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欢 《新经济》2014,(19):74-7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知识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机会,也给中国企业带来更大挑战。“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出路!”已然成为现代企业的金科玉律;“企业必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也已成为无数企业家的共识。以“关注经济发展热点、报道经济前沿、追踪经济动态、介绍经济历程”为宗旨的《新经济》杂志社,一直以来都时刻保持对财经动态敏锐的触角。本期编辑来到位于深圳横岗西坑社区的乔丰科技实业(深圳)有限公司,采访了公司董事长刘海杜先生,倾听了解他在行业管理创新方面的感悟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李劲 《经济前沿》2006,(7):I0001-I0002
我市第四次党代会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深圳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我们党执政基础的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线指挥部”,如何在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中发挥好作用,是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深圳经济是个“谜”.关于这个“谜”社会上流传着许许多多的传说与解释.1996年是深圳经济发展历程上很不寻常的一年,似乎向人们揭示了某些本质的东西,澄清了许多的“迷雾”,让人们从传说回到了现实.  相似文献   

4.
深圳的旅游业曾经辉煌过,以后还是否能辉煌,如何辉煌?有关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乐观的。深圳曾以全国副省级市第一名的高分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随后,该市又根据经济特别是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势态,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花更艳、城更美、气更顺、命更长、客更多”,努力把深圳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乃至世界旅游名城。而深圳植物园的绿色、植物、化石等“精品”。就充分应验了这一发展目标。深圳仙湖值物园是以旅游为主、科研科普为辅的风景植物园。始建于1983年,1988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5.
深圳的战略规划者们清醒地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是深圳的希望所在,后劲所在。深圳要在产业升级上走在全国的前面,就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深圳的经济特色和第一经济增长点。”本文即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状况,特别是科技人才状况、结构、特点、运作机制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人才状况据新近出版的《深圳高新技术全书》上登载的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共计166家,涉及到计算机软件、现代通信、微电子及新型元器件、现代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激光、环境民生态工程、都市三高农业、真空技术及其它…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成立于1984年,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设立在深圳经济特区的一个办事机构,也是代表四川的形象窗口,主要职责是对宣传,搜集信息,招商引资,开展经济技术合作。 18年来,“川办”全体工作人员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围绕“支持企业,服务乡亲,促进川、深、港的经济合作”这一工作主题,充分利用深圳毗邻港澳地区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项目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经历近10年的酝酿期。1992年12月24日深圳地铁1号线投标,铁三院一举夺魁。在此期间,铁三院先后抽调大批技术精英云集深圳,陆续完成了多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1998年8月 22至24日,铁三院编写的《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地铁可研最好版本”、“符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内容齐全、数据翔实、方案可行”,使深圳地铁成为全国地铁审批解冻后,第一个获得批准的项目。 1999年5月5日铁三院成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总体总包…  相似文献   

8.
一、深圳的旅游业与经济市委书记张高丽在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要“把深圳定位于花园式、园林式、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副市长郑通扬在今年的全市旅游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决心“把深圳建成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旅游名城”.建成国际旅游名城需要进一步发展深圳旅游业和提升深圳园林档次,形成规模优势,整体优势.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经济的发展充实了旅游业的元  相似文献   

9.
到了200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就已经20年。面对这个中国发展最快的经济特区,面对这个南中国海边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城市,20年的回顾总有许许多多的“入口”。比如说“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草更绿,花更多”的城市环境等等,但说来说去,最终还是要说深圳人。因为深圳首先是深圳人的,是深圳人在营造着这个城市,同时,就象梁晓声《深圳随想》中说的:“仿佛,深圳像一所学校,它教育出另一种当代中国人……”他还说:“有时我主张或赞同什么,往往会说:‘深圳便是这样的!”有时我抵触或反对什么,也往往会说:‘能像深圳…  相似文献   

10.
一、深圳罗湖区商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改革开放给深圳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1980年到1998年的近20年时间里,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35.2%,职工年平均收入增长18.1%,其增长幅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创下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效率”。分析深圳经济成功的原因,发达的商业功不可没。罗湖区是深圳商业的起源地,也是整个深圳商业的重中之重(从社会商品零售额、商业机构数量和商业从业人员上看,罗湖均占整个深圳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湖商业发展状况直接…  相似文献   

