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色GDP”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GDP指标是联合国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巾的总量指标之一,从我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化过程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向MPS和联合围制定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并存的混合体系转变:第二次转变是从混合体系向SNA转变.主要集中在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2.
朱启贵 《财贸研究》2004,15(6):27-30,97
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分析和政策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统计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工作者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不仅推动了我国统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提出国民经济核算的平衡原则,消除了理论与方法上的误解;创立社会劳动价值论,奠定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提出国民大核算理论,明确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方向;整合MPS与SNA,丰富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姚家庆 《江苏商论》2013,(12):67-70
1993年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修订版2008SNA目前已经由联合国公布,2008SNA在金融核算方面对1993SNA作出了重大修订,其中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完善和发展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金融工具在1993SNA和2008SNA两个版本中的分类以及核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体现出2008SNA在金融工具方面对1993SNA的继承和发展,并总结出此次金融工具修订的主要特点,为中国金融核算体系的修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PS)与国民帐户体系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两大体系。由于两大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均不相同,衍生出来的经济指标也有所不同。美国、香港采用的是以SNA核算体系为基础的经济指标体系,而我国起步较晚,1985前基本采用计划经济的经济统计和指标体系,1985以后逐步采用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目前,相关的经济指标体系仍在建立过程中,并带有明显的过渡期特征。本文主要以美国、香港的经济指标体系为例,分析介绍西方经济指标体系,重点介绍与外经贸有关的经济指标体系,并对建立中国外经贸指标体系提出一些粗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民经济账户以生产核算为起点,经过对收入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金融交易等经济流量的核算,最后归结为资产负债的存量核算。从国内核算角度看它主要由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三大类账户组成。本文以联合国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为蓝本并辅之于一套国民经济模拟数据,对国民账户中这三大类帐户的功能进行解读。正确解读国民经济账户,可以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收入分配及消费、积累、资产负债等的脉络把握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陈汉琪 《商业科技》2008,(32):338-339
国民经济账户以生产核算为起点,经过对收入分配及使用、资本形成、金融交易等经济流量的核算,最后归结为资产负债的存量核算。从国内核算角度看它主要由经常账户、积累账户、资产负债账户三大类账户组成。本文以联合国编著的1993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为蓝本并辅之于一套国民经济模拟数据,对国民账户中这三大类帐户的功能进行解读。正确解读国民经济账户,可以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收入分配及消费、积累、资产负债等的脉络把握得更加清晰和准确。  相似文献   

7.
李金华 《财贸研究》1998,9(3):60-62
<正>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曾向世界各国推荐过三个大的统计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和《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其中的SSDS曾对全社会健康服务的核算范围作过推荐性界定。SSDS认为:社会成员的健康状态一部分决定于其生活的环境和经济条件,一部分决定于其自身的体质和病史,还有一部分决定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所以,卫生健康核算应该包括如下一些内容:有关健康状况,各种疾病和伤残发生情况的资料;预防、减轻和治疗疾病中应用效果的资料;供应给医  相似文献   

8.
国民核算模式服务于特定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体系.本文试图沿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时间脉络,了解和评析反映经济运行全貌的国民核算模式及发展进程,我国国民核算发展史表明我国是在逐步扬弃MPS,学习SNA的基础上建立2002新国民核算模式的,并与之基本接轨.但如何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核算模式,成为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宏观经济调控与管理的重要依据。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经历了恢复期、改革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有力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转轨与发展。统计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不断探索与创新,在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方面作出了贡献,完善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原则和核算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民大核算思路,推动了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变迁。我国未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经济核算为基础,建立涵盖社会资本、资源环境、隐性经济、人力资本、国民卫生、代际公平、科教等人类生存与发展诸方面要素在内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于泽  王丽文 《商业时代》2008,(12):30-31
本文针对统计工作者使用数据资料测算生产率(增长)时常出现所得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提出了将生产率增长测算与SNA(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法,并分析了实行这一方法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为实现这一方法国内统计机构应做的各项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