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经贸》2009,(8):8-8
7月29日,广州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预计在2020年,广州将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新能源产业总产值预计可达4000亿元。广州市也将建设成为“新能源城市”。  相似文献   

2.
《WTO经济导刊》2012,(9):12-13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四个专题规划8月6日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3.
随着传统能源开发潜力下降、能源价格快速上升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增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国青睐。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并将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热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展,于2005年起相继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法规政策和规划。自此,我国部分新能源利用如光伏发电、风电等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去年,  相似文献   

4.
《化工科技市场》2007,30(7):62-62
由于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曾经被广泛看成替代燃料的燃料乙醇未来将不会得到快速发展。据《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透露,到2010年,燃料乙醇年产能将达到200万t,平均年增长率不到6%;到2020年,燃料乙醇产能将达到1000万t。  相似文献   

5.
政出其门     
《光彩》2001,(11)
七项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布为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七个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划,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七个规划是《工业节水“十五”规划》、《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节约和替代燃料油“十五”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墙体材料革新“十五”规划》、《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和《环保产业发展“十五”规划》。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解决资源战略中的突出问题,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加快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6.
《财经界》2006,(2)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5年12月27日,发布了2005中国能源十大新闻。十大新闻如下: 一、全国人大通过《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并明确规定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规定,国家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费用分摊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将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商界》2004,(7):18-18
6月4日,参加波恩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的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将在近期制订《可再生能源法》。到2010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6000万千瓦,大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10%。  相似文献   

8.
科技部部长万钢近日在能源科技工作座谈会上表示,科技部将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一起,共同研究制定能源发展的技术路线图。科技部将继续开展能源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落实,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好我国能源科技工作。据了解,节能减排、清洁煤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先进核电技术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将成为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物价》2010,(10):73-7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电监办.各区域电监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7]44号),现就2009年7-2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调配、补贴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涛 《浙商》2009,(14):30-30
被业界奉为“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的《新能源产业振兴和发展规划》目前已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并将在条件成熟时择机出台(最快7月出台)。根据这一规划,到2020年,除水电外,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6%以上,总投资也将超过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1.
发展我国风电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该法的颁布和实施为我国风电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风力发电的发展有了法律的保证。为了贯彻落实这部法律,国家发展改革委正抓紧组织制订有关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同时组织编制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明确了未来风力发电发展的目标和前景;其中并网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2010年为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2.
《化工科技市场》2006,29(11):56-56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先进能源技术”领域中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提出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优先主题,重点研究“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为落实《纲要》精神,引导和规范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满足我国实际和潜在需求,在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地方及企业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中的需求以及项目建议的基础上,科技部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设立了重点项目“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解决可再生能源与建筑集成的接口技术、一体化技术、同寿命技术和瓶颈问题,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单元技术和接口技术,建立我国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基地和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技术在民用建筑尤其是住宅建筑中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2020年全年能源需求下降5%,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降幅。不过,可再生能源市场克服了这一位危机带来的挑战,在化石能源受到冲击的时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和韧性。”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0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下称IEA报告)指出。同期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展望报告》(下称展望报告)也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可再生能源已准备好在能源领域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尽管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挑战,可再生能源仍然具有发展韧性,并将在未来10年内引领全球电力部门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最近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按照近期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今后15年,我国可再  相似文献   

15.
风电行业发展超出了能源部门预期。从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到2007年4月《“十一五”能源发展规划》的出台,风能作为可再生资源一直是政策扶持的重点。风电快速发展的动力是绿色能源的前景和国家政策,加上在能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风能投资已成为热潮。  相似文献   

16.
文捷 《中国品牌》2014,(12):72-73
韩国新能源发展迅猛与基于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时代相比,21世纪通过使用清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正在转向环保、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来能源将从石油天然气时代,转换成基于清洁能源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时代。韩国从政府层面培育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可追溯到1987年。为了综合推进替代能源的开发,1987年12月,韩国政府制定并公布了《替代能源开发促进法》,开始全面支持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7.
《四川物价》2006,(2):34-3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和《价格法》,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李丹  赵欣然 《中国市场》2010,(32):142-143
大力发展新能源与低碳经济已成为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课题,《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在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比例中占到15%,中国太阳能发展的定位已经由过去的补充和辅助能源逐步向替代能源过渡。武汉火车站作为一座新建的大型现代化高速火车站和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其屋面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的实施对湖北地区太阳能项目建设及太阳能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CSR月度报告     
法律·法规·政策CSR Law & Policy《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2010年4月1日起施行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09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该法将自2010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贸导刊》2006,(4):10-10
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六种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确定了6种可再生能源的上网电价。根据今年施行的《可再生能源法》配套法规,电网企业应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发电价格则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即通过招标确定的中标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