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视纪录片的本质特征,是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人类生活的表现.以纪录片栏目为代表的电视纪实风潮曾经波及各个领域,在我国电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直到现在,纪录片仍然是衡量一个电视台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电视纪录片与纪录片栏目之间明显存在着差异性. 电视纪录片与纪录片栏目的共同点是:纪录片既是一种节目形态,又是一种创作形态.电视纪录片是一种选择的艺术.选择体现了编导者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运用电视纪实手法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综现今天中国的电视屏幕,可以说是热闹非凡,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档的电视连续剧,群星荟萃的电影,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还有电视纪录片。中国电视纪录片自20世纪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已经完成,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更催生了一系列优秀的纪录片栏目,像《生活空间》、《纪录片编辑室》等。然而1996年以后,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向低谷,当年的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虽然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收视率普遍比较低,但是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 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国冬 《魅力中国》2010,(35):301-302
电视纪录片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尤其是文化实力,中国电视纪录片亦是如此本文通过阐述人类学与纪录片的简明关系,运用举例的方式论述对所见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理解和看法,并以此为载体,进而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人类学内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4.
人物档案李汝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任大连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摄像师。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  相似文献   

5.
从百余年前的第一部纪录片,即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大门》诞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纪录片的发展方兴未艾。我国在建国后也曾迎来一段电影纪录片的辉煌创作时期,进入80年代特别是随着电视的普及,纪录片在电视领域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90年代后,伴随着电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化走势,纪录片的身影逐渐淡出了主流。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纪录片创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电视产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电视工作今后在纪录片创作道路上该如何去把握呢?本有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秦建钢 《西部大开发》2010,(2):205-205,214
中国电视纪录片火爆场景大势已去,收视率逐渐走低。从高到低这样一个转变还是值得纪录片理论工作者深思的。本文试图对目前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在题材选择、叙事风格、社会属性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进而对我国电视栏目纪录片这种杂糅的新型节目形态的特性进行探讨阐述。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基本属性是相同的,真实性是其本质属性。因此,称电视专题片为电视纪录片,是恰当的,合乎电视纪录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历经百年积淀的纪录片,随着科技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创作理念。纪录片创作中运用情景再现、摆拍补拍、动画特效等故事化的拍摄手法,已经成为当今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一种共识,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普遍思路,即纪录片的故事化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9.
姚松涛 《魅力中国》2009,(20):44-44
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本身来说,画面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相对画面而言,声音就不像画面那样被人肯定。纪录片的创作中对声音的争论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纪录片的声音大体可以分为音响、音乐和解说词,解说词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韩淑艳 《理论观察》2008,(4):179-180
电视纪录片也叫电视专题片,它是一种视听结合的产物,主要由画面、解说、音乐、音响、同期声、字幕几要素组成。可以说,一部电视纪录片的成功与否与这几要素的协调配合密切相关,而解说与其他几要素的相依相合则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那么,应怎样为电视纪录片解说,简单地说只有十个字,贴切、吻合、适应、融合、谐调。  相似文献   

11.
杨洁 《新西部(上)》2009,(9):153-153,140
本文以电视纪录片<圆明园>和<南京>的创作为例来探讨故事化再现在史记性纪录片中的应用问题,以及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二要注意故事化不能随意夸大.  相似文献   

12.
陈瑜东 《魅力中国》2011,(7):256-257
纪录片栏目化是电视媒体在发展进程中创新的一种节目形式,也是国内纪录片在大众传播时代发展产生的特有生存方式。纪录片栏目化具有栏目定位明确、制播周期固定、播出时间连续、收视群体集中等优点。特别是节目本土化的特色和故事性强的优势,更容易在观众的心理产生共鸣,形成固定的收视习惯.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的纪录片创作主要是以体制内的创作为主要形态。从目前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体系发展趋势看来,纪录片栏目走商业化的道路是正确的。一些地市级电视台在纪录片栏目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单一的商业模式或纯纪录片的模式,长远看来,这些运营方式并不适合地市级电视台的运作,只有将节目的艺术性和栏目的商业化相结合,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纪录片栏目的运营体系,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本文对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主要以清远广播电视台的纪录片栏目化运营实况为例,从当前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运营体系的现状入手.对今后地市级电视台纪录片栏目化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所谓纪录片就是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它具有极强的真实性。纪录片大师伊文思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从这一含义上说,纪录片又具有很强的文献性。这种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具有文献价值的影视节目有着永恒的魅力。电视纪录片是一种特定的体裁和形式。它是对社会及自然事物进行纪录报道的非虚构的录像节目,纪录片直接拍摄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事件。基本的叙事报道手法是采访摄影,即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用挑、等、抢的摄影方法,纪录真实环境、真实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目前国内纪录片创作…  相似文献   

