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广泛地存在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关联交易将市场交易转变为公司集团的内部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利于实现公司集团利润的最大化,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但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动机,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使关联交易成为盈余操纵的手段。本文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与审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治理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操纵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金 《四川会计》2003,(10):44-45
我国上市公司中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组成,相关企业众多,先天就带有关联性。公司上市之前需进行一系列的资产剥离、重组和包装,最后将核心企业或优良资产拿来上市,这样的上市公司,不能独立面对市场,存在着关联交易。这些年,上市公司为了保“壳”或企业为了借“壳”上市,大量利用关联交易的手段达到保配、扭亏或摘帽的目的。有的集团公司与股份公司之间,利用关联交易将利润由集团公司流向股份公司,以发挥股份公司“壳”资源的价值。本文重点讨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对此提出改进措施。一、关联交易财务…  相似文献   

3.
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与关联人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它是伴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关联交易往往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和粉饰经营业绩的惯用手段。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监管,对于保护我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以及维护证券市场的繁荣与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在我国证券市场 ,利用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上市公司操纵和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从形式上看 ,关联交易有很多种不同的类型 ;从实质上看 ,关联交易就是上市公司和他们的关联人之间进行的资源和义务转移。通俗地说 ,包括正常的产品购销、往来账务以及债务重组等 ,这些上市公司和关联人之间的往来都是关联交易。我国第一个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颁布实施 5年来 ,好些公司一般还能按照准则的规定对关联交易进行披露 ,但在利益的驱动下 ,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成为上市公司制造…  相似文献   

5.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 1、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最惯用的方法,其具体的手段一般有:增加收入、转嫁费用,资产租赁,委托或合作投资,托管经营,资产转让  相似文献   

6.
关联交易、利润操纵及其披露与审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上市公司出于各种协机,利用各种手段尤其是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采取专门的审计程序以识别关联方关系、关联方交易,并在此基础上审查关联交易,限制和防范利润操纵。  相似文献   

7.
对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蕾 《会计之友》2009,(6):107-108
关联交易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方式来操纵交易,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治理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中相当一部分采取了主体上市,原企业改造成母公司(集团公司)的模式。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而最终的受害者却是广大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因此,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对稳定整个证券市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对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交易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方式来操纵交易,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治理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曹怡薇 《民营科技》2009,(10):69-69
我国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有多种,如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利用资产评估操纵利润、利用四项准备金的追溯调整操纵利润等,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四项准备金的追溯调整操纵利润的行为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此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不尽人意的是,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运用关联交易等进行利润操纵,人为粉饰经营业绩已是屡见不鲜的现象。由于我国目前对关联交易会计规范的某些方面规定尚不健全,导致会计处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给上市公司打擦边球、操纵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加强关联交易会计规范的研究,对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财务运作应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常常处于各种动机利用准则 "空隙" 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操纵利润. 这种现象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尤其明显, 因为母子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关联, 企业之间通常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进行以盈余管理为目的的重组基本都是通过关联交易实现的 (李秉祥2003).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越发普遍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从而引起股东、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文章从关联交易和利润操纵的定义入手,解析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征、手法、后果及影响,并针对一些经济后果提出相应的防止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透明度较低,依然存在着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部分公司甚至利用关联方交易制造虚假利润、转移亏损。本文简述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内涵,着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所谓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是指一上市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包括虽未收取价款),但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收取价款)。在我国,由于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公平交易基础上的关联方交易,违背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借此操纵利润,提供虚假财务会计信息,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妨碍了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为此,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其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6.
余胜英 《企业经济》2002,(11):173-174
目前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待完善,改制类上市公司占有较大比重."一股独大"的现象还很普遍,一些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利用关联交易进行非法避税和对公司利润进行调控,造成关联交易频繁发生.虽然在制度上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几经规范,从199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问世,到2001年12月21日开始执行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的出台,再到200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关于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资产置换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出炉,最近证监会的《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4号》及国务院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发布,应该说制度建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来虚增利润或向大股东转移收益的现象也得到了极大的遏制,但终究难以确保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很多公司通过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或将定价风险转移给中介公司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导致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扭曲,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梁运吉 《物流科技》2006,29(6):164-165
关联方交易是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许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粉饰业绩或输出利润,严重危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舞弊的常见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原因是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业绩操纵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但使上市公司业绩得不到客观评价,而且成为关联方“掏空”上市公司的工具。关联交易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本文对关联交易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完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相关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张瑞霞 《电子财会》2009,(11):12-13,39
近年来,我国关联交易的企业数量和交易金额居高不下。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的不断出台,交易的比率有所下降,据统计2000年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949家.占全部上市公司1018家的93.2%,2002年这一比率降到80.78%,2006年低至33.5%,但仍可谓盛行。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大量衍生.交易的手段不断更新却愈发隐蔽。不仅在与上市公司之间,集团内部非上市公司之间关联交易也十分频繁。关联交易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企业报表的正确解读,给企业的内部管理也带来很大困难。笔者站在建立企业内部制度的角度。分析关联交易存在的形式、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供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