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厂商双方都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而结果还是取决于各自的实力。厂家比较强势,会要求经销商专营,不专营就“砍掉”;经销商比较强势,往往不理会厂家的最后通牒,依然我行我素,反正是自己掌握着当地的网络,自己不做,谁也做不起来。实际上,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如果不是闹得很僵,是不会轻易分裂的,当厂家举起“砍刀”时,心里也在犹豫;当经销商准备放弃时,心里也在想着“和气生财”。那么,在骑虎难下的时候,经销商该如何做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渠道是经销商生存的土壤,把渠道价值最大化,经销商才能获得持续利润,才能稳固自己在同行中的地位,赢取和厂家博弈的资格。随着上游厂家、下游终端的变化,经销商开始调整自己的盈利模式,其中采用复合渠道模式是经销商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复合渠道,也可以理解成为渠道组合,即根据厂家产品特性、下游终端需求,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渠道进行组合,并通过同类产品延伸,拓宽渠道的宽度。  相似文献   

3.
强势经销商凭着自己的优势网络资源,有恃无恐,无视厂家销售政策、截留厂家促销品、冲货,更不把区域经理放在眼里。面对这样的经销商,区域经理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部分经销商起步阶段资金实力小,融资渠道单一,经营能力差,信誉低,产品推广经验少,网点建设、铺货进度和销售上量缓慢,做大做强很吃力。因此,经销商要在快速、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立足,就应该充分借用厂家的资源与政策,借厂家的“鸡”,不断发展与壮大自己。经销商要借厂家的什么“鸡”?如何才能借到厂家的“鸡”呢?  相似文献   

5.
渠道网络的下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厂家的口头上了,经销商要生存要发展,获得自己最大的利润价值,厂家也要在激烈的拼抢中追求最大精益化。二者的矛盾要求相对弱势的经销商有所调整,与对俱进,于是一个经销商转型的严峻课题鲜明的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可以为现形势下的经销商归纳出适应市场旋律而转型后的三种归宿。  相似文献   

6.
经过了3月的火爆新品招商,4月的强势媒体宣传之后,达利饮料究竟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经销商打款一个月后,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如何?厂家的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在前期分析完达利推饮料的利与弊之后,我刊进一步跟踪调查了它的新品铺市状况。[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张戟 《糖烟酒周刊》2007,(14):96-97
什么样的销售政策可以激活经销商?有人一定会说:返利越多经销商越喜欢;产品越好卖、利润越多,经销商越喜欢等等。然而,市场竞争越来越无情,厂家能够给予经销商的政策越来越苛刻。企业能够给予经销商的获利空间也越来越少。但是,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味地顾及自身利益,重心向渠道下沉,忽视经销商的积极作用,也会给渠道带来伤害。那么,厂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既可以实现销售,又可以达到激活经销商的目的呢?也就是说,给予经销商什么样的渠道政策,可以帮助经销商冲击销售量,最大限度地完成销售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和经销商双赢的局面呢?  相似文献   

8.
现在,厂家调整经销商越来越频繁,经销商在调整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厂家调整经销商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经销商而言,自己毕竟付出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还动用了自己积累的销售网络。厂家说换经销商就换经销商,说搞多家代理就搞多家代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经销商在心理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压货,通常是厂家或者上级经销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将产品积压在通路环节的一种做法。那么,针对厂家的压货,经销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0.
经销商由于受到厂家和终端的双重挤压,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随着厂家直营的开展,许多经销商遭到了厂家的离弃。终端费用的日益提高,也使经销商难以独自支撑针对终端的成本。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仍有经销商非常强势,游刃有余地应对厂家、终端和同行的竞争。他们的强势,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潘文富  黄静 《商界》2009,(2):50-52
危机一来,需求萎缩,厂家最担心的是经销商临阵脱逃,集体反水,而市场繁荣时期的给产品、给政策、给费用、安排旅游之类,成本又高,又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如何才能将经销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呢?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目前的渠道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经销商都是区域性的;而从白酒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品牌也是区域性品牌,当然有些是全国性品牌,区域性销售。在这种趋势下,我认为区域性的经销商和区域性品牌这两者间有一个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就是强强合作,换句话说就是区域强势经销商应该选择区域强势品牌。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有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制造商时代,厂家控制渠道,经销商在厂家的呵护下得以成长,没有厂家支持,经销商就不知所措了,经销商过于依赖厂家,病根在于经销商独立经营能力较弱,这是制造商时代的后遗症。强势终端的崛起,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从挑战走向竞合,渠道扁平化的趋势逼迫经销商出局,经销商即将面临被抛弃的厄运。在夹缝中生存的新一代经销商应该保持有高度的合作性与独立性,一方面能高度灵活的随时与各种不同运营模式的厂家融合;另一方面,能够独自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现在,厂家调整经销商越来越频繁,经销商在调整中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尽管厂家调整经销商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对经销商而言,自己毕竟付出了时间、精力、人力、财力,还动用了自己积累的销售网络。厂家说换经销商就换经销商,说搞多家代理就搞多家代理,这种现象势必造成经销商在心理上的不平衡。厂家调整经销商,会对经销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经销商从获得经销权的时候起.就要考虑如何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感性经营,危险!商业是理性的行为,但本土经销商多数靠感性经营。下面的几种经销商就  相似文献   

15.
在大多数经销商老板的印象中,经营品牌是生产厂家的事,自己只是经销这个或是那个品牌的产品而已,那么,经销商有没有考虑把自己的经销公司也包装成一个品牌呢?经销商的品牌就是对经销商的在某个地区或是某个行业的实力和经销商能力,进行一个概括和明确。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进行传播和扩散,在某块区域市场或是行业市场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相关的厂家和商家在与经销商的合作中,有更明确的指向性和合作信心,  相似文献   

16.
<正> 看了标题,不要以为笔者在给经销商使“歪招”,笔者的用意是让经销商确实做好区域市场,成为区域市场的不可替代者,并让厂家不敢轻易损害经销商利益。由于厂家的强势,厂家在替换经销商时经常不考虑经销商利益,经销商处于弱势一方。处于弱势的经销商如何保障自身的利益,关键在于提高厂家的替代成本。厂家替换经销商的成本越高,经销商在厂家心目中的地位越稳固,就获得了反制厂家的资格。经销商如何提高厂家的替代成本?  相似文献   

17.
徐应云 《糖烟酒周刊》2007,(13):106-107
当价格控制越来越难,经销商大呼自己不赚钱,忠诚度急剧下降时,究竟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是小了还是大了?分销价格体系应该如何设计才能有效提高渠道驱动力呢?  相似文献   

18.
强势经销商凭着自己的优势网络资源,有恃无恐,无视厂家销售政策、截留厂家促销品、冲货,更不把区域经理放在眼里。面对这样的经销商,区域经理怎么办?如果砍掉他,就可能丢掉市场,把机会让给竞争对手,影响自己的业绩;如果不砍掉他,价格体系又遭到破坏,市场会逐渐衰退。在这取舍两难的境地,区域经理如何应对大牌经销商?  相似文献   

19.
强势的品牌总有强势的手腕。在渠道扁平化的大背景下,宝洁终于向分销商开刀了,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宝洁砍掉的是众多的分销商,而重新设置为数较少的大户经销商,而在其他公司,往往是去掉大户经销商,而达到减少渠道层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当佣金制在渠道管理中逐渐找到其位置的时候,作为渠道管理对象之一的经销商不能只是被动地听任厂家对自己的设计。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思路,而这需要对经销商角色的重新思考。 经销商靠什么来赚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