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4~2013年度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业绩快报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有着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和分析师预测修正,分析师预测的质量也更高;相对于自愿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强制披露业绩快报的公司有着更多的分析师跟踪和分析师预测修正,分析师预测的质量也更高。这一研究拓展了既有的上市公司业绩预测文献,为强制性业绩快报披露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也为上市公司监管机构提供了优化披露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和2009年度非金融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Basu(2007)的反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核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8和2009年度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会计盈余并没有像2006年以前那样具有显著的稳健性特征。但是,在剔除没有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的企业后,进行内部控制审核的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表现出显著的稳健性特征。由此得出结论: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报告这样一个特殊的制度背景下,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3.
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现金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负相关;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现就流权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权与盈余质量变现为显著的负相关。两权分离度和控制链层级在总体上显著降低了盈余质量,国有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的盈余质量好于私人终极控制的样本公司。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设计和制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同时也证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股东的受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是否需要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鉴证并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是一个自愿性行为,正是在这样一个制度背景下,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本文认为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具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随后以2008—2009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Basu(2007)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2008—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总体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稳健性,但那些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表现出显著的稳健性,所以我们得出结论,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增强盈余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1~2004年的上市公司数据,采用修正的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呈倒U型关系,即大股东持股分散和集中都会降低公司的盈余质量。此外,在大股东兼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较高、大股东兼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以及大股东股权为非国有的公司,盈余质量较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股权性质进行分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而言,研究结论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分析师跟进并出具盈余预测研究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法律环境对于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上市公司的负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在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法律环境较弱的情况下,分析师跟进发挥了更强的外部监督作用,表现为分析师跟进与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程度的负相关性更强。在控制了分析师跟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从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两个维度理解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WOS和CSSCI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以及对文献的筛选、甄别梳理和消化,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模式,进而从供给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征以及消费侧——用户行为两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采纳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采纳行为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指出,学术界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用户采纳行为影响机制这一主题的研究刚刚开始,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较多,相比而言,国际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网上银行、电子银行、虚拟银行等广义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而对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以信任转移理论为视角,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和信任理论,构建了一个湖南移动电子支付的用户采纳模型,并实证研究了湖南长株潭用户对互联网支付的信任能否转移至同一公司移动环境下的支付服务,如何构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初始信任,以及初始信任如何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服务的采纳意向等问题,同时探讨了影响用户采纳移动电子支付的其他关键因素,以期对湖南移动电子商务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从1993年起逐渐开始采用资产出售的方式来运营公司。文章以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上市公司资产出售与公司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并没有显著地利用应收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资产出售对盈余管理有显著影响。这就说明在盈余管理中资产出售已经成为当前上市公司的一种盈余管理手段,这为盈余管理手段的转变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预约披露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在实践中,上市公司的预约披露时间并不必然是实际披露时间,这就出现了披露时滞问题。当上市公司盈利状况比较好时,往往倾向于提前披露;盈利状况不好时,往往倾向于滞后披露。以往的研究大多探讨了盈余水平的高低及每股净资产的大小,或盈余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与披露时滞的关系,没有考虑盈余质量问题。本文以盈余质量为切入点,研究盈余质量与年度报告披露时滞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由主营业务利润与利润总额比指标反映的盈余质量越低、应收账款周转率越低的公司倾向于晚披露年报,收益稳定性指标反映的低质量公司倾向于比预约披露日延迟披露年报。  相似文献   

11.
决定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盈余预测质量的关联因素主要包括董事会结构、审计委员会独立性、管理层激励契约、外部因素,其中,涉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外部独立审计等因素.此外,还可以将影响管理层盈余预测数量和质量的因素划分为公司治理因素、激励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三个层次.认识上市公司管理层自愿盈余预测质量的机理要注重以上诸多因素中的可控风险因素和非可控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网络财务报告(简称IFR)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了一个新渠道,为公司管理层和财务报告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讨中小板上市公司自愿实施网络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公司规模和行业类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也和现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3.
在调整基于盈余反应系数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与最高决策者相关的研究变量,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7年的经验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最高决策者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二职合一与盈余质量负相关;董事长或总经理在本公司领取报酬与公司盈余质量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性,且有行业差别;董事长或总经理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与公司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但有行业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盈余波动是评价会计盈余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本文基于盈余构成视角,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总盈余波动以及剔除盈余平滑后的真实盈余波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得出,总盈余波动和真实盈余波动均与公司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剔除盈余平滑后盈余波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公司价值进一步降低;真实盈余波动价值相关性更强,更能有效地反映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2—2014年沪市和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进一步将样本按照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交所上市企业和深交所上市企业进行了划分,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这表明,提高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对抑制盈余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2年退市制度变革后沪市第一家暂停上市公司*ST轻骑为分析案例,研究了制度变革对公司扭亏行为及路径选择的影响,并检验了扭亏效果。本文研究表明,退市制度变革促使公司在扭亏路径的选择上努力实现主营业务的扭亏,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扭亏公司后续的盈余质量,关联关系和政府支持是资产重组扭亏路径顺利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7~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季度样本数据,检验了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业绩预告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自愿披露与预告质量显著相关。相对于强制披露,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精确度、准确度和及时性都显著提高,而且自愿披露的信息关注度也更高,能够受到更多分析师的跟踪,这些都说明自愿披露的业绩预告能显著提高信息质量并得到分析师市场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小农技术创新采纳受供需双方相互作用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小农技术创新采纳的研究较少考虑供需双方的关系。商业模式可以连接供需双方,所以本文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出发,采用非概率抽样策略对10家农业技术供应商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智慧农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等领域的文献考察农业技术供应商的商业模式,探讨影响小农技术创新采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小农有潜力为以他们为目标客户的农业技术供应商提供宝贵的市场机会;农业技术供应商的价值主张需要兼顾投入和人力资本才能吸引小农;农业技术供应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小农的问题,因此必须扩大关键合作伙伴关系;农业技术供应商提供完整的产品服务系统会促进小农技术创新采纳。  相似文献   

19.
薪酬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为上市公司制定良好的薪酬制度,使经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从而提升公司价值。我国引入的薪酬委员会制度能实现该目标吗?文章选择2002--2006年上市公司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作为研究样本,就有效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理论对薪酬委员会制度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越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越低;(2)公司相对业绩水平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尤其是相对业绩较差的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显著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度;(3)市场化进程也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市场化程度高(低)会显著增强(减弱)薪酬委员会设立对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制度的自愿设立更符合经理人权力理论,薪酬委员会的强制设立在短期内并未对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信托创新的采纳与扩散机制。信托创新是一个发展、采纳和扩散的动态过程。扩散是建立在采纳的基础之上,扩散是多个信托机构采纳创新的结果和表现。二者都表现出竞争性、战略性、动态性、信息性的因素影响特征等。信息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促使潜在竞争者可以通过模仿来实现创新采纳,从而导致原先的创新逐步扩散,形成整个行业的创新。本文最后还对信托创新扩散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