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为基础,利用EPS数据库对我国近十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GDP的产业构成和就业的产业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并且通过EPS的分析预测功能,发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最终得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缓解目前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有积极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黄涛 《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9):106-108,105
文章通过对我国S省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比较,以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劳动生产率为主要量化指标,分析服务业对劳动者的吸纳能力以及变化趋势,探讨服务业发展与就业促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是许多学者研究的共识。本文选取1985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聚类分析法等方法,对新疆三次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表明,1978-2006年广州市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和就业弹性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三者之中就业增长率波动的幅度较小,GDP增长率和就业弹性波动的幅度较大。广州市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经济每增长1%,就业增长0.23%。广州市三次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其次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随着经济增长逐步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5.
区域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存在着互动关系.通过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第一产业的产业比重与就业比重逐渐减小,第二产业比重在三大产业中比重仍然是最大的,但比重绝对值在逐渐变小,且吸纳劳动力能力在减弱.第三产业比重在缓慢增加,同时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学校要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培育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生要注重通用胜任能力培养,跟随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方位锻造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学真  雷霄雯 《城市问题》2007,(3):58-62,74
从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影响的角度,以兰州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为切入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兰州市三次产业的发展虽然保持着比较高的速度,但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均在不断下降.过去十几年间,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不仅不能促进就业增长,而且释放出大量失业工人,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为避免出现经济增长和失业并存的局面,有必要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成为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出发点.从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国际竞争力和就业吸纳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筛选出了若干发展潜力大、就业吸纳能力强的行业;并指出这些行业在我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重点扶持.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3,(5):155-157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从产业结构调整、行业结构非平衡发展、所有制改革、劳动者自身素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的成因。从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加大教育投资、优化教育结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用人环境,规范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这五个方面,探讨了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搬家服务业作为新兴服务业于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兴起,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迅速壮大,在拉动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满足企事业单位及家庭需要方面发挥了不容小视的作用。但是,行业故有的经营方式落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产业化程度低,特别是服务标准缺失导致服务质量和水平低下等诸多不足浮出水面,与之形成了明显的反差,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就业效应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进步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同时也引起就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化.本文引入交互效应模型,在利用DEA方法估算我国整体以及二、三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就业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与关联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制约了其对整体就业的贡献,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会对我国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在提高经济与发展效率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失业风险的担忧。基于就业公平的视角,本文从就业的地区公平、行业公平以及群体公平三个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就业公平可能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可能会加剧我国就业的地区间、行业间以及群体间的不公平。鉴于此,需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就业支持功能,促进就业的地区公平;需增强失业保险的发展性与调剂性,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促进就业的行业公平;需提高就业救助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发挥就业救助的就业保护功能,促进就业的群体公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根据《201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对浙江省2000—201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以及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协调水平较低。又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每种因素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GDP、外商直接投资(FDI)、R&D经费投入。最后提出可以通过做优一产、增加一产产值,扩大一产劳动力容量;做强二产,提高浙江工业化率,增强浙江经济增长动力;通过加速浙江省的城镇化进程和打造现代服务业做活三产,提高浙江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等措施提高浙江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As the pace of economic activity moderated in 1995, job growth slowed. Nonetheless, it was enough to absorb the small increase in the supply of labor,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unemployment rate remained at about the same level it had reached at the end of 1994.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1995, employment grew at a brisk pace but, as the economy began to slow, job gains fell sharply. Employment growth continued at a much more moderate pace for the balance of the year, so that, by the fourth quarter, nearly 1.9 million jobs had been added to the Nation's payrolls. By comparison,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1994 alone, payroll employment had grown by 1.1 million. Most of the job gains in 1995 were in the services industry group.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which had been rising since the fall of 1993, began to decline in the spring, and by the end of 1995, that industry group had lost nearly a quarter of a million jobs. Employment increased in most of the other major industry groups, even though declines in some of their component industries partly offset gains in others.  相似文献   

14.
FDI的就业效应:基于江苏三次产业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1995年-2009年的FDI与就业数据,对江苏FDI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来看,FDI会促进江苏就业的增加;具体到三次产业,就业效应却又有显著的差异,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效应为负,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效应为正,但是总效应为正。因此可以说,江苏吸引FDI使得江苏更多的劳动力得到了就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行业,而农民工技能水平低下、就业不稳定等问题已经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已经凸显.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对提高培训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的新途径——以阜新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众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辽宁省阜新市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第一个试点,安置下岗失业矿工再就业最具有特色的渠道是发展都市农业.总结和肯定了阜新市的做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一条新途径、新规律,阐述了其他同类城市应该如何借鉴阜新市解决就业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自"世界文化政策大会"召开20余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大潮已席卷大多数西方国家.根据西方学者的相关研究,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就业主要呈现以下七个特点:巨大的就业量、较快的就业增速、主要分布在都市区、分布倾向于发达大城市、各地域具有不同的优势部门、产业结构中"生产"功能增长显著、生产活动中中小型企业处支配地位.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就业可以给我国如下启示:就业应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指示器;文化产业不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要扶持优势产业以促进城市竞争力;农村地区可以适当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注重对小企业的扶持.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业与三次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信华  刘峰 《物流技术》2012,31(1):39-41,44
以物流业和三次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计量经济理论的模型和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物流业与三个产业发展的协整与因果互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看,中国物流业与三次产业之间呈现出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发展趋势,短期波动也起着正的影响作用;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看,中国物流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有单向的因果关系,与第三产业有双向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失业问题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失业的性质和原因、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增长、失业统计和失业现状、缓解失业的对策措施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国内理论界对我国失业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并进行了简要评述.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对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促进就业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和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比,失业理论的研究总体滞后,创新不够.  相似文献   

20.
任伟峰 《价值工程》2014,(1):174-175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分析了产业结构和大学生就业结构的现状,并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就业,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系数剖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提出实现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