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手段,而政策规划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它主要以当前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条件,按照未来一定时期预测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用未来手段解决当前问题。但由于未来不可预见、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所以政策规划的结果往往不能十全十美,存在一定的“缺口”。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正处在由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几乎所有重大改革措施都是通过公共政策来推动的。公共政策,顾名思义是指公共领域里的行为规范、准则或指南。从比较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在中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是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都出现价值偏离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纠正这些偏差,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禁猪令”事件告诉人们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政策内容不合法、政策制定程序不合理等。因此,我们就必须从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强化政策制定中的监督等方面入手,规范政府的政策制定行为,从而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5.
勒平 《北方经济》2008,(7):61-62
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换言之,"一项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那项政策不让一部分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占有它们".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称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文章从公共政策的系统要素和过程两方面来考量其制度变迁的进程,分析其繁荣发展和逐渐衰败的内因以及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期得到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企业战略转型的“三重缺口”与动态机制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资源缺口、能力缺口、文化缺口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反映企业转型障碍及克服障碍过程的理论模型,将战略转型过程分解为资源整合、能力重构和文化变革三个过程。模型将企业战略转型这一企业管理实践的难题与动态能力形成机制这一理论难题结合在一起,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出发,战略转型过程为:为追求竞争优势而执行的战略转型引发三类缺口,弥补缺口引发动态能力的形成,动态能力的形成支持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金冶 《中国城市经济》2011,(1X):251-251
在公共政策的过程分析中,政策网络理论作为较新的理论框架认为政策参与主体通过互动模式形成更为复杂的政策过程。在当代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政策网络理论提供了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视角,本文借鉴西方政策网络理论,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优良合理的公共政策创新启示,从而保证公共政策对社会的持续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和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公民参与也逐渐成为公共政策制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制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公民参与程度不够、参与群体不均衡等问题出现。文章以"五一"黄金周的取消为例,通过对其分析,指出现行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完善建议:即转变传统观念、提高公民参与度、加快建设"电子政务",以达到公民参与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共政策视野的珠三角“民工荒”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涵 《特区经济》2007,(2):35-36
近几年来,“缺工”这个词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劳动力几乎“无限供给”的珠三角的企业主所提及。这是中国国情现象的一个重大变化。其背后,一定是社会和市场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变数和问题。本文从缺工的现状出发,在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政府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对策,以便更好促进珠三角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我国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用新区域主义的发展理念和内涵来解读或考量我国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探讨新区域主义在区域发展、规划以及治理方面的主导思想,旨在给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开展以及今后的治理提供相关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小鼎  李珊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8):55-82+156-157
拜登上台后,美国国内政治裂隙进一步扩大。为凝聚各方共识,拜登政府以应对“中国挑战”为内外政策调整的总驱动器,在国内政治中大打“中国牌”,对华政策安全化由对外政策领域外溢至公共政策领域。作者借鉴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提出一个解释公共政策安全化的因果框架,阐述国内政治裂隙导致的公共政策困境如何传导和放大体系安全压力,并最终导致美国公共政策的安全化。案例检验采用过程追踪法比较了克林顿政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以及拜登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的政策过程,初步验证了该研究假设。实际上,美国公共政策的安全化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在公共卫生、经贸科技和人文交流等领域都有所渗透。拜登政府公共政策的安全化在美国国内暂时起到了凝聚共识和推动公共政策进程的效果,但过度安全化增加了公共政策失控的风险,对中美关系乃至全球治理都造成了重大冲击。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在新常态的指引和指导下,我国发展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样也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改革深化攻坚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多有利条件和内力,也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注重新思维理念的更新,在具体编制"十三五"规划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是:调整政策价值取向;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加大利益调节力度.  相似文献   

15.
《南方经济》2011,(7):F0002-F0002,F0003
由香港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中国商业中心主办、广东经济学会和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协办的“广东‘ 十二五’规划及其对香港的影响”论坛及粤港合作研讨会于2011年5月5-6日在香港理工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崔可 《魅力中国》2010,(25):167-167
艺术作为人学,应该始于人,而终于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走出当下的尴尬境况,以真正意义上‘人的觉醒’方式重新修复艺术跟现实社会之间价值迷惘的裂痕,实现中国“水墨”艺术的重生,重新解开捆绑在身上的历史绳索,还艺术以精神的自由,绽开光彩夺目的艺术之花,重新实现人性的真正解放,不会游离于人类的总体价值之外,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囿于自身发展的困境,越来越显现出笨拙性、僵化性和不适应性。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公共政策执行模式的变迁指明了方向,即一种多元主体的合作互动模式。一方面要重视非政府公共组织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模式变迁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在政府组织内部建立民主的合作型体制,既要在政府内部加强权力的监督与分工,也要在基层政府外引进社会力量的制约,归根到底是要进行民主选举。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配合我国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区域划分需要建立相应的多层级体系和框架,以便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其中第一层级,可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第二层级,将这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即东部板块可划分为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三个综合经济区;中部板块可划分为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两个综合经济区;西部板块可划分为大西南和大西北两个综合经济区;东北板块即东北综合经济区。  相似文献   

19.
杨森 《中国经贸》2013,(15):33-33
我国小微企业在出口贸易实践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各交易主体的风险动向。因为,各国贸易政策、法律经常出现调整、修改,其风险状况变数大,风险一旦发生,往往会给我国出口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20.
“集思广益”概括了我国“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决策过程。“集思广益型”的决策模式在五年规划中的体现有三个关键词:众多主体、四个阶段和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