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务与会计》2008,(7):6-6
为严格控制职工持有国有大型企业股权,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资委6月18日发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强调,职工人股原则上限于持有本企业股权。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及其各级全资、控股子企业改制,经国资监管机构或集团公司批准,职工可投资参与本企业改制,若有需要的,也可持有上一级改制企业股权,但不得持有其所出资各级子企业、参股企业及本集团公司所出资其他企业股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职工持股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秉仁 《经济界》2001,(2):64-65,51
我国职工持股比较多的出现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初期的定向募集公司改制中(股份合作制形式是职工持股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在我国数量更多)。当时大量发行内部职工股的主要原因是受限于股权多元化的途径较少和求得职工对企业股份制改制的支持,并力图通过职工持股建立利益一体化的职工激励机制。其中增加职工对企业改制的认同感是重要因素。 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特别是从外经贸企业内部职工持股的试点情况看,我国企业实行内部职工持股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企业向外部募集资金受限的情况下,职工持股是实现企业改制并…  相似文献   

3.
过去20多年来,职工(含管理层)持股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史上很有意义的一个创举,各地也相应出台了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文件,这对当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家层面始终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规范。实践过程中,因职工持股,尤其是管理层持股侵害国有企业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4.
为自己劳动     
职工持股是在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推行并不断完善职工持股工作,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从财产关系上确立职工的主人地位、有利于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职工和企业的利益共同体、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最近发布《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将严格限制职工投资关联关系企业,以防止国有企业职工通过投资关联企业,转移国有企业利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意见》规定,禁止职工投资为本企业提供燃料、原材料、辅料、设备及配件和提供设计、施工、维修、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如何兼顾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并实现二者双赢,一直是人们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的难题。河北省唐山百货大楼集团公司在退出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职工利益至上,取得了改制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矛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企业职工利益触动最大的一次改革。企业改制后劳动关系、产权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实现“三个转变”,势必会带来职工的思想顾虑和情绪波动,引发不稳定因素。做好改制企业的职工思想与稳定工作.引导职工理解改制。进而支持改制、参与改制.营造稳定环境,是顺利推进辅业改制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工作安排和具体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刘梦霓 《企业文化》2008,(10):22-22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9月16日印发《关于规范国有企业职工持股、投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和规范职工持股行为。就《意见》的相关问题,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9.
员工持股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持股一直是企业领导或关键人才类的员工关注或希望解决好的问题.也是经济界、法律界、媒体等热点话题,之所以受到社会这么多方面关注,笔者认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其一,部分企业因为持股员工跳槽引发的官司越来越多;其二,很多企业施行或推出员工持股的政策,主要是希望借此解决员工忠诚度、积极性的问题、吸引与稳定关键人才的问题,然而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在员工持股方面各有各的制度,员工持股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关键人才去留的重要砝码;其三,国有企业改制是企业改革深入进行、迈向新的发展里程的标志,很多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员工持股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德久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6):48-48,50
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实施了多年,前期国有企业改制因相关政策无具体操作方法,参与改制者未按现有规定实施,导致国有企业改制不到位,对企业资产核实不清,人为地调减企业资产,使国有资产和职工利益受损,影响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应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兼顾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1.
尤工 《企业活力》2004,(11):11-13
<正> 职工持股制度自上世纪6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很快便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发展。我国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中,不少地方也将其作为一种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和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措施纷纷采用。1992年,原国家体改委颁发《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规定改制企业可以向本企业职工募集股份,而1994年6月国务院发文暂停职工持股工作。此后,国家没有再发统一规定,而不少省市制定了暂行办法,此项工作并未停止。2003年8月,国资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对电力企业职工持股叫停。这说明我国实行职工持股制度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诸多问题需要认真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制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东开 《民营科技》2010,(2):108-108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涉及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系统工程,针对改制中的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等关键问题,应从转变企业人观念、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评价机制、调整分配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国有企业的真正改制。  相似文献   

13.
论职工持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实行职工持股 ,对于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企业的职工持股是在改革中产生的 ,也是在改革中发展的。国有企业改革是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一定要和企业的劳动者———职工 ,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使企业的兴衰与职工息息相关 ,职工持股是建立这种联结点的具体形式。实行职工持股可以增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可以和企业的职工养老制度结合起来。职工持股制度还面临很多的困难 ,主要是要解决好“职工持股的制度建设”问题 ,依法保护职工的投资权益 ,规范职工的持股行为 ,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为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一般采取了资产量化、职工持股、职工分流、效益挂钩、年薪考核等形式的内部体制改革。在改制过程中,往往碰到个人取得的收入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本文就上述形式的改制涉及的个人所得税在此作解析。  相似文献   

15.
张惠涛  郭莉莉 《活力》2008,(9):47-47
通过对一些国有企业改革的实地调查,可以归纳为改制给职工带来的现实问题有: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部分职工经济利益受损 1.改制企业中职工群体的一些特征。改制企业职工群体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分布,但年龄偏大,中年人居多,负担较重。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中中年女性比例偏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少职业技能,普遍在管理岗位或从事低级技能性工作,一些职工生活状况窘迫。  相似文献   

16.
一、资产评估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作用及国有企业改制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国有企业改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妥善处理各方利益关系成为国企改制中的重要工作。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资产评估是国企改制过程中的重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很多国有企业采取主业职工投资持股方式兴办辅业企业,发展至今已颇具规模,主业职工投资关联企业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职工持股企业曾为支持主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做出过一定贡献,但由于一度缺乏统一的制度规定,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利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也影响企业发展。笔者主要结合某集团公司审计实践,谈一谈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一些国有电力企业通过成立职工持股会等方式,组织职工在发电企业改制中持股和投资新建发电企业,对于形成企业多元股东结构、鼓励职工参与公司治理,调动生产积极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引发了不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利润转移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根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制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既要积极探索,又要规范有序。但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为保证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工作健康、有序、规范地进行,有必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的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制为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后,如何把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文章从组织建设、工作安排、解决具体问题三个方面对此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