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引言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已知信息的观点称为有效市场假说(EMH),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支柱之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都是在EMH基础之上建立的。市场有效的概念最先由Roberts(1967)提出,后经Fama(1970)发展成系统的假说。Fama(1970)认为,如果市场价格总是充分反映所有的信息,则市场是有效的。市场有效假说通常可分为弱有效、半强有效、强有效三类,弱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价已经反映了全部能从市场交易数据中获得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交易量、未平仓量等。  相似文献   

2.
张保平 《商业科技》2010,(32):55-55
一、引言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的价格已经充分反应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投资人不能通过努力得到额外的报酬。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发现股票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违反有效市场假说的现象被统称为市场异常,其中,动量与反转效应引起了学术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中国A+H股双重上市公司股价差异理论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股票市场分割现状和A,H双重上市公司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双重上市公司形成的现实基础,然后在理论层面从信息不对称假说,需求价格弹性差溢价说,汇率风险假说和流动性差异假说四个方面分析了形成A,H股价格市场同以公司股票同股不同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完全隐性保险下债权人相机性的市场约束行动对银行风险承担激励的影响,发现事前静态的市场约束是一种低效率地限制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方式,而事中动态的市场约束却能相对有效地限制银行更大的风险承担倾向,但其作用的有效发挥取决于以下两个关键条件:第一,债权人必须是风险厌恶的,且有足够的激励来约束银行更大的风险承担行为;第二,债权人的债权必须是可重定价和可交易的.分析表明广大中小储户不是发挥事中约束的有效主体,而次级债债权人等面临较大银行违约或清偿风险的机构投资者有较大的事中约束激励,但我国银行次级债市场当前的一次性发行、事前定价、以及流动性匮乏等,使之难以发挥对银行更大风险承担行为的动态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市场的价格已经充分反应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投资人不能通过努力得到额外的报酬。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发现股票市场并非完全有效,违反有效  相似文献   

6.
西方金融投资学的主流观点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均衡、线性、标准计量模型优化求解为主要特征的.它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证明不符合现实.分形市场假说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各种市场现象.分形市场假说在市场波动解释上更有广泛性,而有效市场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段才可能出现.分形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有力挑战,为资本市场研究和投资策略设计开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商》2016,(7)
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的基本命题。从经济意义或现实操作层面上讲,EMH的这一理论含义是指没有人能持续的获得超额收益。本文根据风险偏好和市场波动特征制定出相应的交易策略;再通过交易策略模拟交易实证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超额收益的可能性;从而研究我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  相似文献   

8.
市场翘首期盼的生猪期货即将正式面市。生猪期货质量标准和相关规则已经制定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目前上市生猪期货的条件已经具备。南京期货界专家认为,生猪期货能够为生猪市场提供未来1年到1年半时间内的价格预测信息,帮助生猪养殖户和屠宰、加工企业有效回避价格波动风险,锁定预期利润。  相似文献   

9.
证券市场非对称信息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薛燕  胡娜 《商场现代化》2006,3(10):295-297
有效市场假说的前提条件是: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任何资产的价格都是其均衡价值的真实反映,但现实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是非对称的。本文对证券市场非对称信息的成因、表现及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非对称测度研究进行了述评,提出了对证券市场信息非对称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林祺 《财贸经济》2016,(2):55-70
中国资本市场上是否存在资产增长异象?如果存在,其究竟是由错误定价还是风险变动引起?这是近年来金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能否为金融资产进行正确定价.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增长异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错误定价假说”和“风险定价假说”的解释能力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上存在明显的资产增长异象,且以总资产增长率为代表的资产增长代理指标在捕捉该异象方面具有最佳的优势.对两大假说的对比研究发现,“错误定价假说”中的“过度投资假说”和“市场择时假说”对中国资产增长异象的成因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但“有限套利假说”的解释能力则相对较弱;而“风险定价假说”则没能得到中国资本市场数据的支持.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增长异象主要是由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反应存在系统性偏差而不是风险变动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不完全假说,以我国2007-2012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会计信息透明度越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越大;相反地,会计信息透明度越高,未来股价崩盘的可能性越小。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是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良好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本市场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投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检验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对证券价格的研究并不是建立在价格形成理论基础上的,真正研究资本市场有效性问题是从研究随机游走行为开始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市场有效假说才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并最终成为现代金融学的支柱理论之一.但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至今仍受到各种新学说特别是行为金融理论的质疑和挑战,围绕着资本市场是否有效、投资决策行为是否理性的讨论将更激烈,有可能发生一场金融理论革命.  相似文献   

13.
西方金融投资学的主流观点是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以均衡、线性、标准计量模型优化求解为主要特征的。它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证明不符合现实。分形市场假说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各种市场现象。分形市场假说在市场波动解释上更有广泛性,而有效市场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段才可能出现。分形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有力挑战,为资本市场研究和投资策略设计开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金融理论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证明不符合现实,而建立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之上的分形市场假说,利用流动性和投资起点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各种市场现象。分形市场假说对有效市场假说形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有效市场理论1969年,费马、费雪、詹森和罗尔等在《国际经济评论》上联合发表的《新增信息对股票价格的调整》一文中首先提出有效市场概念。在此基础上,费马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有效的市场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信息的有效性",即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充分、迅速地反映出价格等可利用的信息。当市场无效,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之间信息获取、传递、成本及处理的差异对价格的决定就会发生持续性的偏离;而只有建立在市场真实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合理预期市场现在和将来的变量,以实现主动性最优决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的理论假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锋 《财贸经济》2003,(4):26-29,67
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出现和发展,对此进行分析的理论假说主要有财政压力变迁说、居民收入资本化假说等.本文据此提出金融控制与风险化解假说,认为:金融控制与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可以作为对中国金融改革与经济发展的抽象,也是我国资本市场产生和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这个角度来探寻我国资本市场的出现及其变迁,不仅有利于从总体上准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管理、规模、结构和整个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而且能够有助于把握其今后发展和完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众多的市场异象不断挑战着有效市场假说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应运而生,技术分析派又得到了理论的支撑。行为金融理论重视投资者心理而非简单的证券价值估值,而波浪理论是技术分析流派中最为神奇、最为准确的一种,并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波浪理论实质上反映了投资者的共同心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说、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对有效市场的检验应该在时间上明确树立短期和长期的概念,并且认为从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对资产是合理定价的,资产价格调整合理的时间受制于制度成本;本文提出短期的股价不合理不能否认资本市场长期的资产定价合理性,而长期的异常成为了资产价格扭曲;长期价格偏离合理的实质已经不是市场的行为,而是制度设计与制度执行的问题。结论是:政府所要做的就是降低制度成本,并且政府干预市场的准则是市场自我调整股价的社会成本大于政府干预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9.
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Eugene Fama教授在“股票市场价格行为”一文中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在证券投资市场信息披露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市场虽远未达到强有效市场的标准,但投资者若能利用好手中所能得到的信息,准确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亦能令投资获得满意的收益率。本文将尝试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对投资中的基本面分析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曹啸  卜俊飞 《财贸经济》2021,42(8):81-96
存款为什么对于商业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跨期平滑的视角,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我们的理论模型表明,零售存款的利率黏性特征使其能够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使得商业银行得以跨期平滑短期市场利率变化引起的收益波动,从而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基于这样的理论视角,合乎逻辑的假说就是零售存款越多的银行风险越低.本文用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为存款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假说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检验发现,零售存款更多的银行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风险承担意愿更弱,这在零售存款相对较少的非上市银行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以及监管当局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