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政  曾颖 《中关村》2004,(11):15-19
总部经济的重要性在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成绩解决不了问题,量变在促成质变。中国需要一个解决方案,需要一个能够保证经济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个路径,使得经济社会有一个整体的跃迁。总部经济和总部基地的出现,第一次在理论与实践上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所有的经济、科技、文化,甚至政治元素都会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得到整合梳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重要性是显在的。正因为如此,总部经济一出现便红遍大江南北;正因为此,总部经济的根据地、发源地和基地——总部基地的实践备受中外瞩目,既有商界的瞩目,也有政界、理论界的关注。总部基地会为中国带来什么?这种区域经济板块的搭建模式所通向的未来又将是什么?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会用他的激情告诉你——那是梦想和明天。无论如何,许为平勾勒了总部基地的蓝图,而这蓝图不仅仅是描绘他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19日,中国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次高规格、内容丰富的总部经济战略发展(北京)峰会在北京总部基地总部大讲堂隆重举行,科技部,建设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全国53个高新区相关领导,美国、法国、南非等十几个国家的驻华使馆代表及国内外研究总部经济的权威专家、学者等近600人齐聚一堂,就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环境探索、总部经济发展与展望等总部经济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显然,总部经济已经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事业。如何使这项事业导向成功?被称为“总部经济第一实践者”的总部基地董事长许为平通过两年多的实践,有很多体会和人们分享……  相似文献   

3.
总部基地热谈总部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文良  张勇 《中关村》2005,(9):64-64
随着中国总部经济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北京总部基地的实践探索,“总部经济”已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专家分析认为,北京“总部基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认可,有可能促使总部经济逐渐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主要为企业总部提供软硬件服务的总部产业即将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自己的地区总部设在中国,中国正处于总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在9月12、13日举行的第六届北京科博会“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的上述表示,引起了经济理论界、新闻界的极大关注。不少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正处于“总部潮”中,地区总部经济已初现端倪。世界“500强”多在中国“安家”对于什么是公司总部,人们已经不再陌生。跨国公司往往是通过地区总部指挥它在各地的工厂、办事处、子公司和  相似文献   

5.
“总部经济”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企业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制造基地向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经济现象。企业总部的聚集对这些区域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海淀区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今后的重点是要创造环境,吸引更多的研发资源聚集海淀的同时,并进一步拓宽延长研发产业链条,实现研发大区向经济大区的发展。“三赢模型”——总部经济形成的内在机制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以下三个条件“假设”:一是…  相似文献   

6.
赵见 《中关村》2004,(12):55-56
对于城市而言,总部经济会带来城市文化的多元融合,能够使整个城市的开放度更高。对于企业而言,总部经济能够提供商业机会。根源在于,中国旧有经济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不利于地方政府彻底摆脱计划经济模式,总部经济理论为突破行政区经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不过,发展中国的总部经济,借鉴域外一些著名的总部经济案例是必要的。纽约,世界“总部中心”之旅纽约作为世界“总部中心”的地位经历过波折。上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1969年的经济危机使纽约的地位受到极大冲击。上世纪60年代末,《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中136家将总部…  相似文献   

7.
李政 《中关村》2004,(4):51-54
总部事件总部经济的元年嘉会总部论坛总部经济的竞争效果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石齐平总部经济是一种产业聚集的现象。产业为什么要聚集?在经济理论里面通常叫竞争效果,产业统统集成在一起,彼此互相竞争,就有了整合效果,或者共赢效果。正因为它们在这里聚集了,所以享受这种聚集带来的利益。而这种利益远远大于竞争给它们带来的损失。聚集在一起,容易创造共同的需求,加入聚集的成员,可以在市场的营销,或者品牌的建立上得到更大的优势。如果把那么多大企业吸引到总部基地的空间范围中,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它对于各种服务业的强烈需求。它可能提供各…  相似文献   

8.
李政 《中关村》2004,(6):53-56
总部新闻总部基地牵手中国经济2004年5月21-2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商务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作为科博会的主要活动之一,中国经济高峰会于2004年5月21-22日在人民大会堂和中国大饭店召开。因为总部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启发作用,总部基地特意冠名本次高峰会。本次高峰会邀请了国内外众多官员、学者、企业家就不同经济主题展开探讨。5月22  相似文献   

