志的欧盟一体化,在成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必须面对成员国希腊的经济危机。从年初至今欧盟的首脑非正式会议密集召开:2月11日欧盟首脑非止式会议召开;2月15日的欧元区财长会议和16日欧盟财长会议接连召开,研究对于希腊的救助。但救助意愿只是停留在道义上的支持,未达成实质性援助计划。  相似文献   

4.
2004年5月,10个中东欧国家即将加入欧盟,使欧盟从15国扩张到25国。而PECAs(Protocol to the Europe Agreement on Conformity Assessment and Acceptance of Industrial Products),即欧洲合格评定协议议定书,是欧盟与准成员国之间的协议.表示双方对各自工业产品合格技术标准的接受与认同,它是准成员国加入欧盟进程的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双方技术标准的一致性规定将统一的内部市场的便利带给了准成员国。  相似文献   

5.
欧盟财政可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欧盟成员国财政收支状况的不断恶化引起了人们对欧盟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别对相关经济因素给定和相关经济因素可变条件下欧盟成员国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相关经济因素对欧盟财政的可持续性有着重要影响,在相关经济因素可变的条件下,欧盟成员国财政具有良好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5月10日,经过反复的磋商和长期的迟疑,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终于达成一项总额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希望借此防止希腊债务危机的蔓延。但是,经过艰苦协调而来的一致行动并没有彻底提振市场的信心。目前不仅像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等国与希腊同病相怜,英、法、意等欧盟大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清偿风险和赤字规模。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16日,欧洲10国加入欧盟条约的签字仪式在希腊雅典举行。这10个欧盟新成员是捷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立陶宛、匈牙利、马耳他、波兰、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经过有关批准程序后,这10个国家将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第五次扩大成员国,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它标志着欧盟一体化所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内容提要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是欧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的跨国自由流动则是欧盟所追求的要素四大自由流动之一。随着欧盟的两次东扩,由于担心新成员国巨大的经济、社会差距带来对本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老成员国依据各自的情况和判断,采取了限制或开放的不同态度。本文在介绍欧盟老成员国家各自态度的同时,归纳总结其成因,并分析了欧盟老成员国向新成员国开放劳动力市场已经和可能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Ottaviano(2005)的税收竞争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公司所得税竞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并利用实证研究论证了欧盟内新欧盟成员国与老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公司所得税竞争对FDI流动的影响。分析表明,欧洲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是导致税收竞争加剧的最主要原因。东道国降低名义公司所得税率对资本流动没有影响,只有相对于母国实际税率的降低才是影响资本流动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欧盟(欧洲联盟)是在1957年建立的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有成员国15个。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农业经济制度基本相近,各成员国从1962年开始实施“共同农业政策”(The 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AP)。欧盟国家一般把农业产业化称为农工贸综合体或农业共同体,是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有关部门以及整个农业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科技、信贷和服务各环节,通过相对稳定的经济纽带连成一体,延长农业产业的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其主要做法和经验是:  相似文献   

11.
赵伟 《浙江经济》2010,(10):19-21
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区和欧盟债务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在2010年5月上旬不到十天的时间内,欧盟成员先后通过两项救助计划,试图制止希腊危机蔓延:一项由欧元区国家通过,承诺了1100亿欧元救助基金;另一项由27个成员组成的欧盟通过,承诺了7500亿欧元的援助基金。前者仅针对希腊一个国家,后者则针对整个欧盟财政赤字超标的成员国,足见事态之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2005,(9):9-9
8月16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德国、荷兰、瑞典和丹麦等4个欧盟成员国已经要求欧盟委员会放松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的进口限制,欧盟委员会正在与有关方面就此问题进行磋商。欧盟委员会一位发言人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成员国已经授权欧益委员会在中国纺织品问题上寻找“更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5,(14):25-27
在欧盟领导人努力提振该地区的低迷经济之际,增长乏力、失业问题严峻的主要成员国正承受着来自国内的强大政治压力,迫使它们强烈反对欧盟的经济改革方案,这甚至有可能危及到更广泛的欧盟一体化目标。  相似文献   

14.
法德两国招投标做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投标制度起源于欧洲,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目前欧盟各成员国的招标采购总额平均每年达到4100亿欧元,占其GDP的14%。法国和德国均为欧盟主要成员国,两国的工农业都很发达,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两国良好的现代化发展基础使其成为世界上招标采购效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欧"一带一路"合作经历了从模糊处理到局部对接,再到整体、全面对接,从与部分成员国单层对接到与欧盟机构双层对接的进程,并推动中欧形成了更紧密的双边合作关系。基于欧盟对外政策体系的双层特征,"一带一路"倡议所涉及的合作领域分属欧盟对外政策中的不同权能类别,欧盟层面的对接和成员国层面的对接呈现出不同特性,并形成复杂的互动关系。中国需要根据欧盟对外政策的双层特性推进对应的"一带一路"双层对接战略,在不同的政策领域采取差异化的方式,针对不同对象确定各自的对接重点,并通过四个途径促进形成中欧双层对接的良性互动机制:横向扩散,通过与部分成员国的引领性合作示范促使其他成员国采取政策模仿行动;向上投射,借助成员国塑造欧盟政策的影响力推动欧盟与中国的积极合作对接;向下传导,通过在欧盟层面形成有利的政策、法律和舆论环境便利和成员国的合作;对外溢出,通过中欧双层对接拓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地区和全球的中欧合作。  相似文献   

16.
国际     
欧盟出台一揽子经济新政促进经济增长 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5月30日出台了一揽子经济新政,以加强欧盟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鉴于各成员国不同的经济形势,新政提出了国别建议。欧委会还对整个欧元区开列了“药方”,以作为国别政策的补充拟在欧盟层面采取政策行动,以实现“双重”增长。 上述新政主要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对欧盟27个成员国以及对整个欧元区的预算与经济政策提出建议,包括公共财政与结构改革,如税收、养老金、公共行政、服务、劳动市场特别是青年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欧盟《第二银行指令》全面推动了欧盟各成员国银行业规制协调,可将成员国近20年以来的银行业政策主要特点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全面放松管制、私有化、鼓励银行并购和对外扩张,金融监管体制一体化。这些政策促进了各成员国银行业竞争和快速发展,提高了欧盟银行业效率和盈利,有助于降低消费者和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欧盟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德国是欧盟碳交易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成员国,德国对欧盟碳交易体系的实践,对我国碳交易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综述德国对碳交易体系的管理与执行组织架构,以及欧盟碳交易体系在德国前两个阶段的执行情况,为我国碳交易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作为欧盟成员国财政政策标准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各国争论的焦点。《公约》本身存在的缺陷使其在当前欧洲整体经济衰退的现实中难以被严格遵守。而改革《公约》又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对欧盟来说.唯一的出路在于重新明确由各个成员国执行的财政政策的目标,平衡财政政策和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执行的货币政策之间的权力,以求在欧盟内部达到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重新协调。  相似文献   

20.
《新财经》2009,(11):118-118
近日,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联合《经济观察报》共同发布了《中欧高等教育专刊》,旨在为中国学生提供有关欧盟教育机会的信息,并将介绍由欧盟或者其成员国出资的中欧教育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