11.
敢为天下先,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保持蓬勃生机的致胜“法宝”。其创新主要表现为:知识资本化及资本人格化,把优秀的人力资本吸引到深圳来;产权主体的市场化与投融资体系的多元化,推动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的观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深圳企业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开创出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在发达国家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际间科技资源配置,大胆闯出了一条全新的“内引外联“式的开放、高效、快捷之路。  相似文献   

12.
黎利 《经济前沿》2002,(9):U014-U015
深圳的旅游业曾经辉煌过,以后还是否能辉煌,如何辉煌?有关人士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乐观的。 深圳曾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随后,该市又根据经济特 别是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势态,把发展目标定位为“天更蓝、水更清、地 更绿、花更艳、城更美、气更顺、命更长、客更多”,努力把深圳建成 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乃至世界旅游名城。而深圳植物园的绿色、植物、化 石等“精品”,就充分应验了这一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A.未来发展的定位在特区创建初期,国家对深圳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这座现代化城市再次思考它的发展战略时,重新确定深圳的定位尤为重要.江总书记对深圳特区发挥四个作用的指示,是确立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基本依据.结合深圳已具备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其定位应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总体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考验。会展经济在深圳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其对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有目共睹。本文从深圳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会展经济在深圳发展中的作用做以探讨和分析,以期说明会展业对深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视角》2006,(10):56-56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结合深圳的实际.高屋建瓴,描绘了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路线图”——着力实现“六个创新”.力推循环经济发展。一、发展理念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四个“难以为继”的前提下.实现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转变,立足于现有条件,坚持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要树立新的资源观.在十分珍惜现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重视开发和利用制度创新,投资环境、地缘优势,改革开放、人力资源、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无形资源。要立足于长远和战略,戒除急功近利思想。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声誉,认准一条路。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周宇 《经济导刊》2006,(12):40-42
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这是深圳一次意义深远的发展模式的转变。2006年8月的美国《时代》周刊,将目光投向了深圳的转型。在其题为《深圳的诞生与再度辉煌》的文章中直言:深圳今天面对的转型问题,整个中国经济也将会遇到;深圳目前正在做的是整个中国也必须做的事情;深圳  相似文献   

17.
《经济前沿》2001,(8):72-73
深圳人曾经在全国创造出无数个第一。如今随着宽带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深圳人已尝试在家里轻按几个钮就享受视频点播,通过视像会议与远隔大洋的异国商业伙伴进行商业谈判,使用远程多媒体教学与千里之隔的名校学生一起接受名师们的谆谆教导……宽带网正在打造一个深圳新平台。“宽带深圳“已成形 深圳,这个经济相当活跃的城市,数年前即对宽带产生需求。此后热望逐年递增。以“敢为天下先”闻名的深圳人,在向信息高速公路前进的过程中再次领先,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宽带雏形城市之一。 一般而言,满足互动多媒体应用的城市宽带网络建设,包…  相似文献   

18.
曾贵 《广东经济》2010,(8):25-29
深圳是我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的城市,集群发展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显著特征,也是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提出,  相似文献   

19.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总被引:71,自引:10,他引:71  
深圳发展过程是同全国,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等区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深圳发展的历史,现在与将来都同珠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发展密切相关,深圳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同珠江三角液区域极为密切的资金,技术,人才(包括劳动力)以及市场方面的广泛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过去深圳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深圳持续发展,实现第二次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深圳的发展离不开它所紧密依托的区域即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本文从深圳同珠江三角洲及香港两个层面,通过区域经济联系强度量化指标以及投资及旅游联系等实际测度了深圳对外区域经济联系状况,进而提出深圳加强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广东经济》2012,(9):59-59
8月15日,省政府通报了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情况。据了解,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因再度“黄牌”,被取消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资格。这是省政府对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展考核两年以来开出的首张“红牌”。在2011年度产业转移目标责任考评中,汕头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因为考核排名靠后被给予了“黄牌”警告。其中,因连续两次考核排名均列末尾两名的深圳南山(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被摘除了省级园区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