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德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尼采说过一句名言: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一百多年来都在激励着世界各国的人们: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地努力,你的理想、你的价值总会发出光芒!而在梁宝的心目中同样想——是金子总会"开花"!因为他的"金子"是种在土壤里的中草药:莪术、牛大力、红桃K、凉粉草、草果、板蓝根等等。他用了多年的心血,在素有"黄金之乡"的广西凤山县,种下了满山遍野的"金子"——中草药。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哲学家、诗人、作家尼采曾说过一句名言:是金子埋在哪也会发光!这话很好的诠释了隆安县丁当镇俭安村的韦金焕的经历,她从一个打工妹到装饰工程公司老总,再到农业企业家,一路过来,永不言败。最后人如其名,成了一枚闪闪发光的"金子"。  相似文献   

3.
苏坤阳 《致富之友》2009,(10):74-75
在《黄金三部曲》的作品中,作者令人意想不到的采用黄金作为创作材质。这个作品从"是金子总会发光",到"中国金币",再到"黄金粪",似乎构成了一条隐形的"黄金"生长之路。在《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件艺术作品里,艺术家以一种还原过去的手法,在审视者黄金的意义。设想一下,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黄金,也不知道它的价值,将它还原至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位学者在谈到农业问题时,提出:"不学点石成金之术,只要学会点金成土之术。"为何?他说:"我不怕天下的金子尽变成土,我只怕天下的土都变成金子;倘若天下的土尽变成金子,那么,我倒真要冻馁而死了。"此语颇有见地,令人深思。金子和泥土在地球上自有相对的比例和平衡,如果把普天下的所有泥土都点化成金子,其后果不言而喻。学者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农本思想,呼唤人们要重视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下,人们时土地掠夺性经营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据资料显示,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质缺乏,沙化碱化严重,土地肥力呈下降趋势。农技  相似文献   

5.
时值深秋,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的吉林省处处呈现"金子铺满黑土地"的景象。据介绍,吉林省今年播种玉米5800余万亩,在喜迎丰收的同时,农民们都盼着粮食能卖个好价钱。  相似文献   

6.
正许继元把他返乡创业的品牌注册为"黄金鸭",是因为他家乡的土地下埋藏着金矿,他养的鸭子就是在"金子"的熏陶下长大的;而许继元自己的青春,也是用含金的家乡山水书写的!他2003年离乡求学,2006年大专毕业后,历经10年的理想探求,平淡度日;直到2016年决定返乡创业,创出了"黄金鸭"品牌,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个广为流传的“点石成金”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穷苦人遇见仙人吕洞宾,吕洞滨因怜悯他,用手指向一块石头,那石头就变成了金子。可是这个穷苦人不要金子,却恳求吕洞宾教授他点石成金的本领。文学理论家胡寄尘曾以这个传说为素材,编写了童话“新点金术”。他通过文中主人公之口,提出“不学点石成金之术,只要学会点金成土之术”。为什么?胡寄尘说:“我不怕天下的金子尽变成土,我只怕天下的土都变成金子。倘然天下的土尽变成金子,那么,我倒真要冻馁而死了。”他借这个故事阐发自己的农本思想,呼吁人们要重视自身赖以生存的土地。时下,人们对…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时期,信心是一颗"定心丸",也是一针"强心剂"。越是惊涛骇浪,越需从容不迫。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恐慌和焦虑在所难免。倘若真的慌了手脚、丧失理性,不仅会坏了大局、加剧疫情,更容易丧失信心。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信心比金子更重要,不能缺了那股子气儿和劲儿。  相似文献   

9.
人才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本文阐述了北大荒农垦集团宝山农场有限公司以"宝山一家亲"党建品牌为引领,扩充品牌优势,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队伍梯队建设,本着"突出专长、培养能力、人尽其才"的原则,针对每名年轻干部所学专业、爱好特长及自身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材施用,促进青年人才尽快成为发光的金子,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小岗村有两面旗帜,一面是大包干,在全国农村改革中是排头兵,而且这面旗帜直到现在还高高飘扬。第二面旗帜就是沈浩,他在小岗村整整干了6年,一心为小岗人民服务,最终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们共产党员一面鲜艳的旗帜。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笔者走进小岗村,遇到一位故事颇多的人物——"老金子"。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日益凸显,吸引了各种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进军"三农"领域,由此催生了一批对"三农"事业发展有热情、有理想的新农人,他们来自社会各行各业,有文化、有胆识、有抱负,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日渐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什么吸引了这批新农人积极投身农业?新农人能够在未来农业发展中淘到金子吗?怎样才能成为现代农业的  相似文献   

