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政策     
三部委加快推广高速公路联网ETC日前,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高速公路应用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若干意见》,决定在基本具备条件的省(区、市)和区域加快推广应用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ETC),逐步形成跨省区联网的收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2010年甘肃省高速公路实施的电子不停车缴费改造项目为背景,研究在目前半人工半自动收费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实现ETC不停车收费,在省域高速路网内实现一卡通行和电子支付。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栋  赵丽红  王海峰 《物流科技》2008,31(12):140-142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国际上正努力开发并推广普及的一种用于道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收费系统。它为因停车收费引起的交通拥挤、延误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文章从系统构成出发,深入研究了系统的原理及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王许松 《数据》2013,(9):8-9
作为普通百姓,您可能没听说过"智慧北京",但您很难说没有应用过"智慧北京"的建设成果。网上预约挂号、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快速通行、在公共领域享用免费无线网络服务……您身边的这些"方便"其实都与"智慧北京"息息相  相似文献   

5.
<正>京津冀首批协同标准近日实施,未来几年,京津冀三方将围绕环境治理、产业对接和交通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探索制定更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今天开始实施的有《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2项地方标准。根据商定,三地区域性地方标准统一编号(省市代码不同)以3开头,标准顺序号从3001开始排序。《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是根据ETC系统全国联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取消省界收费站,并大力发展ETC电子不停车技术,实现按车型收费模式,入口治超正式成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入口治超劝返系统的设计方案和运行模式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并在将来高速公路运行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辉 《民营科技》2014,(10):13-13
如今,为了缓解我国高速公里堵塞的现象,为人们提供高品质的公路服务,相关技术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效的RFID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并逐渐投入到我国部分告诉路段中进行试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不仅缓解了高速公路车辆通行的压力,大大简化了收费程序,进一步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运营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真正实现了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系统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因此,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RFID的ETC收费系统进行研究,具体分析了其设计原理及组成构造,得出以下相关结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亚利 《价值工程》2011,30(16):182-183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作为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瓶颈"的有效手段,对环境污染的降低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各国都把不停车收费系统作为智能交通系统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来开发。  相似文献   

9.
正ETC全称为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即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其原理是为车辆安装上电子标签,安装位置主要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当安装电子标签的车辆经过ETC车道时,电子标签与ETC车道的计算机无线天线取得联系,计算机与车主的银行账户联网,然后从该银行账户中扣除相应的费用,从而达到车辆无需停车就能缴纳路桥的通行费用。  相似文献   

10.
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智能停车场的智能停车系统、货运车辆智能配货系统、车辆定位跟踪与监控系统等车联网应用,在市场的推动下快速发展。车联网推动智慧运输变革正在悄然进行。  相似文献   

11.
薛慧  董琦 《价值工程》2012,31(28):221-222
目的:设计适用于ETC中的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方法:分析原有ETC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弊端与不足,提出了基于RFID双标签的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结果:从理论分析可以得出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克服原有ETC系统中的问题———如牌照识别率太低和跟车干扰情况严重等。结论:本文提出的RFID双标签汽车牌照自动识别系统能有效克服原有ETC系统中的弊端和不足,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ETC系统客户的逃费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ETC系统的普及,ETC系统客户的管理也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收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异常点对应的ETC系统客户,进行重点分析和重点监控,确定是否存在逃费行为,以减少通行费的流失,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刘亚娟  刘润 《价值工程》2012,31(13):167
随着陕西高速公路发展,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在对收费系统检测验收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从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检测的主要内容着手,分析了现行收费系统检测验收的方法,并提出了建议,对现场检测方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祥 《物流科技》2006,29(2):72-75
本文先是介绍了ETC.然后谈到发展ETC所带来的有利方面,ETC系统在中国的建设情况及不停车收费系统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来发展。最后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我国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ETC如何发展谈了几点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楚斯 《价值工程》2021,(3):206-207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高速公路每天需面临频繁的车流量,肩负着艰巨的任务。为了保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营水平,就要进一步完善ETC收费系统,保证系统的网络安全。要对ETC收费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进一解决网络安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ETC收费系统网络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文章应用神经网络数据分析技术研究ETC系统客户流失的状况,详细研究了如何建立ETC系统客户流失基本模型。通过对客户的基本数据进行神经网络预测,可以发现描述流失客户基本特征的属性值集合以及对应的是否流失的结论。文章给出的是改进的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可提高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增强网络的泛化能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MTC系统改造为组合收费系统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双区域通信的ETC与MTC组合收费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组合收费系统的系统框架和ETC系统结构图;对单通信ETC车道系统和双通信ETC车道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组合收费系统中采用双通信ETC车道系统的优势;分析了组合式收费两种主要的车道部署方式和其优缺点,给出了组合收费系统的工作流程。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行,为改造现有的MTC系统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Many popular methods of model selection involve minimizing a penalized function of the data (such as the maximized log-likelihood or the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over a set of models. The penalty in the criterion function is controlled by a penalty multiplier λ which determin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cedure. In this paper, we first review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of the simple form “Loss + Penalty” and then propose studying such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as functions of the penalty multiplier. This approa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exploring the stability of model selection criteria through what we call model selection curves. It leads to new insights into model selection and new proposals on how to select models. We use the bootstrap to enhance the basic model selection curve and develop convenient numerical and graphical summaries of the results. The methodology is illustrated on two data sets and supported by a small simulation. We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ology can outperform methods such as AIC and BIC which correspond to single points on a model selection curve.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AD)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a company under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systems was examined. It is anticipated that this will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factors perceived to be crucial to a company’s effectivenes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and tested using the sample of Taiwanese companies. Using mail survey procedures, we elicited perceptions from key internal auditors about the ERP system and auditing software, as well as their opinions concerning the IAD’s effectiveness and its contribution within a company.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the partial least square (PLS) regression to test the hypotheses. Drawing upon a sample of Taiwanese firm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 firm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AD through an enterprise-wide integrated, effective ERP system and appropriate auditing software. At the same tim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AD can als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ompany.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investments in computer-assisted auditing techniques (CAATs) are crucial due to their tremendous effectiveness in regard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AD and for the contributions CAATs can make to a compan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