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尧 《时代经贸》2010,(24):57-58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专利现状进行探讨,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现状进行剖析,指出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并根据具体技术路径进行专利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柯涛  方国涛  黄日昆 《技术经济》2009,28(8):17-21,109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广西汽车产业存在专利拥有量少、专利价值低、核心专利少且分散、优势技术地位不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产业专利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和金生 《现代财经》2007,27(1):20-23
知识以及附着于其上的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应成为企业技术发展关注的重点。面对现今汽车产业自主研发急剧膨胀的现状,应当从专利战略分析入手,对自主研发加以规划,并提倡从专利的角度来带动研发和对研发成果加以保护,以避免自主研发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日益剧烈与复杂的技术竞争环境使以专利组合为基本研究单元的技术战略分析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焦点。现有研究主要从正向角度讨论专利组合的构建动因、构建方法等问题。但鉴于目前复杂的技术环境,若能够从竞争对手拥有的庞大专利集合中反向挖掘出其具有特定战略意图的专利组合结构,对于实施相应技术防御与突破技术封锁手段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基于专利组合内专利间存在的技术关联关系,重构专利技术信息的知识表达,探索该知识结构下的专利组合元路径特征,开发一套基于元路径挖掘的专利组合识别算法;然后,进一步梳理整合不同专利组合类型与企业专利攻防战略间的关系,以此为企业专利战略分析与实施提供指导;最后,以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非全氟化质子交换膜产业安全与企业发展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鑫  余翔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0):101-106
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重要技术将深刻影响人类生产方式和制造业运作方式,亦将对现行专利实施体系构成诸多潜在挑战。基于Innography专利分析软件,对3D打印技术全球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剖析。分析了3D打印技术对专利侵权认定、专利直接侵权制度、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推动专利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专利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以及不断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文章探讨了专利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理论基础,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最后对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曾鹏  赵聪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1):117-125
对我国不同类型专利进行时空差异分析,有利于了解我国发明创新的特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点,以及专利发展程度的差异,突破专利促进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寻求专利发展的新着力点。通过对我国省域专利类型密度时空差异的分析发现:从时间上看,我国三种专利类型发展程度不同,密度指数水平均有所提高,发明专利密度指数水平提升较快,且单位从业人员、产值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与发明专利拥有量所占比例较均衡;实用新型专利密度指数发展一般,但均衡性较好;外观设计专利密度指数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均衡性降低;从空间上看,我国东部地区整体专利密度指数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伴随发展的整个过程,因而不同专利类型和不同地区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逐渐演变为知识产权的竞争。随着专利竞赛不断加剧,我国新兴技术领域专利资源碎片化问题逐渐凸显,严重阻碍技术转移转化进程,成为制约我国技术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研究尚未对此深入认知并形成系统理论框架。回顾专利资源碎片化相关研究,阐述专利资源碎片化内涵,梳理专利资源碎片化产生原因,系统论述专利资源碎片化通过滋生专利丛林、抑制累积性创新导致“反公地悲剧”的消极影响路径而引发的市场失灵风险。最后,提出现有专利资源碎片化治理策略,并提出3个未来研究方向,为积极应对技术领域专利资源碎片化现象及实施专利管理战略提供理论与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蓬勃发展态势对其保护制度提出了更为科学、精细的要求。为解决我国区块链技术法律保护范围模糊、保护力度不足及不同领域技术水平发展不一等难题,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选择并完善与区块链技术运行机理、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专利保护路径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区块链技术纳入专利权保护体系必须符合专利赋权基本标准,即符合专利客体的适格性标准和专利审查的实质性条件。研究表明,应在确保区块链技术与具体应用领域紧密结合的基础上,适当放宽专利客体审查标准,并对实质性审查制定更严格的条件,即细化实用性标准内涵、提高创造性判断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明确辅助因素在创造性判断中的地位,从而防止区块链技术专利保护的蔽伤之忧。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中部地区专利预警机制有效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学界关于专利预警机制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同时对国外专利预警机制发挥效能的案例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中部地区专利预警工作现状,并对适合中部地区构建专利预警机制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的原则和专利预警机制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专利家族为研究视角,阐述技术路径动态演化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专利家族自引会对技术主路径造成干扰,通过对主路径进行调整,提出一种修正技术主路径的新思路。研究发现:光刻技术在“投影对准和曝光系统—浸没式投影物镜—浸没式光刻材料—光刻胶”4个阶段经历了“路径消解—路径产生与路径依赖—路径消解与突破”的动态演化过程。在此过程中,以荷兰阿斯麦、德国蔡司和日本东京电子为代表的专利家族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以阿斯麦为核心的利益联盟垄断核心技术,强化光刻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作用,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路径依赖理论的认知,通过揭示光刻技术路径演化过程及企业演化格局,为后发国家突破技术路径依赖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汽车产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我国汽车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自主创新战略下促进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专利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表征。以在华机构获得的美国授权专利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数量、技术领域、区域分布、专利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我国大陆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我国创新能力基础虽然薄弱,但发展迅速,尤其电子、信息、控制领域技术发展迅猛;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创新能力差距悬殊;台控股企业创新优势明显;大陆地区获得美国授权专利的质量分布不均衡。建议:我国在创新政策的制定上,应认识到专利数量和质量不是对立的;政府在资源配置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区域之间存在的不均衡性;在对待创新能力在技术领域分布的不均衡性问题上,应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应从基础领域和重点领域两方面,扩大我国专利的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4.
