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体系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思想表明,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动力和根本目的.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长期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因而党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统领党的执政理念、干部队伍建设、执政制度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这表明,圈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党将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邢雷 《理论观察》2005,(5):26-27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领导干部执政观念和执政能力是党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党员领导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决策观、经济观、群众观、政绩观、人文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执政回应能力建设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起点和逻辑起点。执政的现实规定性,即国情要求回应能力;执政的时代规定性,即世情要求回应能力;执政的价值规定性,即人民要求回应能力,这三个方面的回应能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回应能力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建立科学的执政方式和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巩固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囊括多个方面,但在当今我国社会转型、矛盾多发和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最主要方面是,在党建问题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改进社会管理,化解矛盾和风险,提高社会力量的整合能力,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廉洁从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基层领导干部而言,提高执政能力实质就是提高落实能力,因为他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直接组织和实践,他们面对具体群众,面对具体问题,并负责具体的传达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也关系到干群关系和一方的兴衰。  相似文献   

8.
顾钱江 《当代陕西》2004,(10):13-13
9月27全文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中国共产党“怎样执政”的问题提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解决的就是中共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机制问题,已经触及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其长期的执政实践经验表明,坚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陈凤姣 《宁波经济》2005,(1):8-10,28
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历来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息息相关,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连。统一战线具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特有优势,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善党的执政体制、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丰富党的执政资源、优化党的执政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做出了重要部署。现将《决定》第四部分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宏英 《发展》2004,(12):45-46
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是我国政权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党所处的地位、所肩负的任务的内在要求.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陈鹏键 《宁波经济》2004,(10):10-13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对执政能力建设是比较关注的,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更需要我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我们不仅要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和能力建设的内涵,更要从增强执政理念、把握执政规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党的制度规范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工作》2004,(10):4-1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5.
自政党政治出现以来,执政安全问题就是所有执政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已由最初的革命党转变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连续执政六十多年。在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其执政地位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压力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执政安全,进行了广泛政治探索与实践,并从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在目前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利益群体分化严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威胁。因此,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在于:整合社会中日益分化的利益群体,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琛 《发展》2006,(9):97-98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整概念,并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固本强基的伟大的战略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特点、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①党成立90多年来,围绕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代主题,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持久的、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仅提高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自觉性,而且激发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历史雄辩地证明,搞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及取得各项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七·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认真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深入分析和研究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这个重要讲话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加强学习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积累的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开放》2005,(2):1-1
<正> 和谐社会建立的过程也是利益再度调整的过程。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利益整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对十六大关于建设"更加和谐社会"认识的深化。也意味着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本质的认  相似文献   

20.
依法执政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半个多世纪执政的经验以及其他国家政党建设的经验而做出的历史性抉择.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既要从整体上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提高作为个体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新时期落实依法执政理念,加强党依法执政的能力,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和以法治国相统一,正确处理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的关系;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