9.
第一部揭示 中国总部经济状 况的《中国总部 经济蓝皮书》近 日正式对外发布, 该书通过对全国 35个主要城市进 行总部经济发展 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在前十位 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 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这 些总部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城市,固然能够 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带动当地资源的有效利 用、形成合理的产业链,产生着莫大的城 市内部经济性,但是从当前发展总部经济 “一窝蜂”的现象来看,总部经济其实也存 在着不可忽视的外部不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中外园区     
《中关村》2010,(6):69-69
丰台区打造中国首个民企总部基地 日前,北京丰台区副区长孔令斌在首届中国民营企业总部发展论坛上宣布,丰台区将用5年时间打造民营企业总部基地。这将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民营企业发展的总部基地规划和建设,选址落户于全国知名的总部经济——丰台科技园,也是北京市南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 背景下,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出现一种新的特征——企业总部与生产制 造基地在空间上实现分离,企业总部向 中心城市集聚,制造基地向成本较低的 区域集中布局。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的 聚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产生深刻影响, 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这一新的 经济形态可以用“总部经济”进行概括 和描述。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 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 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 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 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 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的一种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12.
李政  毛立广 《中关村》2004,(9):68-69
日前,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到丰台中关村总部基地视察,对总部经济在总部基地的实践给予肯定。刘淇的视察表明北京市委对于总部经济的重视,也给总部经济在北京全市的进展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近来,海淀、朝阳、西城等区县都先后对区域总部经济进行更深层次的战略布局。市场运作带来的想象空间2004年8月25日,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在总部基地进行了开堂第一讲,由“欧元之父”蒙代尔亲自主讲。据主办方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透露,第一讲选择在总部基地,是因为这里云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对于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知情者…  相似文献   

13.
对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讲,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总部经济、总部区域不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从经济学来讲,总部经济、总部区域就是区域经济一种具体表现。区域经济的启动及发展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有关区域经济的问题可以回顾一下世界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欧洲及其他各国已经在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以及美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得很早,到今天已经大有成效,在这方面他们引导了世界经济潮流。到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亚洲的经济区域有了飞速的发展。亚洲以四小龙为主的区域新经济以及亚洲的IT经…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2011,(8):82-82
2011年7月29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主办,成都市博览局、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和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在一些人面前,会深深体会到语言的无力,因为文字实在无法传递这些人的神情与风度。我们不妨开始“用总部基地来实践总部经济的传道者”许为平的记述,权且作为负责任的资料记录,凭任他的个性与理想的色彩自然地融进历史  相似文献   

16.
李政 《中关村》2004,(3):42-43
“另类”的兴奋无疑,许为平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另类”,因为他不仅仪提出概念,还要彻底地实践、验证这一概念。显然,总部经济是一个创造性的概念,它必然会丰富“新经济”的内涵,而中国的腾飞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便寄希望于这种新经济——这是上上下下的统一共识。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其本质是什么?喜欢创新的许为平是否会再带给经济界与新闻界一个惊喜?这一惊喜要从2004年年初中关村管委会的戴卫副主任的一次讲话谈起。  相似文献   

17.
方家平 《中关村》2006,(1):78-78
第一部揭示中国总部经济状况的《中国总部经济蓝皮书》近日正式对外发布,该书通过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在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和武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总部经济,北京市副市长范伯元这样说道:“北京非常重视吸引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也逐步形成 CBD、中关村西区、亦庄等一批企业总部的聚集地,也注意到企业总部入驻所带来的经济现象,丰台园建设总部基地,对于北京市发展总部经济,形成大总部经济区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政  张勇 《中关村》2004,(10):65-66
京城九月,继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之后,中关村电脑节和朝阳商务节抓住了北京、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眼球。《纽约时报》等报纸纷纷撰文对电脑节和商务节所内蕴的富有冲击力的部分加以介绍和评述。对于“海淀·中关村全球研发总部论坛”,国外传媒的反应是,中关村正明确界定自己在未来中国甚至世界的位置。它们谨慎地评价了中关村作为研发总部的能量释放后对于中国甚至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而朝阳商务节则因为CBD的高度国际化,因为CBD的跨国企业总部聚集效应,让国外进一步感受到其发展的惯性。总之,海淀区和朝阳区在年初北京市将“总部经济”写…  相似文献   

20.
许为平  曾颖 《中关村》2004,(1):57-58
对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讲,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