专利集中经营即汇集分散的专利进行集中管理的营利性经济活动.相比以往的专利集中管理模式,专利集中经营是专利集中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更注重专利的流通性.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海量化,专利的申请和授予量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利大国",但我国在专利管理和运用方面显得经验不足,面对国外专利集中经营企业向我国发起的挑战,我国急需对专利集中经营问题采取有效应对之策.本文将分析专利集中战略的内涵,并揭示我国在专利管理运营上现存的问题与不足,总结国外地区专利经营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我国应对专利集中趋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打破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设置的"俘获枷锁",已成为中国思考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专利密集型产业作为我国产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对国家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研究专利密集型产业主流文献,对专利密集型产业内涵、主要影响因素与评价标准、发展路径等进行系统分析,在总结专利密集型产业突破"低端锁定"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提升优势转化效率路径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专利作为衡量和评价技术发展的重要指标,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同时,专利可产业化又是促进企业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专利可产业化能力为切入点,运用2008-2012年浙江省专利调研数据,从市场角度界定了专利可产业化能力,并从专利研发周期、研发成本、企业内部激励方式、研发方式、专利类型等5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专利可产业化能力价值的路径。同时,通过构建简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提出了不同规模企业提高专利产业化能力的最佳研发周期以及最优研发方式,并从企业专利发展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程跃  银路  李天柱 《技术经济》2010,29(5):18-23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1999—2008年的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这10年来该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可视化研究,具体从创新全貌、发展速度和趋势、各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各类专利申请人创新成果比较、重点创新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分别与国外在华授权专利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认为10年来我国生物制药领域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持续增强,个别技术和产品领域创新成果丰富,发展潜力较大。但这些创新成果主要集中于个别地区和申请人手中,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企业还未成为我国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创新主体。同时,通过与国外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国外在华授权专利数量有逐步逼近国内授权专利数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质量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讨论的焦点。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制定工作紧密推进的关键节点,有必要探索科学高效的高质量专利培育路径。通过WIPO统计报告等资料分析我国专利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质量专利的价值与定位、低质量专利的特点与成因进行辨析。通过引入系统控制理论,建立全流程、层次化的体系模型,找出影响专利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和完善建议,以期形成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背景下的高质量专利培育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专利分析方法,研究了近20年以色列对华专利部署的整体态势、时间发展趋势、专利类型、专利法律态势、技术构成与技术布局、主要专利申请人六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中国是以色列在全球进行专利布局的重要目标,其在华的专利申请数量在2009—2013年增长最快,以申请发明专利为主。以色列对华的专利布局重点在医疗器械领域,以色列企业申请的专利集中在生物技术、医药等领域,技术转移公司申请的专利集中在医疗器械、半导体等领域。近10年,韦伯斯特生物官能(以色列)有限公司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比较活跃。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把握以色列对华的技术输出和战略布局重点,为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智能语音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软件产业中为数不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领域,一直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已被列入多项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领域。通过选取中文语音市场份额最大的科大讯飞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提出了我国"基础性专利向前发展扩张+应用性专利向后设立壁垒"的思路,以及探讨战略实施过程中构建专利联盟、绘制专利地图、建立专利预警机制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