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台湾投资大陆究竟是亏还是赚钱?台湾当局为了冷却“大陆热”,除了设“预警制度”等诸多限制外,并不断放出风声,说台商赴大陆投资大多呈现亏损,不宜“贸然前往”。但岛内有关学者所作的调查,其结果不仅否定了上述说法,更说明了近几年台商赴大陆投资络绎不绝的根本原因。该项调查报告是以已经向台湾“经济部”报备的2503家大陆台商为调查对象。报告指出,台商赴  相似文献   

2.
林新东 《商界领袖》2003,(12):106-108
前段时间.—份题为“2003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的报告引起海峡两岸的普遍关注。原因有二:一、由于这份报告是由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主持和发布的,较为系统地披露了祖国大陆一些地方在台商眼中的实际投资价值.因而基本上可以被认为是新一轮台资在大陆走向的指南。二、报告结果变动令人惊异.杭州萧山在2003年已跃居祖国大陆台商投资环境第一名。  相似文献   

3.
台商在大陆投资办企业已达4200家,台湾当局出于政治的需要,一方面从行政管理,政策和法规限制台商对大陆投资,另一方面鼓励,引导台商去东南亚,东欧等地投资,当前引进台资机遇与竞争并存,应建立健全适应台商投资的管理体制,将“多头管理”变为“单一管理”,做好对台商的地域,项目质量,产业等的投资导向;加强软硬环境的建设,解决配套政策的稳定的健全法律环境,完善金融市场,开办新台币金属业务,准台资或合资银行在台商投资重点地区设分支机构,受善处理涉台经济案件,维护台离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两岸贸易前景瞻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以来,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不断扩大,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台湾地区对大陆输台产品种类加以限制,大陆优势产品难以进入,对台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由于受台方投资政策限制,不仅台商对大陆的单边性投资状况没有改变,而且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无论是项目数还是实际投资额)也在不断减少。然而,台政局的更替,为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5.
王海峰 《国际广告》2011,(11):42-43
台湾百货业“龙头老大”太平洋百货9月25日证实,下个月将关闭在北京的两家百货商场。这在岛内被认为是台商在大陆经营困境的一个缩影。《经济日报》称,珠三角台商也“三难”缠身,很多台商想“鲑鱼返乡”回到台湾。26日,有一些台商在台南市游行,声称到大陆投资是受到“诱骗”,让他们“血本无归”。  相似文献   

6.
一、台商对大陆投资概况从1979年台商对大陆进行投资以来,其在大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79-1987),这一时期台商对大陆投资不到2000万美元,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2.发展阶段(1988-1991),此期间大量台湾同胞以探亲、旅游为名,在其亲友帮助下开展在祖国大陆的投资活动。而大陆的优惠政策则进一步促进了台商在大陆的投资意愿。至1991年底,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已有3815个,协议投资金额累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之一,随着台商投资在大陆的发展.福建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本文研究了福建吸引商投资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台商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郭利田 《中国物价》2012,(9):66-68,75
近20年来,在台湾对外投资中,大陆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并且所占地区比重越来越大。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为台商投资大陆奠定了环境面和制度面的基本框架,ECFA的效果已经显现。本文认为台湾投资大陆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两岸政府政策将直接影响台资西进大陆;第二,台商投资大陆市场本地化趋势日益明显;第三,台湾在大陆的投资还将以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导向行业为主,但服务业将成为台资进入大陆的新动力;第四,台商投资大陆在地域分布上出现了分散化趋势,台资将加速西上北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9.
潘连乡  何荣友  万丽云 《商》2013,(4):90-91
台商赴大陆投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学上追逐最大化利润的必然性。本文主要从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动机进行研究与分析。大陆鼓励台商投资主要有政治和经济双重动机,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动机则以经济动机为主。  相似文献   