12.
正农村有什么?有土地,有资源,有绿水青山。从古至今,在老农的眼里,"土地是可以刨出金子的。"然而,想要让农民富起来,传统的靠天吃饭、靠农民自己的经验吃饭早已不合时宜。要致富,就得让每一个农民融入到产业化的进程当中来,让他们成为产业链上的一环。  相似文献   

13.
如何化解支农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冲突"?山西大同市农信社通过"定位子、挖金子、扎根子、拓路子、堵漏子"巧布支农局,实现了服务"三农"和自身效益的双丰收一直以来,农信社服务"三农"与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冲突"为业内人士热议。怎样将农信社的"双重目标"统筹起来,实现"社农"双赢?大同农信社系统"五子"布局助"三农",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找准市场"定位子"近年来,山西大同市以"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种养业、农村  相似文献   

14.
正她是《雷雨》的第一任"四凤",是《日出》的第一任"陈白露",她主演过《原野》中的"金子",她是著名的中国籍美国人沙博理的妻子……她是来自桂东侨乡容县的女子——凤子。天才的话剧演员凤子,广西容县人,原名封季壬,故又名封凤子,曾用笔名禾子,是我国著名的话剧艺术家及戏剧理论家。1936年复旦大学毕业前,凤子已参加复旦剧社。复旦剧社是留学哈佛、专攻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春回乡下老家,年愈八旬的一位老辈问了一问题:现在国家还有官仓否,还有官粮否?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家讲了一个民间故事:抱金而亡——大意为过去有一财主积攒了很多金子,但无存粮,遇大灾之年,无粮可换,最后守着金子饥饿而亡.由此深感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6.
美国西部淘金热中曾出现过“淘金路边卖铁锹”的现象:在络绎不绝的淘金者中,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而至,都希望能够淘到金子,结果有发财的也有落魄的,大多数人空手而归,但淘金路边卖铁锹、食品和牛仔裤的商人,甚至卖茶水的老太婆,却始终是赚钱的。不知怎样淘金子,不会识别金子,并不妨碍在“淘金热”中发财。一位商界奇才谈成功之道,也出过一道考题给大家: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争先恐后地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道,你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有人说游过去。他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始营运淘金者?这位商界奇才…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绥滨农场在绿水青山中掘到了一桶桶的金子。这里有黑龙江,这里有大农田,这里有大生态,从这里出发,激活任何一个"绿色细胞",打破粮食增产瓶颈向绿色生态要效益,大力发展农业体验游向休闲农业要效益,塑造宜居生态环境向美丽乡村要效益,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兴场  相似文献   

18.
智慧快餐     
<正>"三只手"出自古罗马喜剧"三只手"一词,源于古罗马喜剧《一坛黄金》。该剧第四幕中,老吝啬鬼龙克里奥丢失一坛金子,他怀疑仆人。仆人伸出两只手给他查看,他不甘心还要看"第三只"。于是,"三只手"成为小偷的代名词。将小偷称为"三只手"还有一种中国版的说法。北宋年间有个神偷行窃从不用工具,一次他为同行献艺,在众目睽睽之下挨近一人,双手高举就将这人兜里的银子掏了出来,好像身上还有一只手似的。在场的同行惊叹不已,敬送绰号"三只手"。(摘编自《文史天地》)  相似文献   

19.
水稻大田杂草常见有14种,其中恶性杂草有稗草、鸭舌草、水莎草、矮慈菇、干金子等。其化学除草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旅游业已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对于以畜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大草原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传统生态与民俗文化极具特色。一旦将畜牧业融入到旅游业,草原将成为"绿色金子"。然而目前草原的畜牧业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财政自给率低、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因而寻求联合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可选的出路。本文站在发展草原牧区经济的角度,力求找准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契合点,克服草原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制约因素,找到畜牧业融入旅游业的路径,最终实现草原畜牧业与旅游业的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