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港口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洁 《中国经贸》2011,(8):260-261
随着中央“结构性减税”主基调的确定,为企业减税成为关注的焦点。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成为国家税制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而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港口企业将面临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阐述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港口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设置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复征税的现象明显,给纳税人增加了严重的纳税负担。因此,我国从2012年1月1日起.逐步将目前征收营业税的应税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并对上海交通运输企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本文将结合营改增的政策理念以及税改前后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对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对策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一直实行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对企业增加投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抑制作用。2004年我国开始在东北地区进行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这意味着我国增值税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过渡。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增值税转型对税负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再采用试点企业实际数据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实证验证.  相似文献   

4.
张赞弘 《发展》2014,(1):34-35,43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今年财税改革的重头戏,在这项改革中,酒泉涉及交通运输、研发技术服务等8个行业937户“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平均税负由5%降为3.32%,年减税34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周君霞  马珍珍 《中国经贸》2014,(23):232-232
中邮速递物流作为“营改增”政策第一批参与试点的涉税企业,自2014年1月1日全面实施增值税后,税负不减反增文章重点分析中邮速递物流“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笑天 《中国经贸》2014,(15):204-204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改革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被纳入了“营改增”试点范围,但由于铁路运输企业的运营周期、成本结构、实际操作等特点,其取得的进项税额较少,加之目前试点范围有限,铁路运输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较困难,可能出现税负增加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营改增”试点改革,是现今需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主要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税收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指标等因素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的“重头戏”.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改增”试点方案,上海率先试水,浙江也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随着试点范围的全国铺开,“营改增”的积极作用已逐步显现.多数企业税负减轻.自浙江纳入试点范围以来,试点纳税人从最初的10.47万户增加至10月底的16.84万户,累计减轻税负30.72亿元.1-10月,全省试点纳税人中,所有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均有所下降,86.25%的一般纳税人表示税负减轻.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1月1日增值税扩围改革在上海试点以来,很多试点企业逐渐尝到了税改的甜头,但也有企业反映“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反而增加.对此众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议与争论,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针对增值税扩围后是否真能减税、减税量为多少进行的分析,试图就当前税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提出建议,以其对增值税扩围的全国性推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和非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税负、议价能力与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降低能够显著抑制企业“脱实向虚”,同时对产业链总体(上游)议价能力弱的企业以及对下游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在增值税税负降低时,能够更加显著地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机制研究发现,增值税税负降低通过“实体投资效应”和“现金持有效应”的机制,进而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进一步地,对总体(上游)议价能力弱的企业在增值税税负降低时,能够通过“现金持有效应”抑制企业“脱实向虚”;而对下游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则通过“实体投资效应”抑制企业“脱实向虚”。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增值税改革,防范企业“脱实向虚”带来的风险,实现产业链稳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李斌 《新财经》2013,(9):35-39
部分行业税负增加的原因很复杂,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收原理是不一样的。比如某些企业在试点期间,如果没有购置新的机器设备,它的税负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在购置机器设备的年份,税负就会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林少芳 《中国经贸》2014,(22):154-155
营转增,顾名思义就是营业税转增值税,传统中的营业税是全额计税,不考虑流转过程中,企业间相互抵税的问题,存在着重复征税,而“营转增”税改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问题,总之,“营转增”相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起到了减税作用,但对于小部分企业来说,“营转增”,由于税率的提高,而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本文从税负角度来讨论“营转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并对国家本次税改提出一点小建议,希望“营改增”政策不会增加企业税负。  相似文献   

12.
2011年国务院颁布试点进行营业税改为征缴增值税,这个方案被提出之后,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试点运行方案后做出了关于交通运输业和一部分服务业开始试点营改增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指出了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开始试行的日期是从2012年的1月1日,并且试点城市从上海开始。北京已经于2012年9月1日启动“营改增”试点,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正式进行“营改增”的城市。增值税与营业税作为两个性质不同的税种,其征收范围和税率等基本内容存在着众多的差异,尤其是营业税在沿用多年的情况下要试行缩小征收范围甚至有可能被撤销的一个税种,试行的过程和结果有待检验。国务院试行该项方案是本着为企业减负,创新和优化税务环境,调整和重置当前的税务工作。社会各界对此次营改增对各行业企业的税负带来的变化非常关注,本文从试点行业的具体承担的税负大小进行现实数字的比较,重点研究营改增带来的税负差额。  相似文献   

13.
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在2011年11月开始颁布,2012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试点施行的,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税收改革措施。目前,营业税改增值税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内得以顺利开展,对改革情况进行探讨后显示,该税收改革能够实现降低很大一部分企业税负的目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某部分企业出现税负增加的问题。本文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了解改革具体情况,从而总结经验,并更好的指导未来改革。  相似文献   

14.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十二五”期间改革的重点项目,自2011年从上海试点之后,逐步辐射全国。主要针对税务结构进行改组,主要目的通过对行业劳务实施减税措施,实现我国各个行业以及劳务不重复征收营业税与增值税所引发的系列问题。作者通过对营改增的试点地区,纳税人所受影响进行解析,证明通过改革企业会在某些税负方面得到实质性的降低,最终实现增值税代替营业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税收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 个税免征额提高、减免小微企业税负、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一系列“结构性减税”调整不断进入公众视线。经济学者认为,这些举措表明,我国正进入“减税通道”。在业界普遍预期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o万亿元、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实现更为公平的分配方式,回应更多的民意呼声,成为新一轮税改大趋势。  相似文献   

16.
税收     
《上海国资》2011,(12):64-64
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 个税免征额提高、减免小微企业税负、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启动,一系列“结构性减税”调整不断进入公众视线。经济学者认为,这些举措表明,我国正进入“减税通道”。在业界普遍预期今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突破1o万亿元、再创新高的背景下,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实现更为公平的分配方式,回应更多的民意呼声,成为新一轮税改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袁碧华 《中国经贸》2014,(8):208-208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结构性减税措施,其将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度等安排,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新时期,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成为一重大趋势。下面本研究就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效益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鹏  丁玲 《中国经贸》2014,(23):269-271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在促进社会分工、减轻企业税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金融业进行“营改增”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营改增”在试点行业取得的成效,从宏观角度分析并研究了金融业“营改增”必要性以及改革对民间资本流动、金融业专业化分工以及税负成本、地方政府财政的影响,从而对“营改增”改革推行到金融行业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2年税制改革,颁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政策,增值税与营业税并行实行的格局开始结束。此后,我国不断深化"营改增"改革。2018年5月我国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企业税负,推动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文章对新政策对企业税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增值税的改革。我国增值税制度的改革可以分别从增值税转型和扩大增值税征税范围来着手。 1.实行增值税转型。所谓增值税转型是指将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在这一转变过程如果维持现行税率不变,初步估算,增值税收入一年要减少 700亿元左右,这要财政全部承担下来,是难以承受的。但如果要保证增值税收入不减少,税率在原有税负水平上提高 6个百分点,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价格难以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企业也是难以承受的。因此,增值税转型不能采取“一揽子”方式,而应考虑采取以下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