10.
合同台资金额增长,实际使用金额下降,第三地转投资加速,已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显著特征。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投资项目2050个,同比下降5.31%;合同利用台资46.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62%;实际使用台资18.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以实际使用金额计算,台湾居大陆吸引外资排名第六位。大陆合同利用台资金额在去年增长27%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增长31.62%,而实际使用台资在去年下降15%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下降10%,较大反差说明台湾对大陆的直接投资正在放缓。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台湾经第三地对大陆转投资正在加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刘雪琴研究员指出,台商经第三地转投资特点明显。维京群岛、开曼群岛和萨摩亚是闻名于世的离岸金融中心。2003年,按这三地实际投资金额的70%估算,台商转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约为53亿美元,远远超过按注册地统计的台资金额。加上按注册地统计的实际台资金额33.8亿美元,台商实际投资金额高达87亿美元,约占当年全国境外投资使用金额16%,居境外投资的第二位。以台资实际投资金额为基本依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台商大陆投资模式正在起变化,一是投资产业多元化。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台商投资前三类行业依次为:制造业(27.6亿美元),房地产业(1.96亿美元),农、林、牧、渔业(1.36亿美元)。刘雪琴研究员介绍,投资产业多元化表现在,过去台商投资集中在基本金属等一般制造业,现在高科技领域投资增长很快。商务部5月底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去年出口额前200家企业中,台商就占28家,多数为IT企业,而且榜上前三名都是台商。台商投资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势头超过珠三角,并出现逐渐北移的趋势。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东部沿海省市合计吸收台资20.3亿美元,占总额的比重为86.7%。中西部内陆省市合计吸收台资4.5亿美元,占总额的13.3%。2003年,台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投资有所下降,其中对珠三角的投资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40.2%,长三角同比下降2.4%。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台商投资大陆趋向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台商投资大陆基本态势与特征的基础上,着重预测世纪之交台商投资发展趋势。一、台商投资大陆的基本态势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始于80年代初,在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从近20年的发展历程看,其投资变化大致经历了初期的试探阶段(1981~1987)、中...  相似文献   

12.
《工商行政管理》2012,(2):62-64
2011年1月1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正式实施,标志着两岸经贸往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掀起了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又一高潮。在上海推进“四个中心”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从上海市台商投资企业登记数据人手,通过分析台商投资企业在上海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利用台资工作的建议,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台商投资大陆的重点地区之一,随着台商投资在大陆的发展,福建在吸引台商投资方面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本文研究了福建吸引台商投资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台商投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台商农业投资新趋势与两岸农业投资合作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岳云 《国际贸易问题》2002,(3):62-64,F003
近年来,台商在大陆的农业投资迅速升温,且呈现独资化趋势。台湾资本的外逃引起台湾当局的警惕,提出“根留台湾”的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台商向大陆进行农业投资。为促进两岸农业投资合作,要遵循互补、互利、互惠原则,根据大陆不同的地区特点,实行垂直合作与水平合作并重,要尊重台商个人意愿选择投资方式;签订两岸投资保障协议,建立两岸农业投资合作咨询机构,确保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台商对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2000-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台商对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交通运输条件、工资水平和市场规模对台商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对外开放度对台商大陆投资地区性聚集有负的影响;(3)沿海地区具有台商投资地区性聚集的地理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台招商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台商对大陆投资从1991—2014年累计1439.6亿美元,为大陆第三大投资来源地,同时台湾是大陆第七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而大陆也是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文章依据贸易与投资的相关理论,从产业升级和产业关联角度出发,利用1991—2014年台商投资和两岸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商投资大陆对两岸贸易、大陆对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都存在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台商投资大陆对大陆向台湾出口和大陆自台湾进口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对大陆自台湾的进口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自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关系得以逐步发展,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主,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台商开始到大陆投资,从1987年下半年以来,两地的间接贸易和台商到大陆投资迅速增加,并逐渐公开化,特别1990年出现了台商投资热流,可以预料,九十年代海峡两岸的经贸往来必将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迅速发展。据台湾当局公布,截至1991年4月,登记到大陆投资项目为2503项(不包括台资与外资合资投资项目),投资额近8亿美元。1990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步由闽、粤向北扩展,对上海投资也有较快发展。到1990年底,上海共批准台资企业108家(合资85家、合作4家、独资19家),累计吸收台资协议金额2.8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7亿美元。其中1990年批准台资企业52家,占全市批准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24.7%,吸收台资1.4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王勤 《国际经贸探索》1994,10(3):67-70,77
本文分别阐述了港台、大陆与香港以及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关系,指出,近年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经贸往来频繁,并呈现出以贸易为主,金融跟进、多方发展的势头;香港与大陆之间的资本流动日趋扩大,尤其是港资迅速北移而使粤港经济一体化,大陆与香港分别成为彼此主要的贸易伙伴,而且,香港在海峡两岸交往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发生经贸关系起着桥梁作用;海峡两岸的间接贸易不断扩大,台商赴大陆投资形式成热潮。  相似文献   

20.
顾政伟 《江苏商论》2004,(1):135-136
本文从大陆台商投资演变阶段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台商投资演变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