14.
郭境 《魅力中国》2009,(22):184-184
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政治文化、精英文化日益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后来居上的大众文化,媒体为迎合观众的快感和消闲需求,电视纪录片也越来越趋向于娱乐化。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东方卫视的《东方全纪录》等栏目,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克服了以往纪录片过于"精英化"、艺术性"而可视性不足等弱点,强调电视记录片的可视性强,好看;有戏剧冲突,耐看。节目更有趣、更幽默,更多的娱乐元素被引入到记录片中,大有电视记录片娱乐化势头。记录片叙述的故事生动、典型、打动人心,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是娱乐化的时代需求,也是纪录片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是一种具有独立片种意义的影片,诞生于19世纪20年代。纪录片的产生让人们更加客观、更加全面检视我们的生存环境。然而,单纯的纪实性纪录片已经无法适应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纪录片中娱乐因素的应用在市场化的引导、消费大众的审美潮流、电视娱乐的消遣功能的刺激下兴起,改变了传统纪录片枯燥乏味的说教模式,增添了娱乐、幽默、戏剧性等元素,让受众在记录片的叙事、声画处理以及对纪录片观念的认识上,都打下了鲜明的印记。娱乐因素的应用也带来了纪录片经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扩大。同时,由于纪录片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又要求纪录片的制作不能是单纯的娱乐消遣功能,更重要的是其纪实说理能力,因此纪录片中娱乐因素的应用要适度,纪实才是纪录片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姚爱群  郭菊 《黑河学刊》2005,(1):107-108
电视纪实片随着它的出现,一发而不可收拾,人们越来越喜欢这种电视体裁。其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对拍摄内容的取舍。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以及美学风格的体现等多方面,以及由于导演的手法不同而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而使纪录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县级台站将电视纪录片这种形式致力于纪录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征,从内容到形式的表现顺应了大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余静 《魅力中国》2010,(21):77-77
随着外来影视剧的大量涌入,字幕翻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具体分析电视记录片的字幕翻译。纪录片作为影视剧目的一种形式,有着自己的特点,本文着重探索纪录片字幕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芮群伟 《环球财经》2012,(6):116-117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引来一片叫好,电视台的收视率也提高了很多。这事有点奇陉,按说如今谈吃色变,食品安全不断出现问题,连自来水部让人惴惴不安了,缘何这样一部介绍各地风味美食的纪录片大受炊迎?我没有看全这部纪录片,也知道其和一般的电视美食拦目不一样。美食文化从来都是一分为二的,一块美食,一块文化,这部纪录片其实说的是文化这一块。  相似文献   

19.
张良  来东晓 《魅力中国》2011,(1):166-166
当今时代被称为电视日常化的时代,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和社会化进度的日益加快,从某种程度上改变着社会的生活节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电视发展中,纪录片的地位和功能已经越来越凸现出来,涌现出了一批以又一批优秀的作品,给观众留下了较为深远的印象,在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史上正产生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聂雪冰 《魅力中国》2014,(20):286-286
2008年,纪录片《美丽中国》上映了。虽然到现在已经隔了有好几个年头,但如今看来,对于当下的电视纪录片来说,它依旧值得我们再次深入思考。大型纪录片历时长达4年的拍摄。使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航拍、红外、高速、延时、热敏摄像技术和水下摄影技术,记录了大量珍贵、精彩的画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立体角度.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真实性和纪实性是很重要的方面,因为它要向人们展现最真实的世界,这是一部记录片的基础。而更加重要的是.纪录片向我们呈现出的思维型和审美性.这是纪录片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