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民工荒”的连年出现和刘易斯拐点的临近,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2011年,“民工荒”现象不仅愈发严重,提前到来,而且扩散到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不少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从法学的角度研究“民工荒”现象,剖析农民工的“权利荒”,对于系统构建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机制,化解“民工荒”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春节以来 ,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现象 ,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民工荒”反映了经济发展和资源供给的矛盾 ,值得深入思考。本文分析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及折射出的现象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年初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出现“民工荒”现象.媒体便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学界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半年多过去了。同“民工荒”未能马上缓解一样,“民工荒”问题仍是媒体和学界的热门话题。“民工荒”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深层的原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警示?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民工荒”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阶段性的特殊现象,对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重要影响.从经济法的角度剖析我国“民工荒”现象,对于从宏观经济视角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村》2004,(5):41-41
今年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热门话题。那么,“民工荒”现象到底说明什么呢?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它折射以下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初开始,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原本农民工打工的热点地区先后出现招工难的问题,由于程度严重,被有些媒体称为“民工荒”现象。这与早先出现的、持续了近二十年的“民工潮”现象形成鲜明反差。虽然“民工潮”与“民工荒”表现出来的结果和影响不一样,但它们都是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问题的深度经济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民工荒”现象的出现以及问题的提出。近一年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民工荒”席卷中国一些主要工业领域和出口省份。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为改革开放后少见,且目前势头似不见减弱迹象。  相似文献   

8.
从“民工荒”现象看农民市民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巧玲 《农村经济》2005,(6):120-123
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没有得到保障。而要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待遇,最根本的是要给农民以市民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换。因此,实现农民市民化是解决“民工荒”的关键,而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地涌入城市谋生,“农民工”成为公众经常关注的一个名词,在大量农民工为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随着“农民工问题”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稳定、民工潮与民工荒等社会难题,如何有效破解“农民工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文章拟就农民工问题的现实挑战与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工荒、福建民工荒,浙江民工荒,深圳、广州超过10万的职位空缺,武汉开春缺民工10万,民工荒成了各媒体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不仅是沿海地区、劳务输入大省呈现民工荒,就连劳务输出大省也在喊民工荒。在民工荒的同时,就业形势也显得严峻。2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发布《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消息称,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该消息称,“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这边在喊民工荒,企业…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民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继中国东莞地区2004年春节过后首次出现"民工荒"以来,近几年这一现象扩展区域速度较快,甚至连民工输出的区域(如重庆、四川)也不同程度地闹起了"民工荒",且还有愈演愈烈之态,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文章从薪酬管理的视角分析了"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的漏洞,基于此,提出了解决"民工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由“民工荒”引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桢  李轩 《农村经济》2005,(12):101-102
市场条件下的劳动供给取决于利益最大化原则和价格对供求关系的调节,有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下,产生“民工荒”现象,意味着农民工的工资决定机制存在问题,而平衡劳资关系的博弈机制则是工会组织。因此,本文认为,农民工工会组织的缺失和功能性缺陷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民工荒”的出现或许是大好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珠三角等地"民工荒"的出现,多数偏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在笔者看来,"民工荒"的出现,对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大好事。"民工荒"是迟早都要到来的事情,迟来不如早来。任何一个国  相似文献   

14.
打开手机早报,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图画,画面标注着“心疼我的儿,不再出远门”。说的是农民工为了家人团聚,再不去城里打工。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春节过后的“民工荒”一年胜似一年,今年“荒”的程度尤为严重。种种迹象表明,民工荒有可能至此“荒”下去,由此可能颠覆已经形成的经济及社会治理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 ,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但是近期出现的“民工荒”现象 ,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重新思考。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个视角分析和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民工荒"现象出发,结合其特殊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1、“民工荒”反映的是整体短缺而非仅熟练工短缺,是全面而非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现象。从企业类型分析,缺工的主要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相似文献   

18.
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现象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民工潮”,今朝“民工荒”。本文认为劳资关系紧张,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是出现“民工短缺”的根源,国家扶持“三农”政策的效应是出现“民工短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缺”的导火索,内地省区改革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吸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等也是形成当前缺工的一个重要原因。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根本是调节劳资关系,一视同仁地改善民工的工资待遇和劳动条件;关键是加强对农民工输出的政策引导,适时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9.
“民工荒”现象及其解决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新 《农村经济》2005,(5):116-119
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构筑和谐的劳资关系是解决“民工荒”的出路,并分析了企业和政府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蔓延到全国其他地区,甚至在劳动力输出的中西部省份,也出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这个现象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